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1日,閔行區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主任會議通過了《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打造“人民城市議事廳”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此之前,一場將“人民城市議事廳”具象化的活動令閔行人都為之振奮。
盛大的現場討論
1月29日,閔行區人大常委會與閔行區政協聯合舉辦了一場“人民城市議事廳,基層治理大討論”的活動,現場300多位市民齊聚一堂圍繞閔行文化公園是否24小時開放開展討論、建言獻策。31天過去了,大討論活動上產生的各方意見建議經流轉被相關部門梳理采納,文化公園的圍墻自3月1日起已經分時段、分區域被逐步打開;又一個31天過去了,自4月1日起,公園正式實行24小時開放(僅公園環湖區域不實行延時開放)。
公園圍墻的打開,展示的是“城市綠洲”的萬千風貌,老百姓“心墻”的打開,激活的是自治共治的思維理念。公眾通過議事廳平臺直接參與民生話題的討論,暢所欲言、群策群力,恰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
精心的謀劃部署
為了更廣泛地傾聽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在廣泛調研,全面總結的基礎上,《方案》明確自2024年起,“人民城市議事廳”議事活動將每季度舉辦一場,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城市治理的重點工作,結合常委會年度重點議題,在廣泛征求“一府一委兩院”相關部門,各鎮人大,街道、莘莊工業區人大工委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選取切口小、關聯廣、針對性強、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治理事項提出議事項目建議。經區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統籌匯總后,形成區人大常委會“人民城市議事廳”議事活動安排,經區人大常委會領導同意后實施。
議事活動的主體包括人大代表、群眾代表、有關專家學者等,如涉及政府公共服務事項的議事內容,還將邀請“一府一委兩院”相關部門、鎮、街道、莘莊工業區的負責同志共同參與。閔行區人大常委會首創的“碼上約代表”數字平臺也將在活動中發揮作用,為同步線上議事創造條件。會前策劃發布“二維碼”,實現場內場外互動,最大范圍聚民意、匯民智。
不懈的跟蹤監督
討論有了結果并不意味著事件到此結束,“人民城市議事廳”更將作用體現在議事成果的運用上。議事活動結束后,區人大相關專工委將梳理匯總活動中形成的意見建議,提交相關部門參考,通過建立重點問題協同解決機制,對議事討論中的焦點、難點問題加強溝通協調,并通過跟蹤監督、調研視察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吸納民意、改進工作,切實建立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共同體。同時,一些高質量的建議將由人大代表結合自身履職,通過深入調研轉化為代表議案或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閔行各鎮、街道、莘莊工業區也將依托各自的空間載體,開展“人民城市議事廳”活動,努力構建閔行人民城市議事廳全矩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