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志霞 鄭丹 秦云益 戚小嬌
十五載,頂峰相見
15載雪域奮斗,西藏石油用奉獻譜寫了一曲中國石化藏域開拓者之歌。
人人都想登頂!
世界上有數不清的峰頂,卻不會有比珠穆朗瑪更高的山峰,不會有比雪域高原更藍得沒有一絲雜念的天空與心靈。
到了西藏,與中國石化西藏石油分公司(簡稱西藏石油)頂峰相見,才會明白這個企業15年來一步步攀登的意義,才會明白天地間的大美從來不止是自然風景。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15年來,作為中國石化唯一的駐藏企業,西藏石油堅決貫徹落實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要求,以“在藏援藏興藏、擴大中國石化市場影響力”為己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履行駐藏企業的經濟、政治、社會責任,實現了從無到有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西藏成品油市場供應主渠道之一,樹立并加強了中國石化的品牌影響力。
讓中國石化旗幟插在雪域高原
深夜大霧里的燈,能為趕路的旅人照亮路途。
漫長遙遠的路上,中國石化加油站在藏區豎起一座座石化坐標。
無論是來加油、購物還是來充電,哪怕只是暫時歇個腳、吸口氧……“下回還來中國石化加油站。”他們說。
春去秋來15載,西藏石油讓“中國石化”四個字,在西藏地區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來。
成功細中取,回首盡艱辛。
2011年6月6日,西藏石油第一座加油站達孜朝陽加油站試運營。同年,西藏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旦增卓瑪進入加油站當上了一名加油員。“條件特別艱苦,工資也不高,我父母開始都不同意我到這兒來。”她說。當時,西藏地區公務員的工資是幾千元,而旦增卓瑪的工資只有1000多元。但是,她說:“苦點累點都不怕,只要工作有前途。”
當一個人踮起腳尖靠近太陽的時候,全世界都擋不住她的陽光。目光遠大的西藏石油人不計得失、不言辛苦,2011年-2012年共計運營加油站11座,累計經營總量3.22萬噸,實現經營利潤471.27萬元。
2014年,西藏石油與西藏高原水公司合作創建開發易捷“卓瑪泉”品牌,在易捷支持下讓西藏好水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充分彰顯了中國石化駐藏企業的責任擔當。
2017年9月28日,在中國石化銷售公司領導、各部門和云南石油、青海石油等兄弟單位大力支持和幫扶下,拉薩油庫開庫投營,西藏石油進入油品保供可持續發展新階段。
2018年8月,工布江達服務區南北2座加油站正式運營。
2023年,西藏石油經營總量取得新突破,從2018年首次突破10萬噸后躍升至全年經營總量15.2萬噸。
“西藏石油15年,是開拓者與前輩們堅苦卓絕奮斗的印跡與見證,是西藏石油人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的縮影與真實寫照。”西藏石油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施長春表示。
時光倒回到2010年年初。按照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部署要求,西藏石油的成立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總經理史東斌、黨委書記王安等第一屆班子的堅強領導下,西藏石油產生了“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挑戰大意志更強”的文化因子。在這種文化因子指引下,西藏石油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將中國石化旗幟牢牢插在雪域高原上。
2013年后,西藏石油歷經五屆領導班子,在伏韜、祝傳林、王飛、陳志清、潘峰帶領下,公司積極搶占市場份額,經營總量不斷提升。
2021年以來,西藏石油迎來了大發展時期——油品、非油和新能源“三駕馬車”齊頭并進。2023年,更是收獲了30個“首創”成果,包括推出中國石化西藏地區首個“感動石化人物”,提前3個月完成經營目標,充電樁、邊境加能站、最高加能站投營等業務遍地開花……
