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松 岳澤勤 田 歡 李海靈 楊金帥
濕陷性黃土在我國西北、華北及黃河中游地區廣泛存在,給地下室及車庫建設帶來巨大挑戰,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2003 年北方多雨,陜西省、甘肅省等地黃土地區普遍出現沉降、地下室漏水等問題,經濟損失巨大。黃土的濕陷性主要因含水量和外在壓力引起,導致外墻防水被破壞,進而引發地下室滲水。為了解決濕陷性黃土地區地下室防滲漏問題,本文以咸陽師范學院創新創業大樓工程總承包建設項目為研究對象,探討排水設施設計施工要點,并系統論述濕陷性黃土地區地下室防滲漏技術的應用。
在設計階段,需要根據地下室周邊地形地貌和土壤情況,合理確定邊溝的位置、寬度和深度。考慮到黃土地區地質條件復雜,邊溝排水系統應布置在地下室周圍,并且與周邊地勢相匹配,以便將周邊的地表雨水及時引導至排水口。同時,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地下室周邊地勢情況確定邊溝的寬度和深度,確保排水暢通,避免因排水不暢而導致地下室出現水浸事故。此外,還要充分考慮邊溝的排水能力,采用合適的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站等設施,以保證排水系統正常運行。
在材料選擇方面,應該選用耐腐蝕、耐磨損、具有較強抗壓能力的材料,確保邊溝的使用壽命和排水效果。常見的材料包括混凝土、聚乙烯、玻璃鋼等,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施工。其中,玻璃鋼是一種輕質材料,密度比重金屬小得多,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度,且不容易被腐蝕,不受空氣、水、酸、堿等常規腐蝕介質的侵蝕,可以根據需要制作成不同形狀的模具用于成型,可以大大簡化施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聚乙烯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能,如良好的耐熱性、耐腐蝕性、抗沖擊性、耐疲勞性等。同時,聚乙烯制品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不易變形、變色,且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和化學穩定性。例如,在邊溝排水施工中,選擇厚度適中、質量可靠的聚乙烯板材作為主要材料。聚乙烯材料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和耐磨性,能抵御濕陷性黃土地區的特殊環境對材料的侵蝕,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根據設計要求輕松地進行裁剪和拼接,確保邊溝的成型精度和美觀度。
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熱熔焊接的方式將聚乙烯板材連接成一體,形成完整的邊溝結構。熱熔焊接是一種高效且可靠的連接方式,能確保板材之間的連接緊密無縫,提高邊溝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再對焊接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每個焊接點達到質量標準。在邊溝內部設置合適的排水口和過濾裝置,排水口的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排水效果的好壞,需要根據排水量的大小和流向確定排水口的位置和數量。過濾裝置則能夠有效防止雜物和泥沙進入排水系統,保持排水暢通無阻。
在施工工藝方面,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保證邊溝的平整度和密實度。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邊溝的開挖、填充和覆蓋等環節,確保施工質量和工程安全,還要加強對邊溝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定期清理排水系統,檢查排水設施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排水系統故障,確保地下室排水暢通,避免因排水問題而引發的安全隱患。
在濕陷性黃土地區,地形多為平坦或微坡,路面排水系統應合理設置坡度,以便將降水迅速引導至排水口。設計排水系統時,應采用橫向和縱向坡度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排水通暢,避免積水現象的發生。考慮到濕陷性黃土地區降水量較大,路面排水系統應具備較強的排水能力,可采用排水溝、排水管道等結構,保證排水系統在各種天氣條件下能正常運行。在路面材料選擇上,應優先選用透水性較好的路面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等,增加路面的透水性,減少積水現象的發生,確保地下室周邊路面排水系統的有效性和穩定性。本項目在不同降水量下黃土路面排水系統設計效果如表1 所示。

