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來免費送雞蛋也可能是騙子套路,現在詐騙形式太多了!”村民們紛紛感嘆。不久前,奉賢區柘林鎮南勝村人大代表聯系點舉辦了一場生動的法治講堂,宣講員以講故事的方式向村民普及了反詐常識。
去年以來,奉賢區柘林鎮人大積極落實區人大常委會《關于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建設的工作意見》和《關于立法信息采集點與人大代表“家站點”“雙融雙促”的工作意見》,結合柘林實際,以“林聚力·零距離”人大工作品牌為抓手,將監督、履職、普法等各環節貫通起來。今年,全鎮13個“雙融雙促”聯系點相繼開展“與法同行,柘里普法零距離”主題系列活動,通過矛盾調解、普法釋疑、以案釋法、法律咨詢、普法小劇場等不斷深化點位的陣地功能。
宅基地上有了調解平臺
80歲高齡的費奶奶來到海灣村人大代表聯系點申請調解。原來盼望已久的安置房終于如愿以償,但隨之而來的是,兩個兒子因分房問題產生分歧,老人每天憂心忡忡,特地來到村里申請調解。在調解現場,區人大代表劉源源和鎮人大代表劉丹鋒認真聆聽、仔細分析,決定采取先“背對背”調解,再現場集中調解的方式為當事人進行調解。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人大代表和調解員們從情、理、法三個方面耐心勸解,解開了當事人的心結。當事人終于放下成見,達成協議。
作為鎮首家立法信息采集點,海灣村人大代表聯系點積極整合資源,通過搭建“奉法客堂間”,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搬到宅基地上,通過公開審理案件,用以案說法的方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了解法院審理案件流程、接受法治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切實推動立法普法工作向基層治理和為民辦事解難等延伸。
在此過程中,代表們也逐漸熟悉了法律法規。聯系點參與調解的矛盾多數屬于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有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時、妥善解決,很有可能被拖成大問題”。每次群眾前來咨詢,代表都會建議群眾主動運用法律保障自身權益,充分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
“一站式”便民點普法幫困解難題
“父母為子女購房,產權屬于誰?”在柘林鎮海韻居委人大代表聯系點,居民們正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言。
為進一步提升居民對基層立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作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的海韻居委專門邀請專業律師為居民開展法律講座。平時,這一“雙融雙促”點位還針對居民所需所困、急難愁盼提供“一對一”專項咨詢,引導居民將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融入日常。居民們紛紛表示:“雙融雙促”聯系點,讓立法走進尋常百姓家,是一個集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監督執法、促進守法、宣傳普法的“一站式”便民點。
站點成舞臺,接地氣宣傳深入人心
胡橋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里熱鬧非凡,原來是普法小劇場開演了。戲曲小品《誰是老板》《幫教》《搖號》,趣味十足的獨腳戲《酒駕奇譚》,鑼鼓書《布衣法官》,上海說唱《現代青騎兵——安全e路行》……豐富多彩的節目把法律知識送進群眾心中。
在這個“雙融雙促”聯系點里,原本枯燥深奧的法條變成一場場活靈活現的演出、故事會,實現了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法治宣傳更接地氣。老百姓在會心一笑的同時,法治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演出沒多久就結束了,但是我學到的法律知識會一直記在心里。”現場觀眾說的,也正是鎮人大希望達到的效果。普法宣傳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僅靠工作人員進行宣講力量有限。通過讓群眾切身參與法律宣傳,從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傳播者,普法宣傳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