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高等教育管理內部模式的不完善,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弊病叢生,羈絆高等教育的發展。該文通過中英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建構方向的差異性對比,擬從中找出值得借鑒的教育管理方法。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在社會教育資源管理、課程設置合理性評價、教育模式的時代適應性方面存在發展優勢,同時發現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的個性化、人性化、開放性發展理念的意義與價值。當今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需要進一步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發展;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備,不斷滿足師生的各種需求。若能將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的自由、民主、個性化、人本化、開放性和時效性等理念融入其中,將對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深層次優化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中英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差異化;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14-0001-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imperfect internal models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re are numerous drawback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fi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worth learning from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in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rational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adaptability of education models to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personalized, humanized, and open development concepts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British universities were also discovered. In today's era,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needs further innovation to adapt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system needs to be further perfected to continuously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f the concepts of freedom, democracy, personalization, humanism, openness, and timeliness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British universitie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it, it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eep optim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Chinese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direction; differentiation; contrastive study
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能確保高校教育宏觀發展方向的準確。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出發點存在明顯的不同。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重視自由與民主角度的全面發展,管理工作以個性化、人性化發展為目標,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因素具有明顯的西方教育代表性色彩[1]。中國高等教育行政化管理理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迎合經濟、政治體制的發展需要,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隨著國際、國內環境及高等教育本身的變遷,這一管理模式弊病叢生,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羈絆。因而一種全新的市場化管理理念呼之欲出,其突出質量觀、人本觀、開放觀和成本觀。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明確職業化與社會化改革發展新目標,教育資源管理與教育體系管理目標清晰,管理體系構建要素表現出綜合性特征。結合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出發點的不同,比較出內在發展優勢,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重要借鑒方向。
一? 中英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視角的綜合列舉
(一)? 中國高等教育管理新方向體現社會、職業色彩
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主體構建視角更為偏向人才的社會實用性與社會創新性,以教育資源管理的社會性為重要補充,實用性完善教育體系管理,構建起綜合性、職業性、社會性較強的綜合管理體系。教育資源管理結合社會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定,為高校教育資源的社會化、職業化發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撐,包含社會環境資源的整合與應用、企業教育資源的引進情況等,為高校教育職業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高校人才社會使用價值的全面提高。教育體系的管理以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教育模式的時代適應性為核心,挖掘理論與實踐教學合理貫穿的全新思路,將實踐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作為突破方向,充分顯現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創新點,推進高校人才的職業化發展進程。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主要視角,與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存在明顯的不同,人才的社會化、職業化培養方向更為準確[2]。
(二)?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以自由、民主、個性化為視角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建設方向十分明確,要求以教育的民主化、自由化發展為切入點,突出教育管理模式的自由與民主,展現高等教育管理方向關注與人才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提供更為確切的人性化服務。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在教育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 成為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和方向。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重要陣地,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融合以人為本的全新理念。教育資源管理工作立足資源開發的自主性,發揮高校學生自主開發能力,指導學生生成創新發展的主觀能動性,為自我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育體系的管理中立足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多元性作為核心目標,進行探究模式、創新實踐模式發展的具體評價,為高校學生自由的、民主的選擇教育途徑提供外在保障條件。課程設置以自主探究課程與理論實踐課程融合為根本,不斷尋求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方向的創新發展新道路,進而為高校人才個性化發展拓展空間,培養高校人才自主創新意識及創新視角。這是當今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主要側重方向,具有較為明顯的時代性色彩[3],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強大的保障條件,與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切入點存在實質性的差異。
二? 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出發點的差異
(一)? 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要素注重綜合性發展