藍天上白云幽然徜徉,藍天下雪山靜靜佇立。耀眼的陽光下,一道紅白相間的L形罩棚與藍天和白云相互襯托,“中國石化”的標識格外醒目。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加油站。
它海拔4750米,是中國石化海拔最高的加油站——班戈縣加油站。
它是中國石化對口援藏班戈縣的又一座石化坐標,是中國石化助力班戈縣經濟發展的一個窗口。
它是適逢中國石化成立40周年和援藏21周年之際,推出的首位藏族“感動石化人物”、班戈縣加油站站長普布卓瑪工作的地方。
班戈站2023年投營,現已成為標桿站。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15年光陰縱逝,西藏石油加能站總數增加到32座,像一塊塊亮麗剔透的寶石,鑲嵌在遼闊的雪域高原上。西藏石油結合當地旅游市場,把它們打造出不同特色,包括中國石化海拔最高的加能站(班戈站)、最美加能站(工布江達站)、G219必經打卡點(林芝站)、G317雅江中游河谷站(曲水通達站)、G318暢意溫泉站(當雄羊八井站)、鄉村振興邊境迷你站(山南曲卓木站)等6座旅游打卡名片加能站;還打造了恒興、興藏2座核心門店,引流客戶到站打卡、加油、充電、購物……“中國石化”的招牌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用奮斗“為美好生活加油”
即使你沒看過盛開的格桑花,也一定聽說過它。粉的、白的、黃的、玫瑰色的……隨著高原上的風兒起舞,即使身軀柔弱也要展示自己特有的美麗。
與已有50多年發展歷史的競爭對手相比,西藏石油初來乍到,像一朵初開的格桑花。要和這棵大樹一同生長在藍天下、雪山旁,競爭不可避免。
要競爭,先得建立起自己的加油站。
對于后進場的西藏石油來說,在哪兒建站、如何建站是個大問題。由于各種原因,當時買地建站幾乎不可行,只能從購買或者租賃現有民營私營油站開始。
建站難,找客戶更難。
“當時,在拉薩市中國石油已經布點50多座油站,都在好的位置。西藏石油的站點位置偏遠不說,老百姓還以為我們是私營油站。所以,雖然做了很多宣傳,但效果甚微。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年。”西藏石油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方向明表示。
西藏石油平和地接納了這種現狀,然后是不屈地奮斗、堅定地前行,如拉薩河靜水流深,看似力量并不洶涌澎湃,卻能磋磨巖石鋒利的尖角,滌蕩水中混沌的雜質,長成屬于自己的力量。
西藏石油人抓住礦石廠和砂石廠等大客戶,主動上門拜訪,反復向他們宣傳中國石化的優質油品和優質服務。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大客戶紛紛表示愿意和西藏石油合作。經過不懈地努力和推廣,2012~2013年,日喀則高速建設用油全部定點在西藏石油……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來到了堆龍德慶平安加能站辦公室,見到了站長、藏族姑娘其美拉姆。坐在沙發上,午后陽光透過背后的窗子射進來,把整個屋子照得暖洋洋。平安站2012年成立,2022年其美拉姆就任站長時因為疫情原因銷量并不好。然而一年之后,這個站卻一舉奪下西藏石油首個“萬噸站”桂冠。
平安站員工都來自當地,平均年齡不到30歲。每年5-9月,當一批又一批的旅游者奔赴心中的旅游圣地西藏時,加油旺季隨之到來。加油員們每人每天提槍多達200次。去年一次優惠活動時,員工們為了不耽誤車主的時間,堅守加油崗位,一整天都沒有吃飯,創造了油品日銷量70噸的好成績。
在其美拉姆來到平安站后不久,許多煤廠、水廠和運輸公司的老客戶就把原來的加油卡轉到了平安站。“我跟客戶都是朋友,比我年紀小的喊我姐,年紀大的我喊他哥。過年過節時,我從老家那曲回來后會帶上一些奶茶、酸奶等土特產拜訪他們,和他們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和幫助的關系。”她說。
按照自治區政府要求,拉薩等地的加油站要掃描登記司機的“三證”(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加油過程中要求不能脫槍加油,即必須結束上一輛車的加油再給下一輛車加油。這給加油員們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加油旺季時,場站內到處是加油員們跑來跑去的身影。
西藏石油標桿站之一恒興站站長益西旦杰表示,員工們配合默契,以出色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為顧客提供專業、周到的服務。
