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要:在園林綠化生態景觀植物配置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所在地的實際特點合理搭配位置和形態,將植物融合在景觀的山、水中,保證發揮植物配置,確保景觀的美觀性。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區域實際,在闡述紀念性景觀園林工程以及植物配置意義的基礎上,營造環境氛圍,按照自然生態景觀植物配置的原則進行分析,然后對園林綠色生態植物景觀配置的要點進行探討。以切實有效的項目管理辦法來實現園林景觀的高質量建設。
關鍵詞:園林工程;項目管理;植物配置;養護技術;應用
紀念園林綠化涉及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植物適應性等等,且結構比較復雜,因此,需要科學合理地配置,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地保障紀念園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持續及有紀念意義,使生態園林的建設持續推進。
1 園林景觀工程施工特點
1.1 管理工作全面
桂林市全州湘江戰役紀念園園區的園林景觀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綜合性且需要結合當地的地容地貌作為特點的一項工作,需要擁有一定的大局意識和宏觀思維。在正式施工前,多次實地走訪古嶺頭并考察了當地的人文地貌以特有的石陣石林作為參考。很多相關配套的準備工作要求精細、準確,并明確所采用的設計理念和設計要求。施工時,仔細認真核對施工設計圖紙,及時核對、準備施工材料、安排培訓施工人員,既要保證質量,又要具有相應的數量,確保現場的施工有序運行,每個環節和每個步驟都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把關和審核,實現管理工作的全覆蓋。
1.2 結合園區環境因地制宜
紀念園園區以自然環境作為依據和基礎,體現出“自然簡樸,不大興土木”的特點。以“百年初心歷久彌堅”自我鞭策,以“恰是百年風華”自我激勵;用汗水澆灌姹紫嫣紅,用心血鐫刻那一串串閃耀的名字,紀念園園區體現了無數先烈用血色和血性鑄就的壯麗人生風景,以“一草一木一豐碑、一山一石一忠魂”為準則。在明確保護自然狀態下的戰場遺址和保持現狀的自然生態規劃,實現了既有原來的環境保障,又有新的園林景觀的呈現,還將具有緬懷意義的紀念場景與山林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肅穆的紀念性景觀。
2 園林景觀建設工程實踐
2.1 質量控制管理
2.1.1 技術人員保障
人員可以保證工作質量的嚴格的把關和檢驗,要通過專門的園林工作培訓,接受過正規的教育。選用有責任心,會科學方法的人員擔任此項工作。
2.1.2 嚴格把控工程中材料質量
材料質量嚴格的把關和檢驗是工程質量是否經得起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是材料的采購,還是材料使用和認證,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和大意。材料絕對不能以次充好,選擇高質量材料運用到工程建設中。
2.1.3 苗木品質和栽培時間嚴格把關
綠化在園林景觀中須達到一定的客觀要求,如果綠化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拖了后腿,那么,整體的建設項目就會出現“殘缺”。因此,園林的工作人員在設計和施工期間要考慮綠化的作用、價值和地位,并且利用一定的時間學習相關的苗木栽培知識,知曉不同的成長環境中哪種苗木的成活率更高,更能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1]。
2.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可謂是園林景觀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中的“主責主業”了,并且安全管理也是一個工程施工項目是否成功的“試金石”。在現實中時常發生許多因安全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因此,要確保安全管理和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就要從管理層和安全員等各個步驟入手,重視安全員的配備和培養,定期進行安全監測,絕對不能搞形式主義和表面工程,要確切落實落細各項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標準,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和材料及時進行清理,將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同時,開展相關安全管理方面的演練,讓每個人都能引起高度重視。
2.3 進度管理
