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鳳

摘 要:油茶屬于一種常綠小喬木,由于其具備著較強的產油能力,所以成為了食用油以及潤滑油等各類油產品的主要生產原料,這也使得油茶逐漸發展為很多地區的經濟樹種。為進一步提高油茶栽植成效,文章主要從選地、選種、栽植以及撫育管理、病蟲害管理等多個方面,針對油茶栽植及管理技術要點做出了深入探討,從而助推各地區油茶種植活動不斷向好發展。
關鍵詞:油茶;品種選擇;栽植技術;合理選地;管理措施
前言:油茶作為一種油料樹種,有著相對較高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由于其用途廣泛,所以現階段在國內多個地區得到了廣泛種植,已經逐漸發展為很多地區改善當地生態以及提升經濟水平的主要路徑之一。新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人們逐漸對油茶栽植及管理活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油茶栽培成效,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有必要對油茶栽植及管理技術要點作出深入研究,以此確保油茶具備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1 合理選擇林地
選擇一片優質適宜的林地,是保證油茶健康生長以及達到提質增收目的重要前提。由于油茶本身喜光、畏寒,比較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在17℃左右,因此在開展林地選擇活動時,應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光照相對較為充足的陽坡或者是半陽坡,對于實際坡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實際海拔處于100-1000m,最佳海拔通常在500m以下。對于林地當中的土壤應保證盡可能結構疏松,同時含砂量保證在25%以內,還要具備相對較強的透氣、排水以及保水能力。由于油茶有著比較長的生長周期,自身的根系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向下以及向四周進行延伸,所以林地當中的土壤深度一般應超過60cm。除此之外,土壤pH值應盡量處于5.0-6.5之間,通常應選擇酸性黃壤或者是黃棕壤,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種植成效。
2 做好品種以及苗木選擇工作
2.1 品種選擇
在開展油茶栽植活動時,選種屬于一個關鍵環節,應嚴格遵循“因地制宜”這一基本原則來進行選種,通常情況下種植人員可結合《全國油茶主推品種目錄》開展油茶品種的選定,也可結合當地有關部門根據當地氣候以及土壤等因素,總結歸納和推廣的各類優質樹種進行選定。
2.2 苗木選擇
在開展苗木選擇活動時,應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2.2.1所選苗木應保證穗條足夠粗壯通直,同時葉芽需要保證健全飽滿(具體標準如表1所示),不存在病蟲害問題,并且需為木質化或者是半木質化的苗木。
2.2.2對于2年生大苗,實際苗高應達到50cm以上,地徑應達到0.6cm以上,容器一般為無紡布實際規格應達到12cm×16cm。對于輕基質含量應該達到50%以上,保證生長足夠健康、正常,不存在任何病蟲害問題,實際分枝應超過5個,對于冠幅一般控制在20cm×20cm即可。如果是3年生大苗,實際苗高需要達到80cm以上,地徑應達到1cm以上,容器一般為無紡布實際規格應達到15cm×20cm,對于輕基質含量同樣需要超過50%,不存在任何病蟲害問題,實際分枝應超過9個,對于冠幅一般控制在30cm×30cm即可[1]。
3 做好整地工作
完成選地以及選種活動后,即可組織開展整地活動,以此為油茶健康生長提供一個良好條件。實際整地時需要對選定林地當中的雜草以及雜樹等一系列雜物全部清除干凈。通常情況下清山作業在9-10月份開展最為合適,此時野生草木基本上開始停止生長,實際清理難度以及作業量較小,最終獲取到的清理效果也最佳。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坡度等多種因素,合理地選擇最佳的整地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3.1 全墾整地
如果林地為坡度處于10°以內的平原、崗地等,通常需要全墾整地,這樣能夠發揮出一定的曬土作用,進一步加速土壤熟化。最佳整地時間一般為初冬或者是春中,對于開墾深度,通常山區應控制在20-25cm,對于丘陵地帶通常控制在25-30cm之間,開墾期間要全面清除石塊等各類雜物[2]。
3.2 帶狀整地
對于坡度達到10°-25°之間的丘陵或者是低山區域一般可以實施帶狀整地,也就是沿著等高線自上而下合理地挖出水平條帶,一般間距控制在3.0m左右,對于帶面通常是外高內低,實際帶寬控制在2.5m左右即可,條帶當中可根據需要挖竹節溝,一般為1.5m,有利于蓄水以及蓄肥等[3]。
3.3 穴狀整地
若是坡度達到25°以上,通常需要依照“品”字型開展穴狀整地,這樣能夠更好地保持水土。
4 做好打穴作業
