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青
摘 要:幼兒園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既可以節約經費,又能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百色平果市四塘鎮中心幼兒園利用鄉土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和班級教室環境、運用鄉土資源開展特色主題活動、巧用鄉土資源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活用鄉土資源創新體育游戲活動,豐富了幼兒園課程的內容與形式,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鄉土資源;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7-0070-03
鄉土資源指的是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包括鄉土地理、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名人足跡、生產生活經驗等。鄉土資源來源于幼兒生存的環境,是幼兒熟悉的、樂于接受的事物。幼兒教師將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農村幼兒園要善于挖掘鄉土資源的教育價值,利用豐富的鄉土資源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要從幼兒園自身條件出發,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教育家陳鶴琴說:“我們應該多給孩子感性的認識,創造各種環境和條件,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擴大他們的眼界?!鞭r村幼兒園要轉變資源利用的觀念,科學合理地利用鄉土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為幼兒創造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幼兒在觀察與探究活動中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創造力,產生熱愛家鄉和大自然的情感。
一、利用鄉土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厚植鄉土情懷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利用和創設,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教育家陶行知說:“‘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庇變簣@要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鄉土資源創設具有情境性和可操作性的環境,為幼兒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動材料,讓幼兒回歸生活,體會別樣的鄉土濃情。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百色平果市四塘鎮中心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國)所在地舊城康馬鄉土資源豐富,有柚子、紅薯、玉米、花生、南瓜等。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鄉土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充分發揮鄉土資源的教育作用。例如:有的教師利用玉米棒、辣椒、柚子皮、花生殼等材料制作幼兒熟悉的卡通人物,將它們懸掛在教學樓走廊兩側;有的教師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如草帽、斗笠、簸箕、竹篩等,創設幼兒熟悉的勞作場景和主題活動情境;有的教師組織班級幼兒到田間拾稻穗、摘野花、撿落葉,利用各種豆子、枯枝、落葉等制作粘貼畫,將作品懸掛在教學樓大廳。幼兒園樓棟、班級教室、樓梯轉角等都有幼兒熟悉的事物和場景,幼兒從中能夠體會到參加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樂趣,感受到家鄉秋天的美,培養鄉土情懷。
我園內和周邊也有豐富的鄉土資源,如霸王花、劍麻、柚子、竹子等。我園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幼兒園環境、教室環境、區角環境的創設,打造具有鄉土氣息的游戲天地。例如,教師因地制宜,結合竹文化,利用豐富的鄉土資源竹子布置教室,讓幼兒接觸竹子,感受竹子的生命力。在布置教室環境前,教師鼓勵家長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認識竹子、竹葉以及竹子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收集竹子材料、拍攝本地竹林照片,同時給幼兒布置畫竹林、制作竹子貼畫、制作竹蜻蜓等活動任務。最后,教師與幼兒共同打造以“竹”為主題的教室環境,在教室墻壁粘貼與竹子有關的繪畫作品,在活動區角擺放幼兒用竹子制作的手工作品。在布置教室環境過程中,教師指導幼兒認真觀察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或材料布置教室,同時創設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室環境和游戲環境,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互動。
二、運用鄉土資源開展特色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毒V要》指出,在選擇教育內容時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將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作為幼兒發展的重要資源。教育家陳鶴琴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農村幼兒園應當積極挖掘鄉土資源的文化元素,將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的鄉土資源巧妙地融入各類主題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的生活與學習延伸至大自然和社會的廣闊空間,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培養幼兒對鄉土資源的熱愛,以及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
我園所在的舊城鎮康馬村素有“霸王花之鄉”的美稱。霸王花是一種草本植物,營養價值高,適合煲湯、燉肉。夏天是霸王花盛開的季節。我園結合實際情況,鼓勵教師利用霸王花開展各類主題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在觀察、體驗和動手操作活動中豐富認識、積累經驗、發展能力。例如,我園教師利用霸王花開展手工制作主題活動“霸王花開了”“霸王花變變變”。在手工制作主題活動中,幼兒可以接觸到真實的霸王花,通過認真觀察霸王花,了解霸王花的外形、色彩、大小等。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霸王花的美、大自然的美,促進幼兒的思考與表達,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利用霸王花制作手工作品,不僅認識了本地盛產的霸王花,而且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我園教師還利用鄉土資源霸王花開展了“我家有霸王花”“說說霸王花”“我為家鄉霸王花宣傳”等主題活動。因為幼兒比較熟悉本地生長的霸王花,所以表達欲比較強,能夠大膽自信地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用贊美的語言為家鄉特產霸王花做宣傳,如有的幼兒說“天天霸王花,生活樂開花”;有的幼兒說“霸王花,自然花的香味”。幼兒園利用鄉土資源開展主題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而且提高了幼兒的表達能力。此外,我園教師還開展了鄉村美食體驗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用霸王花制作美食如霸王花茶、霸王花湯等,在美食制作活動中熟悉霸王花的外形特征,了解霸王花的生長特點,以及本地的飲食文化,體會制作美食的樂趣,培養探究精神,提高感知能力、動手能力,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壯族嘹歌是一種流傳于以百色平果為中心的右江流域及周邊地區的古老山歌,主要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歷史等方面內容,蘊含著壯族人民獨特的民俗文化。我園利用鄉土資源壯族嘹歌開展了“我愛唱嘹歌”“學唱迎客歌”“說一說壯族服飾”等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在學唱壯族嘹歌的過程中了解嘹歌,感受嘹歌的韻律美,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會傳承本土優秀文化。教師將貼近幼兒生活的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可以使幼兒萌生熱愛鄉土資源的情感。
