摘要: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文物保護與研究領域也不例外。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環境的變化,文物藏品的保護和保存面臨著許多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數字化技術被引入文物保護與研究中,為專業人員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本文旨在探究數字化技術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藏品保護與研究中的應用,并以此為例展示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與研究領域的潛力和前景,以期促進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與研究領域的發展和推廣,為珍貴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貢獻更多的力量。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文物保護;文物研究;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紀念性革命博物館,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距萍鄉市城區6公里。博物館前身是創辦于1956年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遺址陳列室,1968年興建陳列館,1969年開放,1984年8月改為現名。
紀念館的文物庫房共分三層,2009年2月動工,次年10月竣工,2011年1月投入使用,文物庫房建筑面積約1655.55平方米,共有館藏文物庫房、油畫影像庫房、文字庫房三個文物庫房,由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資料征集研究室負責管理。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兩千余件,包含了珍貴的一、二、三級文物;文字資料近1萬份,照片音像資料8000余份。
(一)數字掃描技術原理的應用
數字掃描技術是一種將實體物體轉換為數字模型的技術,通過掃描物體的表面,獲取其幾何形狀和紋理信息。這種技術不僅可以保護文物的原貌,還可以通過數字化展示,使其得以永久保存和精確復制。
一是數字掃描技術可以保護文物的原貌。在傳統的文物保護中,人們常需要觸摸和移動文物,這樣很容易導致文物受損。但是,通過數字掃描技術,可以將文物完整地保留下來,避免了直接接觸文物的風險。尤其對于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的一些易碎的文物,數字掃描技術使得其能在不被損壞的情況下得到保護和展示。
二是數字掃描技術可以實現文物的數字化展示。將文物掃描成數字模型,可以在虛擬空間中精確地呈現文物的形狀和紋理,使人們可以360度旋轉和放大觀察文物細節。這樣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都能夠享受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例如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利用數字掃描技術對當時的手工工具、宣傳品和文物模型等進行掃描,使得這些文物能夠通過虛擬展覽館的形式常年展出,使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三是數字掃描技術可以實現文物的準確復制。通過對文物的掃描,可以獲得其精確的三維幾何形狀和紋理信息,這對于文物的復制具有重要意義。復制品可以用于展覽、教育或者修復備件等目的,而且可以降低文物原件被破壞的風險。
(二)虛擬展覽和數字化檔案的實踐
虛擬展覽和數字化檔案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文物保護中數字化技術的重要應用。一是虛擬展覽是一種利用數字化平臺和設備展示文物的方式。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通過數字化技術將珍貴的文物轉化為高清晰度的圖片和視頻,并通過虛擬展覽網站和移動應用向觀眾呈現。例如觀眾可以通過虛擬展覽網站遠程欣賞礦工工具的照片,通過放大、旋轉等操作查看文物的細節。觀眾可以通過瀏覽界面上的選項,了解每個文物的背后故事和歷史背景。二是數字化檔案是將珍貴的文獻、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轉化為數字形式,以方便保存和傳播。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通過數字化技術將收藏的各類歷史文獻進行掃描和錄入,并建立數字化檔案庫。這使得觀眾可以通過網絡訪問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方便地進行檢索和查閱。以往需要到館內實地查閱的研究者和學生,現在可以通過數字化檔案庫遠程獲取所需資料。三是數字化檔案和虛擬展覽的應用使得觀眾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歷史。觀眾可以通過虛擬展覽網站和數字化檔案庫,深入了解礦工運動的背景、過程和影響等方面的信息。例如觀眾可以通過數字化檔案庫查閱礦工運動期間的相關文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礦工生活和工作條件以及運動的推動力量等。這些應用在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三)三維重建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實施
三維重建和虛擬現實技術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的文物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三維重建技術是將文物通過掃描和建模等手段轉化為三維模型的過程。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通過使用激光掃描儀等設備對重要文物進行掃描、拍攝和采集數據。然后,使用三維建模軟件將這些數據轉化為真實、精細的三維模型。觀眾可以通過交互式的展示平臺,在虛擬環境中自由操作和觀察這些文物。例如通過三維重建技術,觀眾可以欣賞和研究安源工人使用的礦燈和信號燈。通過旋轉、縮放等操作,觀眾可以近距離地觀察燈具的細節,從而更好地了解安源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二是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生成虛擬環境的技術。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重現萍鄉煤礦的歷史場景。觀眾可以攜帶虛擬礦燈或信號燈,沉浸在一個真實感極高的虛擬環境中。例如觀眾可以在虛擬現實中親身體驗礦工下井的過程,感受黑暗、濕潤的氛圍以及工人們的辛勞與勇敢。三是三維重建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讓觀眾以更加多維和立體的方式感受文物和歷史場景。觀眾可以通過三維重建的模型近距離觀察文物細節,加深對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了解。同時,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得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礦工勞作的歷史場景,加深對當時情境的體驗。