全球化作為又一場影響人類歷史的深刻變革,它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圖景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各國高等教育的政策議程。作為高等教育后進國家,中國必須直面這場挑戰。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方向指向于教育資源管理與教育體系管理雙重層面。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要素進行了深層次、多視角的挖掘,管理對象、管理范圍、管理目標較為系統,為高校教育的職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素。在教育資源管理中將社會教育資源管理方向作為全新補充,真實的職業環境資源、“軟件”師資、“硬件”設施及場地資源作為資源管理新要素[4]。教育資源管理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職業化、社會化發展特征。教育體系管理以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科學性為根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設置保持相互協調,促進高校學科間的相互“交叉”。同時強調人才培養模式的時代適應性,促使高校教育體系的構建與發展立足社會人才需求的新標準、新方向,讓校內與校外實踐教育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新特征。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關注的整體方向,內部構成要素具有綜合性色彩,為高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強大的推動力與保障作用,與西方國家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出發點存在根本性差異。
(二)?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強調人性化理念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尊崇自由發展、民主選擇的傳統理念,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5]。在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主要因素方面與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出發點存在明顯不同。作為20世紀西方教育的重要管理原則,人本主義同時也是后現代的多元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內容[4]。教育資源管理因素中將自由與民主發展作為前提因素,社會資源管理要素較為模糊,管理方向并不清晰。網絡信息資源應用與管理較為系統,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路徑的信息資源共享效果較為理想,為高校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人才自由、民主選擇教育模式的路徑較為豐富。教育管理體系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教育模式的時代適應性評價以創新為視角,課程設置與教育模式注重人才的個性化培養,為創新型人才的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這是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根本出發點,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要素的探索方向具有明顯的代表性,確保個體創新發展成為永恒的標志。
三? 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特征的對比
(一)? 社會教育資源管理方面
教育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作為高校教育全面發展的保障性因素,內在作用、內在價值不言而喻。可是在不同國家,高校教育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存在教育資源管理側重方向的不同,通過比較能夠總結出不同國家教育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優勢。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具有的特征極為明顯,代表了西方資本主義教育發展的主體色彩。社會教育資源管理傳承自由化、民主化教育理念,社會教育資源的整合與管理較為寬松,并未突出系統性、明確性的管理方向與管理要求。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貫徹與落實職業化改革、發展新思想,教育資源的整合與開發面向社會、面向職業化轉型,以社會資源教育管理作為全新的重點。在企業“軟件”師資的引進方面,建立了高度明確的引進機制,企業“硬件”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確立了較為系統的共享原則,確保高校教育資源的管理更為系統、更為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體系內部要素的完善性。結合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資源的主體特征,直觀呈現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要素更為客觀,有利于推動高校教育的職業化轉型及發展,與國際社會教育發展總體思想之間保持相互協調。
(二)? 網絡信息資源應用與管理方面
網絡信息資源的應用與管理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資源多元化擴充的關鍵性要素。隨著計算機硬件的更新換代、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高校教學理念的與時俱進,網絡平臺溝通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英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各自探索不同的教育模式、人才培養路線,堅持自由、民主、個性化教育理念的同時,進行教育信息資源多維度、深層次的探索與創新,并能夠保持網絡信息資源的多方共享,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工作較為系統。中國高校網絡信息資源的應用與管理立足服務資源的完善,教育信息、服務信息資源構建要素不斷獲得補充,可是在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人才培養路線之中存在創新層面的缺乏,網絡信息資源的應用與管理具有領域層面的局限性。這表明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在網絡信息資源應用與管理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結合網絡信息資源應用與管理的特征對比,展現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存在的滯后性,這也是借鑒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要素并加以完善的主要方向。
(三)? 課程結構設置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方面
高等教育的發展重點是專業體系設置能否與社會人才的總體需求相吻合,課程結構設置的科學、合理無疑為推動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環境提供重要的促進力,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先進性人才[7]。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觀點的不同。英國高等教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側重于專業課程設置中能否尊重學生個人需求,滿足個性化發展,課程設置的監督與評價指標圍繞人性化、個性化展開,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方向過于強調創新。中國高等教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以學生社會實用、創新雙向發展為根本,監督與評價指標構建方向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整體狀況為重點,凸顯指標因素的實用與創新的全面結合。通過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指標的構建特征分析,可知中國高等教育管理在課程設置上的合理性,監督與評價關注方向較為系統,在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發揮的作用更為明顯,構建方向具有時代優越性。
(四)? 時代適應性評估方面
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教育模式的構建直接影響了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通過評估指標要素的構建特點能夠充分表達不同的教育發展背景下各國高等教育模式能否與時代相互適應。英國高等教育模式時代適應性評估指標的構建,指標因素集中表現于民主、自由。教育模式的選擇性、教育模式的創新性作為核心組成部分,評估方向是以能否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教育模式為切入點,為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身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保障條件。中國高等教育模式構建的時代適應性評估指標構建,立足職業化改革新要求,評估指標因素的構建以多元實踐為根本,評估方向中包含了校內實踐、社會公共實踐、職業實踐,教育模式評估能夠推動高校學生適應社會職業發展新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迅速提高,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強烈的自我意識,傳統的強制性管理已經不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因而高校要轉變管理理念,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重鑄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促進學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8]。結合中英兩國高等教育模式構建的時代適應性評估指標,可知英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多元創新、自由民主選擇,中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模式構建關注學生社會適應性發展,因而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時效性更強。
