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 是第一屆至第五屆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代全國勞模,是被人稱頌為為國奉獻的“紡織仙女”,她更是29名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頒發的“七一勛章”獲得者之一……93歲的黃寶妹有著太多的身份與驕傲,卻只道自己是一名有著72年黨齡的老黨員,是一名紡織工人。
2024年4月2日,在楊浦區人大常委會的幫助下,本刊聯系上了黃寶妹。得知是為紀念全國人大成立70周年而來,黃寶妹欣然接受了采訪。
電話那頭,93歲的黃寶妹深情回憶起80年前的往事:
我是一名紡織工人
彼時的黃寶妹僅僅只是一名上海國棉十七廠的紡織工人,13歲就被送進日資紗廠打工,歷經了磨難。新中國成立后,她滿腔熱情投入生產勞動。1953年,22歲的她以一人照看800個紗錠的全廠最快紀錄,從上海30多萬名紡紗工人里脫穎而出,被評為國務院紡織工業部勞動模范。此后更因過硬的技術本領,5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范,2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從童工到勞模,她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謝晉導演為其拍攝了同名藝術紀錄片《黃寶妹》,成為了上世紀50年代家喻戶曉的明星。此后,她先后8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毛主席專門勉勵她:“紡織工人很光榮,讓全國人民有衣穿,責任很重大。”她記了一輩子,奉行了一輩子:“我一輩子都要當一名紡織工人,讓更多中國人穿上衣、穿好衣。”
非常自豪成為人大代表
時光回溯,1953年5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全體人民普選人大代表的最大民主實踐拉開帷幕。我國人民第一次擁有了普遍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許多選民對“榜上有名”(選民榜)、“手上有證”(選民證)感到無比自豪,不少婦女還新起了自己的名字參加選舉活動。在楊浦區無數工人子弟的“無記名投票”和“舉手代投票”下,工作勤奮、業績突出、創造了多種先進操作法的黃寶妹光榮地當選為第一屆楊浦區人大代表。
黃寶妹說:“當聽到被選為人大代表,我一開始也不太懂該如何當。是區里告訴我,工人們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要求,我就可以把他們的意見集中起來、歸納起來,向上反映。”當被問起是否有工人經常找她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時,她說:“工人相當忙碌,中午吃飯的時間車床也不關,一個人吃飯另一個人趕緊接上,大家上班時間一心埋頭工作,根本沒空來找我反映。下了班他們大多也不好意思專門來講,都是要我們代表自己去注意、去收集這些社會上的情況,做個有心人。毛主席說的嘛,要‘為人民服務’,要密切聯系群眾聽意見。”
很快,當選后的黃寶妹參加了1954年7月舉行的楊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上,彭璞區長提出了建設楊浦地區工人文化宮和建造大型百貨商店的聯名提案,代表們集體響應,黃寶妹也在聯名提案上簽下了字。
“這個字我簽得一筆一劃、非常認真。我們的老楊浦到處是工廠,但是大量的工人沒有地方可以休閑娛樂,小孩也沒地方玩,連買東西都要坐車去上海(市中心)。雖然有消費合作社,但可供買到的東西少得很,非常麻煩。代表提案的提出真的讓我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很大的,人民提出來的建議是可以被政府采納的。”
代表提案得到了市政府支持,占地面積2.4公頃的滬東工人文化宮在楊浦區平涼路拔地而起,1958年10月1日建成開放,成為區政治文化、娛樂休閑活動中心和上海市三大工人文化宮之一,并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東宮”,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隨后,楊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又選舉產生了上海市第一屆人大代表,黃寶妹這一次又光榮地當選。1954年8月16日,上海市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在美琪大戲院開幕。黃寶妹第一次參加市人民代表大會,也是第一次踏進美琪大戲院的演出大廳。敞亮而莊嚴的會場里,她萌生了自豪感:“我們是工人,從來沒到過這么大的會場看演出,更別說是開會。在這里,我見到了各個階層的人,還有文學界、戲劇界的名人,但我們的身份都是一致的,就是代表人民的意志來參會的。”
黃寶妹始終堅持著奉獻為民、服務為民、代表人民的履職理念,分別于1956年12月、1958年10月、1961年9月、1964年8月連續當選為第二、三、四、五屆市人大代表。后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六屆區、縣人大一次會議未能舉行,市第六屆人大代表也就未產生。上海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被迫停止活動。
為人民服務沒有任期
粉碎四人幫后,黃寶妹因年齡等原因不再繼續擔任人大代表,但是她始終謹記代表職責、牢記勞模精神,為人民服務沒有停歇。
改革開放時期,她被聘請到外地協助開辦棉紡廠,為當地送去技術和資源。1987年1月光榮退休后,她依然不改奮斗本色、“退而不休”,擔當上海市勞模之家中區主任,繼續為勞模們服務。在上海市勞模協會幫助下,1991年她牽頭20多位離退休勞模成立了上海英豪科技實業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公司不分紅,盈利全部拿出來幫助生活有困難的老勞模,因此公司被親切地稱為“勞模公司”。
至2007年,已經76歲高齡的她終于“再退休”,卻依舊活躍在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和楊浦區“金色夕陽”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還在“00后”聚集的“嗶哩嗶哩”上當主播,宣講勞模精神、宣講黨的優良傳統,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青少年們。迄今,請她講座授課的邀約依然絡繹不絕。對此她格外開心:“聽課的人說我講得好,說黃奶奶要多講講。現在我就是這樣,只要精力允許,就一定會多講講。希望能激勵他們堅守初心、承擔使命。”
閑暇時的黃寶妹還會投身到社區服務工作中,積極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家園建設,幫助社區居民成立業委會,儼然成為了社區業委會的“編外成員”,精神矍鑠的她一忙起來完全忘記自己已經是個93歲的老太太。“還真有人給我寫了篇《閑不住的黃寶妹》。”她笑稱:“身為黨員,我就要有一份熱發一份光,黨的教育我能記一輩子,就是要奮斗終生的。如今我奮斗的崗位就是社會,我要發動年輕人一起為國家建設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