“很多內地來的車主不知道查驗‘三證的規定,有的也不太理解。但對于我們來說,做不好這項工作會影響銷量。”恒興站記賬員丁真志瑪表示,“所以大家都本著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對每一位來加油的顧客做好告知、說明和解釋工作。”疫情期間,有一對夫婦駕車從拉薩回內地時車沒油了,求助到恒興站。因為“三證”不全,油站沒法馬上給他們加油。最終,益西旦杰聯系到公安局的民警解決了問題。
每當聽到顧客說“你們這的服務比別的油站好太多了,下次還來你們這兒”這樣的話時,益西旦杰和同事們都備受鼓舞。
全員齊心,其利斷金。2023年,西藏石油成品油銷量在此前因疫情連續3年徘徊在12萬噸左右的基礎上,創出15.2萬噸的最好紀錄。公司連續7年保持盈利,累計在西藏地區銷售成品油超過100萬噸,市場占有率約為7%。
讓西藏珍品好物填滿車廂
卓瑪泉、牦牛肉、青稞酒、林芝易貢茶、米林藏雞蛋……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從不缺好物。但這些好物,卻是來自海拔4000米的高原和終年白雪皚皚的山脈。
據說,西藏的牦牛肉干要在藏歷新年三四個月之前就開始制作,等藏歷新年到來時吃。而雪山牦牛肉干之所以吃起來肉質不老、嚼勁十足,是因為雪山上的牦牛為了抵御嚴寒,體內有極高的血紅蛋白含量且脂肪含量很低。
“旅游季節一到,我們會把牦牛肉干等西藏特產作為主打商品推廣。”易捷便利店經理葉小欽說。2021年,西藏石油誕生了首座“百萬元易捷便利店”。
和興藏站一樣,西藏石油加油站的便利店緊緊抓住顧客喜好,把便利店變成一方推廣藏族特產和扶貧產品的空間。“恒興站易捷特產店的西藏特產、手機掛件、香薰類商品非常受歡迎。旅游旺季要到了,我們要在這之前把商品庫存補齊。”丁真志瑪說。
2023年4月,西藏石油建成西藏特產專賣店。充分利用品牌優勢,積極引進西藏本地各類優質扶貧產品,如班嘎縣藏域羊絨、林芝易貢茶、米林藏雞蛋等,通過曝光流量、直播帶貨、線下銷售等渠道進一步拓寬了銷售途徑。據統計,為打造西藏特色產品展示中心,對接西藏各地市特色產品,西藏石油已引入西藏特色產品100多種,實現了集中展銷“易捷+西藏”特產。
“買好酒,到易捷。”與西藏特產專賣店一鄰之隔,是西藏石油在恒興站因地制宜開設的易捷甄酒館。走進一看,這里匯聚了國內外的知名白酒、葡萄酒、啤酒和洋酒等酒類品牌,打造了一個集商品展示、名酒品鑒、文化傳播于一體的消費平臺,為客戶提供商品豐富、購買放心、價格實惠的一站式買酒解決方案。
除了西藏石油首個易捷特產店、易捷甄酒館外,恒興站還開設團購商品展示店、現磨咖啡小店,加上新設的10個充電樁位,成為西藏地區首座集充電、加油、易捷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加能站,為消費者構建了一個“人·車·生活”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里,除了藏區特產外,卓瑪泉、鷗露紙、尿素、燃油寶、玻璃水,琳瑯滿目的易捷商品也在便利店迎接八方顧客。
為進一步發展非油業務,2023年,西藏石油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拓展非油品團購業務,重點圍繞卓瑪泉和易捷自有商品銷售,同時開發藏區各地特色商品,同時與自治區特色商品龍頭企業合作,實現西藏特色商品“出藏”和易捷優質產品“進藏”。結合西藏旅游文化,便利店還引進西藏文創產品,打通旅游項目銷售渠道。首次開展墻體廣告、家庭轎車、文旅票務和醫療器械銷售業務。成功打造恒興和當熱站墻體燈箱廣告,實現“可見+可買”,對接各大銀行,引入營銷資源,突破廣告業務空白,實現廣告收入12.5萬元;打通新車銷售渠道,積極向內部員工、家屬以及定點客戶宣傳購車優惠政策,成功實現新車銷售7臺,突破汽車銷售業務空白,實現銷售收入119.74萬元。
若你決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近三年來,西藏石油非油和油品業務比翼齊飛。2023年非油銷售額飆漲至3000余萬元。
任務滿滿,信心滿滿。
當被問到工作中最開心的事是什么時,葉小欽回答“貨賣得越多越開心”!她不斷與興藏站站長唐南剛加強協作,推動油非互促再上臺階。“如果有大車來我們這兒一次性辦理幾十萬元的加油卡,我會想辦法開發一下這個客戶對尿素和一些非油品的需求。”她說。
讓丁真志瑪和同事們高興的是,今年的非油銷量還會繼續上升。所以他們干勁十足。她告訴本刊記者,恒興站特產店今年要開始免費提供氧艙服務。不禁讓人感嘆:這為長途而來的八方游客想得太周到了!