三、巧用鄉土資源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指的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而自主開展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主要有語言區、科學區、美工區、建構區、閱讀區、角色游戲區等。幼兒園運用鄉土資源開展區域活動,可以增加幼兒與鄉土資源接觸的機會,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和鄉土文化的情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性發展。
我園在各個活動區域投放與霸王花相關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例如,語言區活動是“霸王花推廣會”,教師在語言區投放了霸王花的圖片、書籍、視頻等材料,指導幼兒利用活動材料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游戲如“霸王花推廣會”“介紹家鄉特產霸王花”等,帶領幼兒了解家鄉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使幼兒加深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角色表演區活動是“售賣霸王花”,教師在角色表演區投放了霸王花干花、包裝袋、游戲幣、壯族服飾等實物以及《霸王花頌》音樂,引導幼兒創設買賣霸王花的場景,分角色扮演店主、顧客、收銀員,自主開展買賣霸王花的角色扮演游戲。在買賣霸王花游戲中,幼兒可以了解收銀員的工作職責,體會勞動者的辛苦,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美工區活動是“制作霸王花包裝袋”“繪畫霸王花”“制作霸王花粘貼畫”,教師在美工區投放了包裝袋、鞋盒、箱子、畫紙、蠟筆、剪刀、顏料、水彩筆、乳膠、實物霸王花等活動材料,為幼兒提供藝術體驗的機會,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自主選擇材料制作干花包裝袋,將霸王花干花進行拼貼、組合,開展美工活動。我園教師利用流行于百色平果市的壯族嘹歌,在語言區投放與嘹歌有關的圖片、書籍,以及嘹歌樂曲《迎客歌》《歡迎到壯鄉來》等材料,創設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的場景,指導幼兒學唱嘹歌,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在幼兒園本土特色活動區域,幼兒比較熟悉活動材料,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區域活動,不僅培養了動手能力、審美情趣和創造力,而且體會到了與人合作的樂趣,以及自由創作的快樂。
鄉土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教育價值。我園利用鄉土資源如柚子、劍麻、玉米、南瓜、冬瓜、番薯、稻谷等,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以開展區域活動“家鄉的柚子”為例。為順利開展區域活動,教師在各個區角投放了很多與柚子相關的圖片、圖書,以及柚子葉、柚子皮,同時創設了柚子超市情景,投放了柚子、錢幣等材料,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豐富幼兒的活動經驗,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傊?,把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區域活動,能夠為幼兒帶來許多的快樂,同時拓展了幼兒藝術創造的空間,發展了幼兒的潛能,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
四、活用鄉土資源創新體育游戲活動,豐富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綱要》明確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發展幼兒的智力。鄉土資源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利用鄉土資源開展體育游戲,不僅可以擴大幼兒生活與學習的空間,促進幼兒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創新體育游戲形式,讓幼兒享受到體育游戲的樂趣。
我園所在地有多種多樣的民間游戲如跳竹竿、走板鞋、玩繡球等。把這些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體育活動,可以豐富幼兒體育游戲內容,創新幼兒體育游戲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體育活動,首先,教師要對民間游戲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功能進行評估,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宜的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體育活動。例如:小班可以將繡球、舞龍、螞
舞等鄉土資源融入體育活動,形成玩繡球、舞布龍、趕小豬等體育游戲活動;中班可以將背簍、龍舟、板鞋等鄉土資源融入體育活動,形成背簍球、賽龍舟、滾木輪、走板鞋等體育游戲活動;大班可以將竹竿、陀螺、高蹺等鄉土資源融入體育活動,形成跳竹竿、打陀螺、踩高蹺等體育活動。其次,教師將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體育活動,要注意豐富體育游戲內容,創新體育游戲形式,優化體育游戲過程,使幼兒能夠快速掌握體育游戲要領,在體育游戲中感受到濃厚的鄉土氣息。最后,教師把鄉土資源融入幼兒體育游戲,要學會對體育游戲進行再創造,開發幼兒體育游戲新功能,根據幼兒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利用體育游戲設施如足球、蹦蹦床、滑梯等,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我園所在地竹子資源十分豐富,利用這一鄉土資源,結合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將竹子資源引入幼兒體育游戲,可以開展跳竹竿體育游戲活動。跳竹竿體育游戲活動節奏感強、韻律優美,跳的人手持竹篙,在兩根平行放置的竹竿之間來回穿梭,同時伴隨著音樂節奏做出各種優美的動作。跳竹竿是幼兒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游戲活動。在跳竹竿體育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嘗試多種玩法,體會到跳竹竿的樂趣,提高彈跳力和靈敏性,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教師利用民間童謠《小山羊與大灰狼》開展“小山羊與大灰狼”體育游戲活動,可以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靈活性,鍛煉幼兒追逐跑的能力??梢姡瑢⑧l土資源融入幼兒園體育游戲,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創新體育游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促進幼兒在認知、合作等方面的發展。
總之,鄉土資源在幼兒園的開發與應用,可以豐富幼兒園園本課程內容,彰顯幼兒園地方特色,有利于幼兒了解地方文化和風土人情,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廣袤的農村有著很多有趣的鄉土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但并不是所有的鄉土資源都適合“搬進”幼兒園,幼兒教師要學會將鄉土資源轉化為幼兒喜愛的、能夠理解的和可操作的課程資源,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斷地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