四? 高質量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方向
(一)? 融入民主管理思維構建機制化管理體系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民主管理思想的優勢在于突破管理本質,強調民主管理自身所具有的內在作用及價值,充分體現為參與管理的高度自由和創新,從而對管理效果產生較好的促進作用。在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機制化發展思想強調的是系統化的教育管理,各部分機制協調有序發展,管理體系的整體運行效果良好,最終實現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為高等教育發展進行宏觀服務[9]。對比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方向,發現其構建特征都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對此整合優化中英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思想,使得在機制化管理思維中能夠凸顯民主管理特征,發揮各自優勢,擴展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的構建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確保我國高校各類人才能夠實現適應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需要。這也是中英高等教育管理體系逐步形成全球性發展思維的重要體現,突出表現為高等教育管理體系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形勢,體現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的新高度。
(二)? 融入自由管理優勢建立自主化評價體系
英國高校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自由管理優勢在于對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自主性產生積極作用。中國評價管理則是強調質量管理發展的核心價值,對高等教育質量的發展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10]。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整體思想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并且所具有的內在價值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征。結合全球化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將兩國之間的教育管理體系構成優勢全面融合,促使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之間形成強強聯合,不僅突出中國評價管理體系發展的質量性目標,還能夠凸顯出英國自由管理新主張。這對于當今高等教育評價自主化體系新思路的形成提供了潛在發展性要素,能夠對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成方向進行更為深入的發展性探索。滿足當今高等教育人才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能夠有效作用于兩國高等教育人才全球化發展的新目標,以此提升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發展質量的總體發展目標,并對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創新性形成全面推動。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向國際性融合,是滿足各類人才全球化發展的新要求。
(三)? 推進民主管理改革總結性質量管理
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方向提倡民主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民主對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形成具有促進作用。自由與民主之間緊密相連,推進自由管理就要對其民主性發展思想進行全過程優化,從而使高等教育管理能夠突破束縛。中國總結性質量管理作為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核心在于高等教育發展方向性的保障作用,對教育體系變革與深化能夠產生直接的影響,突出表現為質量管理對人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一角度出發,不僅可以證明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思路各自的獨特性與先進性。而且隨著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日益強勁,在中國總結性質量管理思想中融合民主管理思維,使得總結性質量管理能夠具有更為強勁的人性化特征,促使管理體系構建能夠遵循管理對象的基本發展規律。
五? 結束語
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深層次研究,關鍵路徑是深入探索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通過研究與探索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主要出發點,總結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在社會教育資源管理、課程設置合理性評價、教育模式的時代適應性評估方面的發展優勢。同時總結出英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個性化、人性化發展理念展現的內在意義與價值,值得我國高校在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優化中加以借鑒。最終,提出將民主自由思想融合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中的機制化體系、自由化評價體系構建過程,全面強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使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方向的優勢充分凸顯,使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更具有強勁的人性化特征,向國際化融合,滿足各類人才全球化發展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明磊.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治理模式解析及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3,41(7):31-36.
[2] 胡萬霞.打造教育“立交橋”:新時代高等教育結構體系的優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24):3-7.
[3] 劉業青,林杰.去科層化悖論:疫情下英國高等教育治理的邏輯與困局[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1,42(2):92-105.
[4] 李梅.全球化新變局與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中國道路[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21,19(1):173-188.
[5] 張震,喬美麗,高媛.英國高等教育評估與質量保證體系及其啟示[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9(4):187-190.
[6] 謝興梅.人工智能時代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重構的必要性研究——來自英國的經驗和啟示[J].現代職業教育,2021(6):24-25.
[7] 岳蕓.全球化時代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體系:內涵、挑戰與因應[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3(2):155-162.
[8] 吳寒天,陳濁.國際化視域下全球高等教育體系的再詮釋——兼論疫情對知識共享的影響[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43(6):29-37.
[9] 劉振天,趙志強.可持續發展: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意蘊與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12-23.
[10] 蔣華林.關于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理論認識——基于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視域[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8(4):83-94.
基金項目: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全民終身學習視野下的國家在線教育體系發展研究”(20BSH05)
作者簡介:孫紅霞(1985-),女,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副研究員,副處長。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