種植人員結合上述整地方式完成整地作業后,即可開展定位挖穴活動。通常每穴間距控制在2.0-3.0m之間,每畝實際穴數通常為74-160穴左右,實際穴深需要控制在60-100cm之間,穴直徑一般為60cm。在實際挖穴或者是撩壕期間,需要將底土以及表土進行分區堆放。為進一步增強土壤肥力,保證油茶苗木實現健康快速生長,還需要在整地打穴期間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每穴需要施入有機肥大約10-15kg,對于餅肥通常在3.0-5.0kg,對于農家肥通常在25kg左右。在實際施肥期間需要將表土有效回填大約1/3,然后再施入基肥,并且將表土和肥料進行有效混合,再開展回填作業,一般超過地面大約15cm即可。
5 做好種植作業
對于油茶樹通常適合在11月下旬一直到第二年3月之間開展栽植活動,這期間雨水較為充足,能夠提高油茶樹的成活率。通常可以在雨后苗穴當中的土壤徹底濕透,并且為陰天或者是小雨天開展栽植活動。實際栽植期間應注意剝掉容器,如果是可降解的相應無紡布或者是紙袋通常可直接進行栽植。種植人員在實際栽植過程中需要注意扶正苗木,將其放置在苗穴中間位置,適當深栽,然后分層培土并且進行踏實,完成栽植工作后還需要借助表層細土進行覆蓋,保證根部微微隆起即可,這樣能夠避免雨后穴當中的土壤因為雨水浸入而產生下沉現象,進而引發積水問題,從而造成苗木爛根。完成種植活動后大約20天,需要仔細觀察林中油茶樹苗的成活狀況,若是存在病死株等需要及時進行補植。完成種植作業之后的大約2年內,需要隨時開展查苗補苗作業,盡可能地將成活率控制在85%以上。除此之外,種植期間,還需要合理控制栽植密度,通常情況下平原、崗地或者是低丘緩坡區域控制在55株/畝即可,實際株一般為3.0m×4.0m;對于高丘或者是低山區域,一般控制在63-74株/畝,實際行距控制在3.0m,株距一般為3.0-3.5m;對于穴狀整地的區域,一般可以選用多個品種進行相間栽植,株距控制在3.0m以上即可。上述種植密度通常能夠保證土壤以及光照等資源實現均勻供給,這樣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出現弱苗、死苗等問題[4]。
6 做好撫育管理工作
6.1 幼樹管理
6.1.1 合理補植
油茶苗木完成定植作業后,需要定期開展成活情況檢查工作,如果發現存在缺株或者是病死株問題,需要借助同齡壯苗進行補植,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以此確保苗木能夠實現健康生長。
6.1.2 除草松土
對于幼樹每年需要開展2次除草松土作業,首次一般在5-6月開展,第二次需要在9-10月開展,不間斷開展3-4年。當年松土深度一般為6-10cm,之后的2-4年一般為5-15cm。另外除草作業建議采用機械或者是人工除草,盡可能不使用除草劑,防止出現藥害問題。
6.1.3 追肥
幼樹追肥通常以氮肥為主,配合使用復合肥,一般每株各施入150g,之后需要隨樹齡增長不斷增加,此外每年需要施入1次農家肥,用量控制在2kg/株即可。
6.1.4 修剪整形
做好幼樹修剪整形工作能夠進一步提升油茶樹的產量以及質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定干:通常在80-100cm之間,首年開展修剪作業時需要在距離接口位置大約80-100cm處合理地留出4個左右的健壯側枝,之后將其培養成為主枝。進入到第2年需要在每主枝上合理地留出3個左右健康分枝,以此充當副主枝;進入到第3-4年,需要在培養副主枝的同時,將其一些長勢健壯良好的春梢有效地培育為側枝群,這樣三者間能夠進行科學搭配,實現均勻生長。
{2}修剪:此項工作通常在11月至第二年2月開展。對于幼樹應注意輕剪,除了一系列病蟲枝或者是腳枝需要全面剪除,其余的細弱枝、重疊枝等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進行修剪,一般應遵循“多留少剪”這一基本原則,對下層以及內膛枝條,一般應該結合樹齡的增長向上進行修剪,以此保證樹冠能夠不斷地向上以及橫上進行生長。
{3}抹蕾:通常情況下在定干后大約2-3年可能會有一些油茶樹開花以及結果,為保證樹體實現健康生長,可以發展為豐產樹,需要盡量避免過早開花結果,所以需要將花蕾全部抹除,保證其能夠實現健壯生長。
6.2 結果樹管理
6.2.1 墾復
此項工作可以分夏冬兩季來開展,通常每3年1次。對于夏墾主要目的是消滅雜草,增強土壤本身的透氣以及蓄水能力,一般強調淺鏟,實際深度控制在10-15cm即可;對于冬墾強調盡可能地將土塊翻過來,保證草根朝天,通常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
6.2.2 追肥
對于結果樹來講,其對養分的需求量相對較大,所以每年均需要施入有機肥或者是復合肥,前者一般10-15kg/株,后者通常為0.5-1kg/株。除此之外,在每年花期前后可適當地在油茶樹葉面合理噴灑一些0.1-0.5%左右的磷酸二氫鉀,這樣能夠提高開花結果率,一般噴3-4次即可。注意葉面肥嚴禁在雨前或者是雨天開展噴灑作業,否則難以取得理想效果。
6.2.3 修剪
對結果樹開展修剪工作,能夠促使油茶樹大量開花結果,并且維持良好的樹勢,進一步延長結果年限。在實際開展修剪活動時,主要對象為一系列枯枝、細弱枝還有病蟲枝、重疊枝等,一般需要保證油茶樹達到清腳亮心的效果,從而培養出受光面相對較大的半圓形樹冠,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產量以及品質。
6.2.4 引蜂授粉
由于油茶本身屬于蟲媒授粉樹種,通常情況下異花特別是異株授粉能夠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所以在種植期間需要做好引蜂授粉活動。可以對油茶進行授粉的昆蟲相對較多,但實際授粉效果最佳的一般為蜜蜂,所以種植人員需要對野生蜜蜂做好保護工作。此外也可結合實際情況,人工引放蜜蜂,通常情況下每畝放4-7罩即可,每罩通常為100只左右[5]。
