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 年3月中旬,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人大同志在閔行大零號灣匯聚一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總結2023年度協同工作,討論2024年度協同計劃。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市、區、縣人大工作協同協作機制建立于2023年6月,由上海市閔行區人大牽頭,長寧區、嘉定區、松江區、金山區,江蘇蘇州市昆山市、太倉市、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浙江嘉興市平湖市、南湖區、海鹽縣、海寧市共13個市、區、縣人大共同組成,目的是發揮人大職能作用,齊心協力打造“助推平臺、協同平臺、交流平臺”,助力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發展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大科創,擔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勁引擎。
富有活力的虹橋樞紐人大協同
去年,樞紐人大把營商環境監督作為協作的首項任務,支持各成員單位創新監督形式、力爭最大成效。一是作決議:上海松江人大以“準立法”方式,把參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地區上下一體遵循的共同責任;浙江海寧人大作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相關決議,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跟蹤監督決議落實。二是找幫手:江蘇昆山人大深化人大與紀委“聯督聯促” “代表之約”等監督機制,督促政府轉變職能;上海閔行人大組織代表逐個聽取15家政府部門實施法律情況匯報;江蘇太倉人大組織代表為企業紓困聚才匯智。三是深調研:上海嘉定人大組織代表對北虹橋區域營商環境開展專題調研;江蘇相城人大深入開展代表評營商、代表助民企、專題詢問工作;浙江平湖人大聚焦法治保障、助企服務、提振預期強化監督調研。四是建指數:浙江南湖人大監督推動提升企業“滿意指數”、城市“形象指數”、工作“出彩指數”;浙江海鹽人大監督推動“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相關指數躍升全省第一。
總結去年工作,樞紐人大深感協同機制建設的重要性。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地域布局特殊,由“一個核心區域”和南北“兩個拓展帶”組成;成員單位特殊,有直轄市的區、地級市的區,還有縣級市、縣和工業園區。為確保13個成員單位擰成一股繩,設在閔行人大的秘書處強化四項協同制度:年度聯席會議制度、年度專題交流會議制度、秘書處季度例會制度和信息簡報制度,有力促進了樞紐人大凝聚思想共識、踩準工作節拍,發揮人大協同在國家戰略實施中的重要作用。
充滿希望的虹橋樞紐人大協同
會議反映的情況令人欣喜:海寧市推出《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帶建設實施方案》、南湖區制定《強力推進開放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帶中心城區的意見》、平湖市開展《以功能區為牽引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課題研究,說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對江浙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家認為:樞紐人大協同前景廣闊,必須緊緊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道路交通、生態保護、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發揮職能作用,當好宏偉藍圖轉為“施工圖”的重要推動者。
與會同志提出了未來重點合作領域:一是文旅聯手。詩和遠方已成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去年相城與錫山打造“心上江南,相錫美好”系列活動,在推動非遺、研學、巡演、旅游合作方面取得很好效果,為此建議人大聯手推動優質文旅資源合作開發。二是創新協同。蘇州工業園區是虹橋樞紐內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園區人大表示依托中新合作平臺,希望在要素自由流動、制度型開放和營商環境提升等方面,加強與上海虹橋核心區合作,共同向國家爭取提升能級的政策措施。三是產業合作。海鹽有著秦山核電基地的獨特優勢,正在打造醫用同位素產業示范基地,可用于癌癥的靶向治療。海鹽人大愿意搭建平臺,加強與樞紐地區研發機構、大學、醫院合作,開展從核藥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全面合作。四是跨省通辦。平湖已與上海閔行、寶山、松江實現一手房登記“平湖買、上海辦”,他們希望通過人大監督,在更多公共事務領域實現“跨省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