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斯 王暉慧



摘要: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是指在從事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采用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學的思維態度,通過“實踐—反思—理論—實踐”的過程,提出問題、認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探索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規律和方法,形成科學研究成果,提升后續指導實踐的工作能力。本文立足于海南醫學院輔導員隊伍科研能力現狀,收集了63份有效問卷并整理數據形成有效的數據庫,借助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剖析原因,探索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與突破的方法。
關鍵詞:輔導員;科研能力;突破路徑
引言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蒲心芰κ禽o導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通過提升科研能力,可以更好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挑戰,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可以推動工作創新,提出更加新穎、科學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增強個人素質和競爭力,進而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
2017年,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其中就包括理論和實踐研究。然而,現實情況是輔導員的科研水平一直還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因此,需要深入到輔導員群體中,深度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目的
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能力主要包含發現問題的能力、文獻收集和整理的能力、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的能力、邏輯思維和批判能力、文本寫作能力等能力為一體。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主要從科研認知、科研意識、科研精神等方面進行入手,夯實高校輔導員相關的科研知識基礎,為高校輔導員打造適合科研的科研環境。
(一)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能夠幫助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之間樹立威信,降低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工作難度。
2.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能夠為高校學生們樹立良好的科研榜樣,增強高校學生們對于科學研究的興趣[1],提升學生們對于科學研究的熱情。
3.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樹立正面的學院形象,建立良好的科學研究體系,養成校內濃厚的科學研究風氣,營造濃烈的科研氛圍,打造適合科研發展的科研環境。
(二)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是輔導員開展工作的外在訴求。高校輔導員本身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雙重身份,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高校輔導員是要為高校的學生們講解某一科學研究領域的相關科研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們的科研認知和科研意識,使得學生們在科研研究過程中領悟科研精神;從管理者角度來看,高校輔導員是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橋梁,也維系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高校輔導員的管理者身份,要求高校輔導員為學生們打造良性的科學研究環境[2],讓學生們在濃烈的科學研究氛圍下對科學研究產生興趣,進而尋找到自己想要奮斗的科研領域,使得學生們能夠專注科學研究。因此,無論是教育者身份還是管理者的身份職能都要求高校輔導員具備較強的科研研究能力,進而帶頭促進學校內部的科研風氣,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打造適宜的科研環境。
2.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是輔導員提升自我的內在需求,科研能力屬于高校輔導員的基本能力之一。高校輔導員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順應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走向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發展方向,引導高校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隨著科研能力的提升,高校輔導員對于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有著更深地領悟,處理實際工作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研究方法
本項目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一種常見的調查方式,其調查辦法是分析本項目研究的核心內容,依據本項目研究的研究目標來完成一張問卷問題的搜集,并選取對應的項目群體來完成問卷調查的數據收集。在本項目研究中,本項目研究選取現就職于海南醫學院并擔任輔導員工作的全體輔導員為研究對象,共收集了63份有效問卷。該問卷內容包含人物基本信息、科研能力各個方面的能力以及影響科研能力強弱的影響因素,本項目研究秉承自愿原則參與問卷調查,填寫科研能力相關的問題,了解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認知、科研意識以及科研精神等方面的了解,針對這些問卷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采用Excel錄入數據,運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出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策略,完成本次調查論文。
三、結果與分析
(一)科研意識淡薄
從數據分析中,科研研究能力現狀與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能力的相關性最高,與發現問題能力的相關性較低。而科研能力影響因素與科研能力的相關性最高的3個因素為科研意識、相關的科研知識基礎以及科研環境。相應的數據如下,見表1。
從表1可知,科研能力影響因素量表相關系數表格中科研能力影響因素總分中最高的是科研意識,相關系數為0.756++;第二高的是相關知識基礎,相關系數為0.722++;第三高的是科研環境,相關系數為0.668++。
科研意識淡薄是高校輔導員提升科研能力的障礙??蒲幸庾R淡薄的普遍現象是高校輔導員更專注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和思想品德的提升,工作重心偏向于積累學生管理的相關工作經驗,忽視參與科研對輔導員工作職業能力的提升效果,過度強調工作職業的實用性以及經驗性,造成工作內容和科研需求的錯位。