對于園林景觀工程而言,進度的管理體現出了整體的設計水平和施工人員的素質能力。而進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完成程度,是計劃和規劃的履行情況。通過進度管理可以對園林景觀的工程進行科學精準地把握,還可以明確地知曉哪些是已經完成的,哪些是待完成的。可以利用當下流行的技術手段作為重要的支撐,將運用的工序進行優化和完善,用網絡來實現進度管理的動態調整,再全方位、多角度地實施監測,這樣優勢的地方就繼續發揚,短板的地方也能及時彌補。其次,要進行合理的組織分配。在施工開始后,要組織施工人員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計劃好的任務和既定目標,每到一個時間節點都要檢查進度是否達到要求,更是要有效組織好每個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能完成自身的任務。最后,在施工的全過程中,要全面地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隱患,根據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隱患在進度管理中加以特殊的說明和提示,這樣就能保證施工進度總體趨勢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
3 園林綠色生態景觀配置原則
3.1 紀念園主題原則
所謂主題原則,就是結合相應園林景觀設計應嚴格要求遵照既定的項目主題進行,例如,全州湘江戰役紀念園通過營造靜默廣場、憑吊廣場、連心樹廣場、紀念石陣等各個場景寄托紀念哀思,升華紀念情感,以最大的程度打造出公園式和紀念式復合的景境。
3.2 整體優化原則
對于紀念園的植物配置來說,應嚴格遵守特定的自然規律,同時,契合紀念園歷史文化特征,并以具體的配置來最大程度地保障紀念園的特色和價值觀念[2]。但也應保證綠化植物配置的多樣化和科學性,如此推進的綠化建設才能更好地與紀念園的整體建設協調統一起來。
3.3 適宜原則
對于適宜原則,具體來說應該達到兩個方面的要求,其一,應適地適樹,其二,應與區域環境的適宜和協調。對于適地適樹方面,應具體進行植物配置實務,要落實好區域氣候以及突變等自然環境的精細勘察,在此條件下進行科學的植物選擇,以高效地推進植物的配置工作。對于區域環境的適宜方面,則應對植物形體和線條以及色彩等自然特性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為相關部署與區域環境的協調提供保障,如此所達到的視覺體驗和美觀性才會更為理想。
3.4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在植物配置過程中,應該依據生態學原理,以自然環境為出發點,在對各種植物的生態學及生物學特性予以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然后對其進行科學搭配,合理布局。使得各種植物和諧共存,各個群落在生長過程中能夠穩定發展,能有效地協調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更能有效地保證在建設過程中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3]。
4 園林綠化生態景觀植物配置要點
4.1 合理的配置
對于植物搭配來說,相應的配置應以生態性和節約性為原則,通過各個場景進行植物搭配而達到寄托紀念哀思,正如紀念園中不同的植物都體現出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其中,在紀念園園區中松、竹、蘭、梅等這類植物象征著紅軍英烈堅韌不屈、不畏艱難的高貴品質;羅漢松,柏樹則烘托出了紀念園的莊嚴肅穆的氛圍;紫薇、紅楓則象征著生命的熱烈,正是有了這些植物的搭配,才更好地升華了紀念園的情感。以本地樹種為主提出了相應配置中的節約性原則,這樣為后續的養護管理提供了便利。能有效地規避因遷種和遷移等造成的損耗,同時,還應忌選那些有飛絮等同類型的植物,這樣才能為景觀布置的科學與美觀提供切實的保障。
4.2 保證多樣化植物種類
園林植物因有著多樣化的特征,因此,植物構造出的景象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由于各類植物在形態和特性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層次感和色彩也有著各自的特點。例如,有鳥語花香,也有自然生態道德美感,這樣帶給人們的觀賞體驗會更為理想。正是有了多樣化的特性,園林景物進行布置時才可將不同類型的鳥類和植被引入進來,從而相應的生態群落的建設也會更為科學合理。
4.3 根據季節變化、合理選擇植物
眾所周知,植物大多生長于春夏兩個季節,而一到秋冬季節,植物就會凋零和枯萎。想要植物更好地應用于紀念園建設中,就應當做好季節方面的防控和部署。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切實地保障秋冬季節綠化建設的穩定與高效,相關部門在進行植物選擇的過程中務必要保證季節的適宜性。例如,寒冷的冬季,櫻花、銀杉等植物會進入休眠期,相應的植物配置的美觀性和生態性也會降低。因此應加強櫻花、銀杉等植物的科學搭配,用植物群落的高效應用來提供切實的保障[4]。根據季節變化的情況,對于植物的種類以及應用方式進行綜合選擇,能夠將植物的生長規律提升,這樣能保證植物劃分具備一定的層次感。
4.4 觀花和觀葉植物搭配組合
將艷麗的花朵與綠葉兩種要素相結合能很好地達到科學的配置效果,為紀念園區的景觀提供生態效益。同時配置一些顏色深淺不同的植物,如此一來所達到的色彩效果和層次感也會更為突出。另外,還可通過草坪和樟樹等的合理性配置,來形成科學化的色彩效果,以達到更為理想的觀賞意境。