讓新能源趁新機遇彎道超車
“圣城”拉薩,又名“日光城”。拉薩每年平均日照時長可達3005小時,平均每天日照時間超過8小時,高于西藏地區的平均日照時長。光照,是大自然賜予西藏豐富而又清潔的資源。
在明亮又純凈的陽光下,當一輛輛新能源汽車蜿蜒馳騁在兩旁雪山林立的大道上,配以雪山腳下散落的星星點點如黑珍珠似的耗牛……相信這一幅人與高原生態美和諧共生的畫面會觸動不少人的心靈。
“新能源已經露出了曙光,我們必須早點去迎接它。”施長春表示。
西藏石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藏重要指示精神,主動融入自治區“四件大事”“四個創建”中,堅守主責主業,加快邊疆地區加油站和充電樁等基礎項目建設投營,為自治區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為西藏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提升、民生改善、產業興邊、民族團結等履行駐藏央企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2023年,成為西藏石油的“嘗新年”。經公司黨委研究部署,舉全公司之力,抽調各部門業務精英成立新能源管理部,為搶占西藏地區新能源市場做準備。當年5月,西藏自治區歷史上首批充電樁在西藏石油當熱路加油站建成。中國石化在“三桶油”中率先在西藏市場提供“電燃料”。
“我們從總部到各個地市反應迅速,搶占新能源站點。”西藏石油發展規劃部負責人洛桑云丹說。
在過去的一年,按照西藏自治區政府相關規定,西藏石油按照優先覆蓋地級以上城區,打通入藏主要通道,兼顧重要旅游線路和熱點地區的戰略規劃,對新能源充電站梯次布局,逐步在有條件的加能站、場外增設充電樁,利用現有加能站資源,同時在有條件的加能站場地增設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
按照“雙碳”目標要求和集團公司部署,西藏石油新能源項目穩步推進,新能源布局和轉型發展正在加強。截至目前,西藏石油已在318、109、219等重要國省道和主要旅游城市停車場建設“石化易電”充電站14座,石化能量遍布西藏城鎮。
“如果我們想在加油站網絡規模方面趕上已經在每個市縣都設有加油站的競爭對手,付出的成本過高。但是,新能源的發展我們規劃得早,走在了對手的前面。這是適合我們公司轉型的戰略選擇。”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大鵬說。
彎道超車,時不我待。
西藏發展日新月異,新能源加速替代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為加速融入能源轉型發展大勢,西藏石油用“兩條腿走路”,抓好油電并進。
經過15年的發展和探索,在加油站布局上,西藏石油通過自建自營、合資合作、租賃代管等模式,實現了32個網點在西藏全區七個地市全覆蓋。而七個地市全覆蓋,也是西藏石油對新能源業務的規劃。
除了布點西藏腹地外,西藏石油還把目光投向了邊境口岸。
“沿西藏邊境共有7個對外開放的口岸,我們每天早8點到晚11點馬不停蹄,幾乎一天跑一個口岸。”從阿里回到拉薩的王大鵬談起剛結束的調研時說,“預計今年投營80個充電樁。”
今天做得雖然辛苦,但未來發生的都是禮物。“集團公司提出中國石化要成為充電領域的頭部運營商。我們有信心通過兩年的努力成為西藏地區充電行業的頭部企業。我們會把全西藏最好的點位都布上‘石化易電充電樁。”施長春表示。
“此生必駕219”“此生必駕318”“此生必駕109”……西藏的各條自駕游路線已被網民封神。雖然現在多數旅游者還不太會選擇駕駛電動車來西藏自駕游,相信未來西藏石油的充電樁會連接起一條條旅游者鐘愛的路線。
山川無盡,路途無際。搶“新”機遇,謀“新”發展。在這個發展的春天,西藏石油繼續向高處攀登,終將變成一朵綻放在最高處的格桑花,香給世界看。
本文圖片均由戚小嬌拍攝
責任編輯: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