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倩蕓
激發孩子自律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如何才可以點醒沒長大的孩子呢?
自律與他律有本質上的區別,自由的孩子才叫自律,如果一個孩子的一切都被父母包辦好了,何來自律?便只剩他律了。那些懂得自控的年輕人往往有著一定的自由,因為他們有理由、有機會為自己去做決定和選擇。當一個人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和人生的時候,他更愿意為自己的選擇去負責任。如果連選擇都有人替他做好了,他便沒有那么大的興趣去負責,因為這不是對自己負責,而是對別人負責。但在漫漫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要學會為自己負責。
很多家長都會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但更多時候家長的做法其實是與此觀點相違背的。孩子在高強度的管教之中,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孩子沒有自由,對自己的時間與興趣都沒有發言權。家長如果適當地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孩子可能會逐漸養成好習慣。
《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提到,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很多家長讓孩子不要去沉迷電子產品,但是每天在沙發上刷短視頻的卻是自己,這讓孩子如何信服?父母若是言行不能合一,孩子怎么能聽話?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希望孩子誠實,父母首先就要言而有信。想要孩子勤勞,父母就不能懶惰。所以作為父母,想要孩子自律,自己就得自律給孩子看,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面對工作和家庭時認真負責,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就不會差。
擁有內驅力是孩子認真學習的開始,而理想是激發內驅力的重要因素。引導孩子設立目標,建立夢想,形成內驅力,讓孩子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而不是父母告訴孩子必須成為什么樣的人。
倩蕓老師敲黑板
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內驅力,自律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自律來源于內心的動力,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心懷理想,不斷進步。
親子加油站
如何讓孩子心懷理想?
培養正確的三觀。正確的三觀決定了孩子航行的方向和可到達的高度。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孩子自律,全面發展。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