(一)數字化文物研究的數據分析與挖掘
數字化文物研究通過收集、整理和處理大量的文物數據,可以為研究者們提供更全面的視角和更深度的信息,以便揭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安源工人的生活與工作條件。一是數字化文物研究的數據分析與挖掘主要通過對大量文物數據的整理、提取和分析來尋找其中隱藏的信息和規律。例如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收藏了大量與工人運動相關的書籍、文件、報紙文章等文物。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將這些文物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數據庫和文物信息系統。接著,研究者可以使用文本挖掘、自然語言處理和數據分析等方法,對這些數字化文物進行關鍵詞提取、情感分析、社交網絡分析等處理和分析,從而挖掘出一些隱藏的信息和規律。二是數字化文物研究的數據分析與挖掘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數據可視化手段,更好地展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歷史信息和趨勢。研究者可以使用圖表、圖像和地理信息系統等可視化工具,將大量的文物數據以更直觀和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和研究者。例如可以使用時間軸、熱力圖形式展示工人運動發生的時空分布和集中區域,讓觀眾一目了然地了解運動發展的軌跡和影響范圍。
(二)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
數字化技術通過高精度、非接觸式的掃描、拍攝和重建,可以為文物的保護修復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支持。一是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可以通過高精度的掃描和拍攝,將文物的三維形態和細節準確地記錄下來。例如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的一些泥塑、雕像等具有復雜的造型和細節,傳統的紙質文檔記錄無法完全捕捉和保存相關信息。數字化技術可以通過掃描儀和攝像機等設備,對文物進行高精度的三維掃描和拍攝,將其形態和細節以數字圖像的形式完整記錄下來。二是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還可以為修復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數字化的文物模型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分析和修復設計,幫助修復人員更準確地了解文物的狀況和損傷情況以及制定修復方案。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對文物進行修復嘗試的模擬,幫助修復人員評估不同方案對文物的影響和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害。例如在修復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的一幅油畫時,數字化模型可以幫助修復人員模擬不同的修復方案,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以保持油畫的韻味并達到修復效果。
(三)文物研究成果的數字化傳播與共享
數字化技術通過將文物的研究成果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和傳播,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學習和參與文物研究。一是數字化技術可以將文物的圖像和資料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和傳播,方便更多人了解和學習。例如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藏有豐富的歷史文獻、回憶錄以及各類圖像資料。通過數字化技術,這些資料可以被掃描、拍攝和數字化處理,從而形成數字化的文物檔案。這些數字檔案可以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應用平臺進行在線傳播,讓感興趣的人可隨時隨地瀏覽和學習。二是數字化技術在文物研究成果的傳播與共享中可以建立起更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網絡。通過數字化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將自己的文物研究成果以數字化形式發布和共享。這種數字化的成果可以通過學術期刊、學術會議、學術社交網絡等渠道進行傳播,并引起更廣泛的學術討論和探討。同時,數字化的成果還可以為國際學者和專家提供更直觀和準確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
對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藏品的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進行探究,可以深刻認識到數字化技術對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與價值。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使文物得到更全面的記錄和保存,還為文物修復、保護、研究和展覽提供了更多的資料和平臺。相信未來數字化技術將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精準性和效率,推動文物研究的深入和創新,為更多的文物展示和傳播提供更大可能性。

作者簡介
江貞,女,漢族,江西萍鄉人,文博館員,研究方向為文物博物
參考文獻
[1]梁東雷.數字化技術在博物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3(12):253-255.
[2]鐘明劍.三維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與開發中的應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