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梁
河北省定州市的定州塔原坐落于開元寺。該塔是宋真宗時代所修,佛寺更古,李存勖兵臨定州之時就曾暫住于此。開元寺塔,為八角形樓閣建筑,塔身十一級,由內外層銜接,之間以回廊相連,形成塔內藏塔的結構。
五代十國前期形勢局部圖。
這個關于家庭、權力、外敵、殺戮與戰爭的故事,有著俗套的開篇:養子與親子之爭。五代亂世(公元907-960年),統治河北定州的王處直,出身一個富貴之家。祖輩世代經商,又由商入伍,成為雄踞一方的豪強。群雄逐鹿,在夾縫里生存的王處直,自然不乏政治頭腦和手腕。但一塊心病,卻間接要了他的命:人到中年,膝下無子,偌大地盤沒人繼承,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恰在此時,一位自稱精通法術的道士,抱來一個農村孩子,說道:“此子生來非比尋常!”求子心切的王處直并未多想,遂將孩子收為養子,取名王都。說來也巧,不久之后,他就迎來一個親兒子,取名王郁。按照所有爛俗的故事套路,有了親兒子,養子必定遭受冷落和嫌棄。然而,王處直反其道而行之,倒是一貫驕縱心機頗深的養子,甚至不惜代價,鏟除那些忤逆王都的將士。
公元921年,隔壁鎮州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命案,統治者被養子謀殺,數十年基業毀于一把大火,晉王李存勖借機發難,即將大兵壓境。消息傳來,王處直不禁感到一陣心悸,除了唇亡齒寒的焦慮以外,他更擔心自己的定州也會重蹈養子奪權的覆轍。此時的定州,西有晉王李存勖,北有契丹耶律阿保機,可謂強敵在側、朝不保夕。兩個兒子羽翼漸豐,各懷心思,養子王都押寶李存勖,親子王郁押寶耶律阿保機?;蛟S是不愿家族地盤旁落外人之手,也或許是發現養子王都搞小動作陰謀架空自己,王處直終于坐不住了,招來親子王郁,讓他逃亡契丹,游說耶律阿保機搬救兵。
王郁繼承其父氣質,有些縱橫捭闔的手段。見到耶律阿保機后,他沒有急于求救,反而講起鄰居鎮州的好處:黃金玉帛堆積如山,綾羅綢緞鋪滿宮殿,燕趙之地美女如云,簡直是人間仙境。隨即,他話鋒一轉,對契丹人曉以利害:“如今晉王大軍將至,您原本唾手可得的財寶,要被李存勖搶走,怎么能無動于衷呢?”王郁這招以鄰為壑,確實是個損招,既勾起契丹人的貪欲,又想讓定州避開戰火。
只是機關算盡,這一仗的主戰場最終還是落在自家地盤。耶律阿保機當即動心,下令發兵南下。一向精明沉穩的述律皇后趕忙勸阻,但財迷心竅的耶律阿保機聽不進良言,執意動身,還將王郁收為養子,王家的親兒子也成了別家的干兒子。自此,這一場大戲的重心,就由家庭內斗轉為戰地風云,主角也由王氏父子變成李存勖與耶律阿保機。
由于定州之戰在史籍之中留下諸多名場面,數年前途經定州,特意追尋古人足跡,可惜相隔千年,所剩無幾。大部分旅游指南都會提及“河北四寶”: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其中,定州塔坐落于開元寺,古塔是宋真宗時代所修,佛寺更古,李存勖兵臨定州之時就曾暫住于此。當年晉國與契丹交鋒的前線,正是從定州穿流而過的沙河。但是,千年之前的定州之戰時逢枯水期,因此河中露出許多小塊土地。對李存勖而言,與耶律阿保機狹路相逢,既期待又憂慮。但當耶律阿保機以王郁為先導、令太子耶律倍為統帥,舉傾國之兵南下的時候,李存勖還是慌了神。迎敵還是撤退,成了問題。
公元928年的三月,晉王大軍面臨北有契丹壓境,兩軍相距不足百里;南有后梁窺伺,隨時襲擾后方的處境。有人提議,不如避其鋒芒,退回太行山井陘關以西,固守晉國故地,以待卷土重來??胺Q李存勖左膀右臂的名將郭崇韜卻持不同見解:“契丹人南下,不為攻城略地,不過是趁火打劫、搶奪財物罷了。晉王親臨前線,我軍士氣正盛,只要挫敗敵軍先鋒,契丹人必定會知難而退?!蓖瑸闀x國名將的李嗣昭也進言道:“強敵在前,不可輕退,一旦軍心擾動,后果不堪設想!”
