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14日下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高院)召開數字法院建設推進會,市高院院長賈宇出席會議并講話。這是去年以來上海法院召開的第四次數字法院建設推進會,也是今年的首次推進會。此次推進會在全國兩會后的重要節點召開,圍繞“推進如何?如何進一步推進?”的實戰實效命題,釋放出“深化建設、突出運用、注重推廣、強化統籌”的最新信號。
推進會現場,市高院數字法院建設專班職能部門圍繞各個板塊著重匯報了最新進展情況,立案、刑事審判、民事審判、知識產權審判、執行、審判監督等6個業務部門分別進行交流發言。除了談問題、談成效,市高院讓各業務條線作現場匯報,也表明了在做好從“單點式”應用場景邁向“集成式”復雜大場景研發的后半篇文章中,“高中院各業務部門要切實承擔起條線示范引領、監督指導的責任,進一步強化指導、深度參與,做深做實應用場景的研發建設、分析論證和質量把關,自上而下有力推進。”會議為102項應用場景設計的所在法院頒發了上海數字法院“內部監管”和“社會治理”應用場景認證證書。
目前,上海法院已對全市300多萬份裁判文書和電子卷宗進行了數據化解構,喚醒了海量的“沉睡”數據,形成7.8億個直接可用的數據點。在全市三級法院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法院申報應用場景近4000個,建立模型近1000個,推廣應用300多個,嵌入系統近200個。同時,上海法院積極參與數字治理,深入分析司法數據背后存在的社會治理問題,形成新能源產業發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大數據分析報告16份,有效推動相關問題解決。此外,上海法院主動對接市大數據中心,根據司法辦案和審判監督的需求,線上實時申請使用公共數據,全市企業注銷、職工參保、車輛信息等140余類數據已實現外部數據的共享共用。
通過激活司法大數據資源,把案件所蘊含的社會信息系統地挖掘出來,可以大力升級司法參與社會治理的手段和成效,從而推動司法職能從“抓末端、治已病”向“抓前端、治未病”延伸。比如,上海法院針對小微企業涉訴以后銀行就不敢放貸的情況,主動與全市9家金融機構建立了“涉訴信息澄清機制”,促進企業融資信用評級提升,還以此推動新修訂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增設了“中小企業涉訴信息澄清機制”的條款。
當前,上海數字法院建設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如何充分“借智”,推動數字法院建設更加“深入淺出”?此次推進會還邀請了部分合作院校領導和媒體界人士參加,這表明,上海法院將通過進一步深化與院校、媒體的合作互動,推動數字法院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全景展現建設成效。
在認真聽取當前推進情況后,賈宇談到了一年來深入推進數字法院建設的初步成果,也指出當前在數字理念、場景研發、運用效果上仍存在的癥結。對下一步數字法院建設的著力方向,賈宇從“建、用、推、統”四個關鍵詞出發提出意見:一是發揮“建”的創造性,加快建設高質量應用場景,持續優化要素式、改發點場景建設,推動小場景“串聯合并”為大場景,推動各個板塊協調發展;二是體現“用”的實效性,著力提升場景運用成效,加強應用場景全過程質量把關、應用場景效果閉環管理;三是突出“推”的能動性,加大推廣宣傳研究力度;四是注重“統”的指引性,壓茬推進數字法院建設,把數字法院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集中智慧和力量,共同推進數字法院建設向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