同時,造成高校輔導員科研意識淡薄的基本原因有兩個:
1.高校針對輔導員的考核評價體系過于重視其對學生的管理,忽視輔導員本身科學研究的相關成就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該評價體系以結果為導向使得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心偏移,漠視了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2.穩定且枯燥的工作內容使得高校輔導員喪失進行科研的研究動力。紛雜的學生矛盾、心理問題和管理事務占據了高校輔導員大量進行科研的時間,也無法形成良好且穩定的科研環境。
(二)科研知識基礎薄弱
從目前的高校輔導員任職情況來看,其工作職能和工作范圍更偏向于學生管理。故而,高校對于輔導員的招聘門檻更偏向于學歷,其專業的科研能力的要求較少??鐚I的輔導員在擔任時,需要該輔導員花費較多心血進行本職工作的學習,減少了進行科研的時間和機會。本項目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有效問卷調查數據63份,專業背景中教育學占據17.5%,管理學占據6.3%,思想政治教育占據19%,其他專業占據57.1%。具體數據如下,見圖1。
當前的高校輔導員普遍存在科研知識基礎薄弱的問題,不僅體現在輔導員對于科研課題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的不熟悉,更體現在輔導員對于崗位所需的相關技術知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相關的學科技能的缺乏。在本項目研究中,輔導員最高學歷為博士研究生的占比為1.6%,碩士研究生的占比為76.2%,本科的占比為22.2%。從整體而言,輔導員的最高學歷集中在碩士研究生,而碩士研究生雖然經過高等教育的理論教化和科研氛圍的熏陶,但是其缺乏系統和專業的科研培訓,難以在輔導員崗位之外形成價值較高的學術研究成果,見圖2。
(三)缺乏良好的科研環境
缺乏良好的科研環境是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過程中迫在眉睫的問題。雖然各地高校紛紛重視起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的加強,逐步推進培養并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的計劃,但是輔導員這個崗位要求和工作職責都更偏向于學生的日常管理。高校輔導員將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處理學生日常管理事務上,相對而言,他們花費在科研方面的精力和時間較少。
從工作職責和工作評價體系來看,高校輔導員們的科研能力并沒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中。學校層面針對輔導員搞科研的政策傾斜較少,輔導員隊伍缺乏強烈的科研進取心,更缺乏專門的科研平臺。這難以在學校內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更無法為高校輔導教師們提供穩定的科研環境。
四、路徑探索
從研究數據來看,影響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的3個主要因素是科研意識淡薄、相關知識基礎薄弱和缺乏穩定的科研環境。為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科研能力,本文章提出可行性措施,為高校輔導員提供理論經驗。
(一)完善激勵體制政策
重視高校輔導員科研意識的培養是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學校層面上,針對輔導員做科研可以進行政策傾斜,構建專門的科研培養體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成果獎勵機制,對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輔導員進行獎勵,以激勵他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科研工作中;設立本校的輔導員科研研發基金,降低輔導員搞科研的門檻,調動高校輔導員進行科研的主觀能動性,帶動高校輔導員團隊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科研意識。在職能部門層面上,鼓勵輔導員開展符合實際工作的科研項目,加入或創建科研團隊,與其他教師、研究人員或學生合作進行科研項目,通過團隊的合作和交流,輔導員可以積累更多的科研經驗,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
(二)提供科研培訓指導
高校應該加強輔導員的理論素養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思維能力??梢酝ㄟ^舉辦理論講座、讀書會等形式,讓輔導員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或具有豐富科研經驗的輔導員,針對輔導員的科研需求,制定科研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科研方法、論文撰寫、課題申報等方面,以提高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時,根據輔導員的科研需求和研究方向,為輔導員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幫助他們明確科研方向和科研主題,樹立問題意識,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構建高校輔導員相關知識體系是提升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包含科研基礎知識與工作相關的技能知識基礎。輔導員可以針對日常的工作內容反思并記錄工作心得和工作流程,上傳線上平臺并相互分享,回答和分享科研相關的科研經驗和科研知識,推進輔導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高??蒲衅脚_的建立有助于輔導員加強學生管理工作實踐經驗的交流以及科研資源的共享,有助于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和穩定的科研環境。同時,這種相互交流的科研平臺能夠加強輔導員發現問題的能力,在科研過程中不斷提升邏輯思維和批判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重視學術道德建設,提升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堅持引導高校輔導員自主進行科研,降低高校輔導員搞科研的門檻,邀請優秀專家為高校輔導員開設科研方向的講座,建立線上科研交流平臺,讓高校的輔導員不受時空的限制進行科研交流。同時,構建高校輔導員相關知識體系,方便高校輔導員查找和學習工作以及科研方面的基礎知識,鼓勵高校資深輔導員錄制并上傳經驗視頻和科研基礎知識講解視頻。此外,學校也要給高校輔導員安排專門的科研場地,政策鼓勵輔導員進行科研,將科研成果納入考核體系,打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參考文獻:
[1]念婷.建立以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為中心的培訓目標體系——高校輔導員骨干培訓班培訓目標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12):242-243.
[2]宗巴,王帥銘.西藏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機制研究——基于西藏N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實證分析[J].改革與開放,2020(Z1):91-96.
(作者單位:海南醫學院)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