7 做好病蟲害管理工作
7.1 炭疽病
該病屬于油茶生長期間最容易出現的一類病害問題,能夠對油茶樹的健康生長以及產量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通常在果實、枝葉等部位發病,能夠導致果樹以及樹葉出現大量掉落問題,還可能導致枝條枯死甚至造成整棵樹干枯死亡。炭疽病通常在高溫高濕季節出現,所以大多數地區均是在7-8月進入到該病高峰期。種植人員應該在發病初期,及時將一系列病枝等進行剪除然后帶出林地進行集中燒毀,同時借助50%左右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大約800倍液開展噴灑活動,能夠避免出現蔓延問題。如果病情嚴重,可借助1%左右的波爾多液以及2%左右的茶枯水進行治療,一般15天開展1次噴灑活動,連續噴3次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6]。
7.2 軟腐病
該病通常與油茶樹所處環境的溫度以及濕度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此外風雨屬于病菌實現短距離傳播的關鍵路徑。該病在北方一般秋冬季節很少出現,在南方通常苗期內可全年出現,能夠導致苗木持續落葉最終枯萎至死亡。種植人員在發現該病后需要及時將一系列病枝葉進行全面清除,以此減少病菌源。在此基礎上,需要對苗木開展適當地整枝修剪工作,增強林區當中的通風性以及透光性。除此之外,可借助1%左右的波爾多液以及0.5%左右的賽力散開展噴灑作業,可取得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
7.3 毒蛾
此類蟲害屬于油茶樹比較常見的蟲害問題之一,毒蛾可以啃食葉片、樹皮以及幼果等,能夠對油茶樹的生長以及產量等產生不利影響。該蟲害一年發生三代,目前的防治方法相對較多,可在盛蛹期借助中耕墾復以及培土的方式,將蛹滅殺或以此促使成蟲無法羽化出土。進入到11月至第二年3月期間,可以人工摘除一系列越冬卵塊以及剪掉群集幼蟲的相應枝葉。除此之外,可借助黑燈光對成蟲進行誘殺。另外可在幼蟲3齡期間借助50%左右的殺螟松大約2000倍液開展噴灑作業,能夠獲取較好的防治效果[7]。
7.4 尺蠖
尺蠖又稱之為量步蟲,通常以蛹的形式在油茶樹蔸附近的土壤當中越冬,第二年2月上旬逐漸羽化,進入3月下旬可以孵化幼蟲,而進入到4月中旬-5月中旬時其幼蟲可以對油茶造成危害,主要取食樹葉,能夠導致油茶樹出現枯死問題。由于這種蟲子本身無毒,而且比較懶散,產卵通常較為集中可以成塊,所以可通過人工摘除卵塊的方式進行消滅;種植人員也可以在墾復過程中從土壤內將其蛹撿出,然后集中消滅;成蟲羽化后,可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捕捉滅殺;在借助化學藥物治療時,一般選在4月左右,也就是幼蟲4齡前進行用藥,可選用藥物較多,比如可用3%左右的敵百蟲粉劑大約3kg開展噴灑作業,能夠取得91%以上的殺蟲效果;借助50%左右的亞胺磷大約10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2-3齡幼蟲,每畝可以噴灑50kg,可取得95.6%左右的殺蟲效果。
8結語
綜上所述,油茶憑借著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得到了廣泛普及和種植,已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類經濟樹種以及生態樹種。為切實提高油茶的栽植成效,保證其產量以及品質能夠得到明顯提升,文章針對油茶栽植及管理技術要點展開了深入探究,以此進一步提高相關地區油茶樹的栽植以及管理能力,確保油茶種植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效用,推動區域經濟和生態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劍.油茶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0,14(8):15-16.
[2]岑國峰.田林縣油茶低產林改造和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2,16(24):71-73.
[3]李紅瑜.廣西賀州八步區油茶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與種植效益[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29):83,85.
[4]龍莉,韋紅莉,仇杰,等.威寧短柱油茶整形修剪技術要點[J].現代園藝,2022,45(3):97-99.
[5]羅立娜,韓樹全,田大清,等.望謨縣油茶園建立與栽培管理關鍵技術[J].農業研究與應用,2020,33(3):56-59.
[6]李俊,梁樺.油茶提質增效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鄉村科技,2022,13(16):65-67.
[7] 唐春紅.利用油茶砧木嫁接名貴茶花的技術探究[J].廣東蠶業,2020,54(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