兩位股肱之臣打了強心劑,舉棋不定的李存勖終于回想起偶像李世民的英雄氣概。當年突厥入侵,兵鋒直指渭北,唐高祖李淵優柔寡斷,動了放棄都城長安的念頭,謀劃遷都避敵。李世民義正詞嚴勸說:帝王上膺天命,豈能移都避寇?有了前人榜樣,李存勖堅定說道:“霸王舉事,自有天道,契丹其如我何!阿保機生長邊地,豈有退避之理,吾何面視蒼生哉?爾曹但駕馬同行,看吾破敵!”這一番話畫面感很強,像極了一出大戲的臺詞。
河北省的唐河、沙河均為大清河水系,屬海河流域,位于永定河以南,子牙河以北,由恒山南麓和太行山東麓的諸多河流匯集而成。圖片來源:《定州日報》
豪言壯語過后,兩支大軍短兵相接,卻上演了更為戲劇性的一幕。瞧見契丹大軍列陣,晉軍將士大驚失色,竟不斷有士兵臨陣脫逃,即便有些逃兵被捉住后在陣前被斬首示眾,仍然遏制不住頹勢。而在另一邊,契丹人望見晉軍,居然也驚懼不已,陣型不停后退。古今戰場上,雙方不約而同怯戰,算得上一大奇觀了。關鍵時刻,李存勖下令擊鼓猛進,狹路相逢勇者勝,本已膽怯的契丹人調轉馬頭,且戰且退。到了沙河沿岸,水寬橋窄,河面結了一層薄冰,敗兵競相過橋,擠作一團,晉軍趁勢掩殺,首戰告捷,還在亂軍之中俘虜了耶律阿保機的第四子。
如今登上堅固而寬闊的石橋,難以想見契丹人的狼狽。在晴朗的日子里,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是定州的主要地理特征。耶律阿保機畢竟久經沙場,不會被輕易擊潰。他安營扎寨,利用平原地形,借契丹騎兵扭轉戰局。揚眉吐氣的李存勖很快犯下輕敵冒進的大錯,僅率一千余親兵,孤軍深入,追擊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殺了一個回馬槍,派出五千大軍,將晉王重重圍困。
契丹騎兵作戰,也有高明陣法,按照東南西北分編,四面合圍,每面又拆出幾隊人馬,輪番沖擊。李存勖的親兵來頭不小,許多人收編自后梁的銀槍效節都(后梁時期魏博節度使楊師厚的私人護衛部隊,被譽為五代時期最有戰斗力的軍隊),此前幾戰屢立奇功。但面對兇悍的契丹騎兵,他們也只能勉強保護李存勖周全,四次突圍都無功而返。眼見形勢危急,李嗣昭率三百精兵猛攻契丹人側翼,才讓李存勖抓住破綻,僥幸逃脫出來。天色向晚,雙方各自占不到便宜,方才鳴金收兵。
激戰兩場,耶律阿保機見識到李存勖的勇猛,恰逢寒流南下,定州天降大雪,積雪深達五尺。契丹人行軍,向來輕裝上陣,不帶太多輜重。平原積雪,泥濘不堪,騎兵無從施展,耶律阿保機只得班師北歸。臨走前,他回望白雪皚皚的華北平原,以手指天,長嘆一聲:“天未令我到此!”李存勖見契丹人撤退,率軍追擊,發現人去營空,但營寨之中鋪地的草墊,收拾得方正整齊、分毫不亂,可見軍紀之嚴明、進退之從容。目見于此,李存勖有些后怕,自己面對的敵人絕不可小覷,定州之戰獲勝,晉軍是殊死一搏,契丹人則戰意不足,它日戰地重逢,勝負猶未可知。于是,晉王也發出一聲長嘆:“蕃人法令如是,豈中國所及!”英雄惜英雄,為這場戰地大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然,心有不甘的李存勖加了點戲,趁著夜色派出二百輕騎,追擊耶律阿保機,再探對方虛實。結果,撤退中的契丹人警惕性很高,偵察到追兵足跡,反設下埋伏,輕松殲滅來敵,二百人之中只有兩人逃出生天,這才讓李存勖徹底死心。
定州文廟于唐大中末年(約857—858年)開始修建,916年北平王、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對定州文廟進行了擴修,隨后經過歷朝歷代的改建、擴修直至今日。
定州之戰后兩年,連克后梁與契丹的李存勖,信心膨脹,脫掉尊奉李唐的外衣,自己爬上皇帝寶座。就在此前后,左膀右臂李嗣昭與郭崇韜,一個死于河北戰場,一個含冤枉死,李存勖從巔峰飛速滑落,正如歐陽修那段冷峻諷刺的評語:“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倍砂⒈C南下窺探一番后,則被漢地的富足吸引,漸生吞并天下之志,河北再無寧日。
當然,定州之戰起因的兩個倒霉兒子。養子王都,在定州之戰后跟李存勖結為兒女親家。有了靠山后,他暴露狼子野心,養父王處直被他囚禁起來,王氏一族慘遭屠戮。而王處直的親兒子、契丹人的養子王郁,只能流亡在外。耶律阿保機死后,他擔心失去立錐之地,趕忙跑到述律皇后身邊,表示愿意終身侍奉這位“養母”。述律皇后為之動容,說道:“漢人之中,唯有王郎最忠孝!”養子受寵仍舊造反,親子孝敬契丹爹娘,定州之戰在始終如一的戲劇性里落下帷幕。
(責編:南名俊岳)
河北省定州市素有“冀中糧倉”美譽,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在此筑城,戰國中山、漢中山、后燕三次定都。定州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距北京180公里、天津200公里。
李存勖之父李克用,曾與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日后卻遭兄弟背刺,反目成仇。彌留之際,李克用將領地托付給親兒子李存勖,一同遞來的還有三支箭,分別代表后梁朱溫、燕國劉仁恭與契丹耶律阿保機,三人皆是一生之敵。李存勖接過三支箭,發誓有朝一日將會掃平三大仇敵。這個故事強調的是父子間的信任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