表1 本項目在不同降水量下黃土路面排水系統設計效果
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設計要求精確布置排水設施,保證排水系統的連通性和暢通性,特別是在排水管道的安裝和連接過程中,要確保管道連接牢固、密封性良好,避免因管道連接處滲漏導致排水系統失效[1]。此外,還需要加強對路面排水系統的檢測和調試,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及時發現并排除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地下室周邊路面排水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施工結束后,應對路面排水系統進行維護和管理,定期清理排水設施,確保排水系統長期有效運行,提高地下室周邊路面排水系統的抗壓能力和耐久性[2]。
混凝土結構抗裂技術包括:第1,應根據工程要求和使用環境,科學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根據本項目地下室建筑的特點和工程要求,選擇適當的水泥種類和品種,包括硅酸鹽水泥等抗裂性能較好的水泥,增強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骨料配合比,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形成。第2,加入適量的高性能膨脹抗裂劑,如聚丙烯纖維等,以提高混凝土的韌性和抗裂性能,有效防止裂縫的產生和擴展,保障地下室結構的安全穩定[3]。第3,采用合適的施工工藝和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本項目施工人員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澆筑和養護等環節,避免因施工操作不當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例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取覆蓋保濕或使用保溫劑等措施,避免混凝土過早干燥和收縮,確保混凝土充分保濕和養護,防止龜裂的發生;采用預應力鋼筋或增設橫向鋼筋等加固措施,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抗裂能力,減少地下室結構的裂縫風險[4]。
通過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優化配合比,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強度,增強其抗滲透性和耐久性。本項目采用高性能水泥、摻合料等,合理調配水泥、骨料和外加劑的比例,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裂性。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砂率等技術指標,確保混凝土的均勻性和致密性,減少滲透介質進入混凝土內部的機會,延長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5]。此外,從結構設計和施工工藝2 個面入手,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本項目在設計階段,采用合理的荷載承受體系,避免薄弱構件和薄弱點,減少結構的應力集中和變形,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耐久性。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和養護工藝,避免因施工質量不達標而導致混凝土結構存在缺陷,影響耐久性。例如,為使混凝土得到充分的濕養護,防止混凝土過早干燥和收縮裂縫的產生,項目采用了合適的養護措施: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立即在其表面鋪設保濕膜,有效減緩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速度,保持其濕潤狀態;定時、定量地對混凝土進行噴水,確保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始終保持適宜的濕度,使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性處于良好狀態,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滲透性和抗侵蝕性,延長使用壽命。本項目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提升措施實施效果如表2 所示[6]。

表2 本項目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提升措施實施效果
通過摻入阻銹劑等混凝土外加劑,可以有效減緩鋼筋的銹蝕速度,顯著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阻銹劑作為一種高效的混凝土外加劑,其主要作用機制在于能在鋼筋表面形成一層堅固且致密的保護膜,這層保護膜猶如一道屏障,能有效地阻止氧氣、水分及其他腐蝕物質與鋼筋直接接觸,減緩鋼筋的銹蝕過程。銹蝕是鋼筋在環境中受到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導致的損害,它不僅削弱了鋼筋的力學性能,還可能引發混凝土結構的開裂和破壞,而摻入阻銹劑能有效減緩鋼筋的銹蝕速度。此外,阻銹劑還能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進一步增加結構的耐久性。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分滲透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和穩定性。通過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和侵蝕性物質進入混凝土內部,保護鋼筋免受銹蝕的侵害[7]。在實際工程中,通常在混凝土攪拌階段摻入阻銹劑,根據工程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合適的阻銹劑摻量,并將其與混凝土原材料一起攪拌均勻,隨后進行澆筑、養護等后續工序,即可得到具有優異耐久性的混凝土結構。
嚴格控制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及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提高鋼筋防銹性能的重要手段。高氯離子含量是鋼筋銹蝕的主要原因,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合理控制氯離子的含量,采取減少氯鹽的使用、優選混凝土原材料等措施,降低混凝土中氯離子的含量,減緩鋼筋的銹蝕速度。合理設計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圖1),確保鋼筋充分覆蓋混凝土,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防腐漆涂刷等),增加鋼筋的防銹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8]。

圖1 鋼筋保護層厚度(來源:網絡)
對防水構造進行深化設計,選用高性能防水材料,并嚴格把控材料驗收及使用,是提高地下室防水性能的重要手段。在設計階段,本項目根據工程要求和使用環境選擇高性能、耐久性較好的防水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改性瀝青防水材料等,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和耐久性,同時對防水材料的驗收及使用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材料質量達標。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要求進行施工,保證防水層的質量和完整性[9]。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采用1 : 6 水泥土進行肥槽回填,有效防止因回填土沉降及由于黃土濕陷破壞外墻防水的情況發生。1 : 6 水泥土回填是指將水泥和黃土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填充到肥槽周圍,起到固定、支撐和防水的作用,通過采用1 : 6 水泥土回填,可以提高填土的密實度和穩定性,減少土體沉降的可能性。此外,水泥土回填還可以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提高地下室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確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0]。
在濕陷性黃土地區地下室防滲漏應采取綜合性的技術手段,包括選用優質的防水材料、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加強對地基和墻體的處理等措施,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降低滲漏風險;對于濕陷性黃土地區特殊的地質條件,要結合地下水位、土壤類型等因素,制訂針對性的防滲漏方案,確保防水效果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