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園



“大風一起不見家,朝為莊園夕為沙?!鼻嗪J『D喜刈遄灾沃莨埠涂h怡卜恰鎮靠近德吉灘,曾是一片飽受黃沙侵擾之地,漫天沙塵嚴重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2020年,隨著中國太保集團啟動三江源生態公益林建設,上海建工園林集團積極投身高原造林,陸續承接了三江源生態公益林一至三期的設計、種植和養護工作。歷時3年建設,如今站在怡卜恰鎮祥和塔上舉目遠眺,青海云杉相連、祁連圓柏正勁,河北楊、塔青楊疊翠,還有山杏、丁香、榆葉梅、烏柳郁郁蔥蔥,充滿生機,昔日的戈壁荒灘已變為森林公園,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一處生動實踐。
因地制宜科學研判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怡卜恰鎮,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于農牧交錯區,自然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較差,生態承載力低,生態狀況與區域的發展定位極不匹配,區域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
2020年4月,當一期項目進場的時候,當地居民告訴項目團隊:“從我讀小學初中開始,這片區域年年都有植樹活動,種了40多年了,就是種不活,德吉灘上的苗木一直沒有成林?!碑敃r很多居民都有一樣的看法,對公益林項目并不看好。
隨著生態公益林項目的啟動,上海園林集團快速響應,組建專業團隊,發揚“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的新青海精神,開展深入調研,充分考慮建設區自然地理特征、水資源、土壤、植被等資源環境條件,進行統一規劃,科學布局,確定區域建設重點。
通過充分研判,項目團隊確定了從土、肥、苗、水4個方面,一體推進提升種植成活率的方案。使用硫酸亞鐵有針對性地改良土壤堿性大的問題,采取綜合配套施肥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層薄問題。甄選優質健康苗木,加大土球尺寸,縮短運輸過程,確保苗木從起挖到種植不超過24小時,來保障存活率。建設下凹式蓄水池用于灌溉,把控澆水時間并標記灌溉日期,避免重復灌溉和遺漏。一系列技術“組合拳”實施之下,第一年,一期項目千畝生態公益林內栽植的近5萬株苗木,經過高溫的考驗后,成活率達95%以上,為后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三年來,通過前后三期的建設,高原地區新造林1000畝、實施區域內造林及景觀提升面積1054.64畝,實施低效林區提升65.26畝,共栽植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新疆楊、河北楊、山杏、檉柳、烏柳、丁香、榆葉梅等各類苗木12萬余株,整體成活率達96%,顯著擴大林地面積,增強涵養水源能力,提高現有林草植被覆蓋度,使林相結構不合理的疏林地、低質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得到綜合提升,加強森林生態保育和修復,提升林地生態效能,形成了三江源地區綠色生態景觀屏障,同時也形成了海南州州府、共和縣府所在地城市景觀防護林。生態公益林項目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建立綠色屏障,創造了一個在青海高原戈壁荒灘地區植樹造林的綠色奇跡。
生態扶貧技術助農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共和縣恰卜恰鎮索爾加村便堅持植樹造林。但由于共和縣平均海拔3200米,每年進入9月,日常溫度便下降至1℃-15℃,嚴寒、缺水、大風,客觀上決定了當地不利于植物生長。同時,過往造林樹種選擇單一,苗木存活率低,雖然長期堅持植樹,卻始終無法改變環境現狀,啟動綠色經濟發展引擎。
客觀環境的無奈,使共和縣恰卜恰鎮索爾加村成為了當地的貧困村。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村中很多貧困家庭收入再次下降,本不寬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牽頭下,隨著三江源生態公益林項目的啟動,園林集團項目團隊及時與索爾加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開始向村民們傳授園林苗木種植、養護技能,并優先招錄受訓村民加入施工隊伍。據統計,到2021年初,項目所在的沙珠玉地區沙漠化土地面積占比已降至12.3%,三分之二貧困村民加入施工及養護隊伍,8戶村民順利摘帽脫貧,平均每戶實現增收12000元。2021年4月,公益林二期項目啟動,又為共和縣恰卜恰鎮附近村莊200余人解決了就業問題。三江源生態公益林的順利推進,正在逐步改善著當地自然環境,也成功點燃了綠色經濟發展引擎。
拓展提升全面服務
艱難的自然環境不僅沒有擊退前進的建工園林人,反而更激發出“常懷利他之心、提升服務能力、源自內心自覺”的服務商文化精神。在建設過程中,園林集團項目團隊根據實時情況,不斷動態調整總體設計與技術方案,積極推廣和實踐節水型綠化,采用自然式和規則式相結合的配置模式,按照塊狀混交方式,選用適生鄉土樹種,兼顧觀賞樹種,營建疏密變化、層次鮮明、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的景觀綠地。公益林建設至今,最高的楊樹已經成長至5米左右,種植覆蓋面較高的云杉成長高度已達3米左右,高原“森林”生機盎然,整個區域的景觀環境得到不斷提升,清新整潔、生態健全、風景優美的城市面貌正在逐步形成。
如今,前后三期生態公益林相連成片,在構建穩定林帶生態系統的同時,實現與城市中心城區生態空間的互連互通,為恰卜恰鎮城鎮居民提供了一處集休憩、娛樂、郊游、運動健身、觀景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空間。圍繞著祥和塔,從以前的戈壁荒灘到現在的林木蔥郁,德吉灘蛻變為高原綠洲“幸福灘”,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參觀,成為海南藏族自治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海南州林草局高度肯定園林集團行業領先的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為感謝園林集團對當地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貢獻,向園林集團贈送錦旗:“青翠綻放蓬勃生機,政企共建美麗家園?!?/p>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鼻嗪H瓷鷳B公益林不僅是改善當地人居生態的綠色魔法,更是助力“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的綠色經濟引擎。園林集團將始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彰顯上海國有企業的責任心與愛心,以更全面的能力、更好的服務,向更多國家和地區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上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