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于漪是2019年“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也是1979年上海人大設立常委會后首屆(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這里刊發她在人民代表大會成立40周年的一篇文章,以此紀念各行各業優秀人物為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發展作出的貢獻。
在" 慶賀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顧自己當市人大代表的歷程,深感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的重要性。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國家缺少執法和守法的傳統,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就開始抓法制,沒有法制不行。法制觀念與人們的文化素質有關。”一語破的,小平同志把法制的重要性說得入木三分。建立社會主義法制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必須強化這個意識。
十多年來,無論是參加人代會、人大常委會,還是視察、檢查,都是和“法”打交道。對我這樣一名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來說,真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接受一次次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大大加強了法制觀念。其中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抓住時機立法,能促進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立什么法,不是憑少數人的主觀臆斷,而是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立什么法,要有戰略眼光,超前意識,要有全局觀念,不是只顧眼前,只顧一時一事。現代化建設要有數以幾億計的素質良好的勞動者,要有跨世紀的德才兼備的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出類拔萃的人才。這些人從何而來?人不可能自然成才,要靠培養,靠教育,靠從小打下扎扎實實的基礎。基于這樣的認識,許多代表認為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應率先制定義務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規。于是由當時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孟波同志牽頭,提出了制定上海普及義務教育條例的議案。經過反復醞釀,多方審核,在義務教育方面立了法,比全國義務教育法制定早一年。法規制定后,大大促進了上海基礎教育的發展。單是學校的危房改造,就解決了幾十年來未能解決的難題。“法”發揮了威力。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義務獻血、文化市場管理等等,都是抓住時機,成熟一個立一個法,保證了這些事業健康而順利地發展。
二、法的尊嚴靠人來維護,法的威力靠人來發揮。
“法”制定以后,怎樣發揮它的威力,維護它的尊嚴?一靠執法部門嚴格執法,二靠監督部門認真監督。這兩條如果不落實,“法”就缺乏權威性,就不能起褒善貶惡、扶正壓邪,促發展、促進步的作用。幾千年來我們國家是人治,缺少執法和守法的傳統。再說,人總是各司其職,不可能萬事通,不可能是所有行業的專家。因此,執法與監督的過程實質上是學法、宣傳法、統一認識、增強法制觀念的過程。大家執法、守法,法的尊嚴得到維護,威力就得到發揮。例如,前幾年是上海市小學生入學高峰,根據測算,部分地區部分學校須實行兩部制。兩部制給家庭給社會帶來的嚴重問題不言而喻。大家為了維護義務教育法的尊嚴,方方面面動腦筋,想辦法,終于平穩地渡過難關,法樹立了權威。
人民選我當代表,學習法、宣傳法、遵守法是我應盡的義務。(摘自《人大制度四十年》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