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聚焦于紅色題材影視作品在文化傳播中的關鍵角色和影響。通過對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的角色定位、文化符號與意義解析、意識形態傳播與話語權掌握,以及文化認同與價值觀傳播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旨在探討這些影視作品在傳播歷史、傳承文化、塑造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通過對影視作品背后的文化傳播策略的解析,為理解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的文化傳播現象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洞察。
【關鍵詞】紅色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傳播;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3—065—03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的媒介,在中國文化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這些影視作品通過表現革命歷史、英雄人物,傳遞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方式,對觀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交融的時代背景下,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的文化傳播不僅涉及著歷史與現實,還涵蓋了意識形態、情感共鳴、文化認同等多個層面。通過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紅色題材影視作品在當代社會中的文化傳播現象,以及它們對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塑造與影響。
一、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的角色定位
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是歷史記憶的呈現者,又是價值觀傳承的承載者,同時還在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一)歷史記憶的呈現者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通過精心構建的敘事結構、角色刻畫和歷史背景再現,將革命斗爭、英雄事跡等歷史記憶以生動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影視作品通過場景的還原、細節的描摹,使觀眾仿佛親歷了歷史的重要時刻,讓過去的歷史在當下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通過歷史事件的再現,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情感和人物的堅韌,增強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
(二)價值觀傳承的承載者
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也充當著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承載者。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代表著堅定的信仰和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精神,強調集體主義、奉獻精神等社會主義價值觀。影視作品通過主人公的行為和言論,將這些價值觀融入到情節中,引導觀眾在情感層面認同并思考這些價值觀,促使觀眾積極踐行并傳承這些價值觀。
(三)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通過深刻的人物形象、情感沖突和情節設計,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觀眾與影視作品中的角色產生情感共鳴,感同身受地體驗角色的痛苦、堅韌與拼搏,從而加深對影視作品所呈現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的理解。同時,影視作品還通過刻意營造的文化符號、情感元素和音樂,喚起觀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激發觀眾對紅色主題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
二、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的文化符號與意義解析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的媒介,常常運用豐富的文化符號來傳遞深刻的意義,通過象征和隱喻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符號在影視作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層次和深度,還引導觀眾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價值觀和情感。
(一)紅色象征符號的運用
在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中,紅色象征符號被充分運用,以傳達革命的激情和英雄的精神。紅色旗幟作為紅色文化的代表,經常在影視作品中出現,象征著革命的火熱和希望的未來。紅軍帽作為軍人的標志,不僅代表了英雄軍人的形象,還承載了他們為民族和人民利益英勇斗爭的意義[1]。同時,紅色血液常被運用為隱喻,傳達著英雄們浴血奮戰、不屈不撓的精神,將紅色文化的情感和理念融入到影視作品之中。這些象征符號通過視覺的沖擊力,將觀眾引入革命歷史的情感共鳴之中,使得觀眾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紅色題材的文化含義,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激情和堅韌。
(二)英雄人物的文化符號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經常通過創造鮮明的英雄人物形象,將他們打造成富有文化符號意義的角色。這些英雄人物可以是偉大的領袖,也可以是普通的軍人,他們的形象在影視作品中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代表著革命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堅定信仰、不屈不撓的意志,傳達著集體主義、無私奉獻和英雄主義等文化價值觀。觀眾通過與這些英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感受到紅色文化中的偉大和崇高,從而受到鼓舞,被激勵去追求更高尚的目標。在影視作品中,英雄人物往往被塑造成具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典范。這些英雄人物通過表現出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決心、為國家和民族的榮譽而獻身的精神,傳達了集體主義、奉獻和英雄主義等文化價值觀。他們的形象成為影片中的文化符號,代表著紅色文化的核心內涵。通過情節的展現和角色的行為,影視作品深刻刻畫了英雄人物的成長歷程和內心變化。觀眾通過與這些英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感受到他們的艱辛付出、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對理想的追求。這種情感共鳴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英雄人物所傳達的文化價值,從而對紅色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三)歷史事件與隱喻意義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常在再現歷史事件的同時,巧妙地融入隱喻和象征性的意義。歷史事件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和思考往往超出了字面的描述,通過隱喻的手法,影視作品將歷史事件與當代的情感聯系起來,引發觀眾的共鳴。這種隱喻意義在影視作品中起到豐富情節、深化內涵的作用,讓觀眾在感受歷史的同時,也思考更深刻的意義。隱喻意義的運用使影視作品更具多重解讀的可能性,讓觀眾在情感和思考上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三、影視作品中的意識形態傳播與話語權掌握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不僅是娛樂的載體,也是意識形態傳播和話語權掌握的重要工具。通過影視作品中的敘事手法、角色設定以及情節構建,創造了一種特定的敘事視角和情感體驗,進而影響觀眾對于歷史、社會和價值觀的認知。
(一)意識形態的傳播
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具有顯著的意識形態傳播作用。首先,通過影片的主題和情節安排,影視作品選擇性地強調特定的價值觀、信仰和觀點,從而在觀眾中樹立起獨特的意識形態基調。例如,影片可能聚焦于英雄人物的奮斗歷程,強調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信仰。其次,影視作品通過創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將這些意識形態內涵體現在角色的言行中。正面人物通常展現出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他們的行為與思想緊密契合紅色題材所傳遞的意識形態。負面人物則可能代表相反的價值觀,以突出正面價值觀的正確性。觀眾通過與這些人物的情感共鳴,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影片所傳遞的意識形態。此外,影視作品中的對話與思想碰撞也是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方式。通過人物之間的爭論和辯論,觀眾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觀點和立場,從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價值觀產生影響[2]。總體而言,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通過主題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以及對話展示等手法,扮演著傳遞意識形態的關鍵角色。這種傳播方式通過情感和認知的雙重影響,深刻塑造了觀眾對社會、人生和價值觀的認知和理解。