5 園林養護精細化管理對園林景觀的實際影響
5.1 土壤養護方面
園區內部景觀植物的生長過程,土壤是最基礎的物質支撐,做好土壤養護管理對保障植物生長狀態具有積極影響。由于園區內的植物類型不同,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就會有很大的差異。體現在土壤的養分含量、微生物含量等方面,當然也還包括了酸堿度、濕度等條件要求。所以這樣就需要對每個區域土壤營養成分進行精細分析后引入適宜的植物類型,如此能更好地保障植物的存活率。在精細化管理階段,則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松土,科學的松土能夠使土壤的透氣性提升,更有效地將土壤內部的病菌等去除,從而改善土壤條件,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植物生長需求;二是施肥,植物生長過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成分,僅僅依靠土壤中的養分是無法滿足植物的營養需求的。對此,要先對土壤中的營養含量進行科學檢測,依據精準的檢測結果進行施肥,選擇正確的肥料種類及用法用量,來提高施肥管理的有效性;三是移土栽培,一些園林植物對土壤條件的要求較為苛刻。而園林內部的土壤環境很難滿足其生長需求,可以通過移土栽培的方式將適合植物生長條件的土壤引進,這樣就能夠滿足植物生長需求。在選擇土壤的類型時,應綜合分析土壤營養條件、種植氣候環境等因素,這樣才能保證植物正常生長。將多種方法舉措綜合應用,為植物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使景觀的整體美觀性和生態性得到提高[5]。
5.2 園林病蟲害防治
在園內養護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病蟲害問題的治療和預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現場管理人員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的管理原則,對不同植物類型的病蟲害問題進行全面防治。將園林環境及安全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內,有計劃、有組織地展開病蟲害防治工作。具體工作步驟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首先,定期觀察植物的生長態勢,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植物是否存在病蟲害問題。根據具體的疾病類型采取對應的防治措施,避免植物病蟲害問題進一步擴散;其次,保證使用農藥類型及用量的科學性,根據病蟲害程度來確定農藥劑量,不得憑借個人主觀意識隨意使用農藥消殺蟲害,及其給植物造成二次傷害;最后,及時清理園林綠色區域的建筑垃圾,及時遏制隨意傾倒垃圾和一些亂排水的現象,從而維護園林景觀內部環境。在秋冬季節應及時修剪植物的枝葉,消除病蟲害繁衍環境,為植物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環境。
5.3 園林植物修剪方面
通常植物的長勢是比較隨意的,而定期修剪植物枝干、葉子就有助于提高植物整體的美觀性。在進行修剪前,要全面考慮植物景觀的整體造型以及每個植物的各自造型,然后經由專業人員進行修剪,讓修剪效果達到理想。這樣植物在不同顏色及造型的搭配下會更具有層次性和觀賞價值,同時也能提升植物的藝術美感。如果修剪和搭配方法不科學、缺乏美感和層次感,就會影響整體的觀賞性。此外,在制定修剪方案前,可根據植物的季節性選擇不同的修剪方法,還可根據植物生長態勢的動態進行修剪養護,以此達到一起養護的管理效果。
6 結語
綜合以上所述,在紀念園林綠色生態景觀配置的階段及后期養護中,為滿足綠色生態的要求,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對景觀的類型及規格進行綜合劃分,保證各個環節的效果能發揮的更好。在上文的分析中對整個項目的配置方法及要點進行了探析,以為類似紀念園的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時鐘金.淺談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和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9):2595.
[2] 王曉娟.項目管理在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應用[J].北京園林,2010(1):17-20.
[3] 陳汝陽.探析精細化施工在園林景觀施工中的應用[J].磚瓦,2021(10):173-174.
[4] 孫亞波.園林綠化中花卉栽培技術與養護管理措施探討[J].信息網刊,2019(33):60-61.
[5] 雙媛媛.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施工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36):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