(二)話語權的掌握
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扮演著掌握話語權的關鍵角色。制片方、導演、編劇等創作者決定了影片的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和對話內容,從而直接影響作品所傳遞的信息和觀點。這種創作者對話語權的掌握使他們能夠以主動的方式引導觀眾的認知和情感體驗,進而塑造觀眾對紅色題材的認知和情感態度。
一方面,創作者通過影視作品的敘事安排,精心選擇和安排故事情節,以達到特定的傳播目的。他們可能選擇突出特定歷史事件或人物成就,從而突顯紅色題材的核心價值和文化內涵。例如,創作者可以選擇呈現英雄人物的奮斗歷程,通過情節的鋪陳和發展,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這種敘事選擇使創作者能夠集中精力展示紅色文化的重要特征,從而在影片中主動掌握話語權,影響觀眾對紅色題材的認知。
另一方面,創作者通過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對話內容的設置,塑造了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和觀點,從而間接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他們可以通過刻畫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呈現出特定的價值觀。這些角色形象和觀點的設定將觀眾引導到特定的認知角度,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影片所傳遞的信息。創作者還可以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加強特定觀點的闡釋,進一步強化影片所傳遞的意識形態。
此外,創作者通過情感體驗的營造,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從而在情感層面上影響他們的態度和情感。通過音樂、畫面、表演等多種手段,創作者可以營造出情感氛圍,引導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這種情感共鳴使觀眾更易于與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產生情感聯系,從而更加深刻地體驗和接受影片所傳遞的意識形態。
(三)觀眾情感的引導與共鳴
影視作品通過情感共鳴的方式,引導觀眾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聯系,從而影響觀眾對于歷史事件和文化內涵的理解。觀眾會被影片中主人公的情感體驗所觸動,與他們一同經歷挫折、奮斗和勝利。通過這種共鳴,影視作品傳遞出特定的情感態度和認知視角,引導觀眾對于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的情感認同,從而間接影響了觀眾對于紅色文化的態度和理解。
四、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的文化認同與價值觀傳播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不僅在文化認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還通過價值觀傳播塑造觀眾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這些作品通過刻畫人物、情節設定和宣揚的價值觀,引導觀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并傳遞出積極的社會價值觀。
(一)文化認同的強化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通過情節、角色和場景的再現,深刻激發觀眾對于紅色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觀眾通過影片中所呈現的人物命運和歷史事件,與作品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深入感受紅色文化的內涵和情感。影視作品具有將觀眾帶入歷史事件和人物世界的能力,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觀眾能夠親身經歷和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認同。在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中,通過刻畫人物的成長、奮斗和犧牲,觀眾能夠感受到那些普通人所具備的堅韌精神、無私奉獻和為民族和人民利益而斗爭的信念。這些人物命運的反映不僅喚起觀眾對歷史事件的情感共鳴,也將紅色文化的價值觀融入到觀眾的情感體驗中。觀眾在情感上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聯系,將自己置身于歷史的洪流之中,與紅色文化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此外,影視作品通過細致的場景再現,將歷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可以通過影片中的畫面、音樂、服飾等感知紅色文化的氛圍和特點。這些場景的再現不僅加深了觀眾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也使他們更加親近紅色文化,產生了認同感。影視作品所展現的紅色文化元素成為觀眾與歷史事件之間的橋梁,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價值觀的塑造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通過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情節,成功傳遞出積極的社會價值觀。在影片中,主人公往往呈現出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及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決心。這些價值觀通過情節的展現和角色的言行得到充分的表達,從而引導觀眾與這些積極價值觀產生共鳴。影視作品通過情感共鳴和情感傳遞,將觀眾與主人公建立起情感聯系,使他們在情感上接受這些價值觀,從而進一步塑造和影響觀眾的價值觀念。在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中,主人公常常被塑造成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的人物。他們可能是英雄人物、革命烈士,或者普通人中的先進分子。這些主人公通過表現出為人民和國家利益而奮斗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集體主義、奉獻精神和英雄主義等價值觀。觀眾通過與這些主人公產生情感共鳴,感受到這些價值觀的重要性和魅力[3]。影片中主人公的行為和決策成為觀眾思考和行動的榜樣,影響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取向。此外,影視作品通過情節的安排,常常將主人公置于復雜的境遇和抉擇中。觀眾通過主人公的選擇和抉擇,深入體驗價值觀之間的沖突和權衡,從而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念。這種情節的設置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認識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在情感上更加接受影片所傳遞的價值觀。
(三)歷史情感的引發
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通過塑造人物的情感體驗,引發觀眾對歷史事件的情感體驗。觀眾會被影片中人物的堅持、犧牲和拼搏所觸動,從而產生情感共鳴。通過情感共鳴,觀眾更容易與影片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情感聯系,使觀眾在情感上認同紅色文化的情感價值,加深了觀眾對紅色題材的情感認同。
五、結語
綜上所述,紅色題材影視作品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是歷史的見證者,又是價值觀傳承者,同時還在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影視作品,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情感,引導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為社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貢獻。影視作品在紅色題材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將繼續持續,為廣大觀眾傳遞紅色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昊楠.紅色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傳播探討[J].青春歲月,2021(3).
[2]鄭艾倍.紅色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傳播研究[J].文化產業,2020(32).
[3]沈魯,鄭光明.近年“紅色題材”影視作品文化傳播分析[J].電影文學,2016(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西科技學院校級科研(教研)項目“新媒體環境下中國紅色電影傳播研究”(項目編號:23RWYB0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趙娜(1992—),女,漢族,江西高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電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