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為研究的例子,探討英美文學中陌生化語言的特點和作用。首先介紹了陌生化語言的概念和作用,然后通過分析《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總結出它們主要具有五個特點:多樣性、深度、隱蔽性、非線性和雙關性。最后,文章指出這些特點在增強小說的藝術魅力、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個人多年的經驗,研究以《尤利西斯》為例的英美文化陌生化語言的特點及具體作用,以及對文學藝術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英美文學;陌生化語言;《尤利西斯》
【中圖分類號】I56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3—232—03
一、陌生化語言的概念和作用
陌生化語言是指一種不常用或不易理解的語言,在文學中被廣泛使用。它可以通過刻意使用一些辭藻、構造復雜的句子、引入異域文化等方式來實現。陌生化語言的存在既是文學技巧,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它可以突出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凸顯作者的文學造詣,同時也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提高作品的觀賞性和閱讀體驗。陌生化語言更是一種文學創作手法,指在使用某一語言進行創作時,有意識地采用與日常口語和書面語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結構,使得讀者感到這種語言具有陌生、奇特或異化的感覺。陌生化語言的目的通常是為了營造出更豐富、更深刻、更富有想象力的文學氛圍,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內涵。例如,俄國作家高爾基在小說《母親》中,通過運用俄語中少見的漢語借詞、洋名字等語言元素,并將一些普通詞匯進行拼音化或虛構化處理,使其呈現出獨特的“高爾基語”,從而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特色風格。
二、《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
(一)《尤利西斯》書籍簡介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于1922年發表的一部小說,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該小說以古希臘神話中荷馬史詩《奧德賽》為藍本,講述了一天內主人公李奧波德·布魯姆和史蒂芬·達德福德在都柏林市的生活故事。小說采用了非線性時間結構、多個視角和復雜的流變心理敘述技巧,探索了生命、死亡、欲望、人性等重大主題,并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隱喻手法。《尤利西斯》的創新性和藝術價值備受贊譽,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質疑。小說語言的獨特性,包括對當時通俗文學及正式文學慣例的挑戰,使得它成為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被認為是20世紀文學的巔峰之作。《尤利西斯》是一部非常困難但又充滿魅力的文學作品,它挑戰了傳統的文學形式和結構,并通過極富創造性的手法,展現了人類歷史和文化的多樣性。這部小說對于理解20世紀文學的發展和人類智慧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義。
詹姆斯·喬伊斯是20世紀最為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譽為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者。他的小說和短篇小說以及詩歌和戲劇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極其復雜的結構。喬伊斯的作品風格獨特,他試圖對人類心理和社會生活進行深入探究,并以流暢的筆觸和多重層次的敘述方式呈現出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說《尤利西斯》這部小說對當時的文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尤利西斯》中陌生化語言特點
1.多樣性
《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非常多樣化,既包括古典文學、神話傳說等高雅的語言形式,也包括俚語、方言等平民化的語言形式。這些不同的語言形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復雜多變的語言網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說以一天的時間為線索,描繪了主人公布隆和史蒂芬在都柏林市區內的漫步和經歷。這部小說以其復雜的結構、多樣化的陌生化語言、象征主義和意識流技術而著名。本文將探討小說中的陌生化語言的多樣性。最明顯的是,小說中的陌生化語言包括了多種語言形式,如正常語法形式、變換的語法形式、詞匯借用和發明的新詞匯等。其中一個顯著的例子是作者在小說中使用了非常規的語法和標點符號來創造一種角色的意識流語言。例如,在第三章中,史蒂芬的思想被寫成一個長句子,其中斷斷續續地出現一些片段,這使得讀者感到史蒂芬的思想像是在快速流動,不斷地變化。這種語言形式的使用可以讓讀者更好地體驗到小說中人物的真實感受和情感狀態。并且,小說中的陌生化語言體現了多種文化和歷史背景。小說中的人物來自不同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思想也因此變得更加復雜。例如,在第十章中,布隆遇到了一個鄉村老婦人,并試圖用他自己的方式與她溝通。這個場景呈現出了愛爾蘭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城市人和鄉村人之間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上的差異。
2.深度
《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不僅多樣化,而且深度很大。喬伊斯引用了許多古代文學作品、歷史事件等,這些都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此外,他還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多重意義的隱喻等,使小說具有很深的內涵和思想深度。陌生化語言在《尤利西斯》中的深度表現為其廣度和深度。在廣度方面,《尤利西斯》使用了大量的外語,如法語、拉丁語、意大利語等,這些語言不僅普及程度不高,而且內容與情節有時也不直接相關,使得讀者需要具備多語言能力才能完全理解。例如,在小說的第十五章中,布盧姆先生去醫院看病,他遇到了一個講法語的護士,他自己也會講法語,但是他沒有理解她所說的話。此外,在深度方面,《尤利西斯》中的外語還涉及詞匯、用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這些內容需要讀者具備更深入的知識儲備才能夠理解。其次,陌生化語言在《尤利西斯》中的深度還表現為它們與小說主題的關聯程度。《尤利西斯》探討了人類內心、性別、權力、文化傳承等多個主題,在這些主題中,外語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候,外語被用來表達文化差異和身份認同,如小說中的愛爾蘭民族主義者使用蓋爾語來標示自己的身份;有時候,外語被用來表述知識和智慧,如荷馬史詩和拉丁詩歌的引用。在所有情況下,外語都被視為一種表達手段,使得故事情節更加復雜和深入,不僅增加了小說的難度,也使得小說更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
3.隱蔽性
《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往往是隱蔽的,需要讀者通過細致入微的閱讀才能理解。例如,在小說第三章中,喬伊斯引用了許多古典詩歌和文學作品,這些引語都沒有標注原作者和出處,甚至有些只是對前一句話的稍加改動。因此,如果讀者不具備相應的文學知識和閱讀經驗,就難以理解這些隱含的文化背景和意義。一方面,喬伊斯采用了不同的語言技巧,如錯別字、俚語、方言、外來語等,使得讀者需要具備較高的語言水平和閱讀能力才能理解全文。例如,在第三章中,作者通過將漢語拼音與英語單詞組合,創造出了類似于中式口音的發音效果:“No tiffin for lazy man then. What come ye for? 您來幹什麼?(Nín lái gàn shén me?)” 這種語言形式不僅增加了小說的難度,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所處的文化環境和心理狀態。另一方面,陌生化語言還可以通過暗示、隱喻、象征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的理解和情感體驗。例如,在第十五章中,喬伊斯用“夜鷹”來代指一個污穢的酒吧,這個詞本身并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通過上下文和情境的展現,讀者可以推測出其含義,進而感受到主人公史蒂芬·德達拉斯的孤獨和疲憊。尤其是在《尤利西斯》這樣一部充滿多聲道敘述和內心獨白的小說中,陌生化語言更是被廣泛應用。人物之間的對話、內心的思考、環境的描繪等都可以通過陌生化語言來表現。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使用了長篇連續的內心獨白,來模擬主人公李奧波德·布魯姆的思維過程和感受:“He turned northeast and crossed the firmer sand towards the Pigeonhouse... He halted and frowned ... His eyes followed the high figure ... He turned on his heel and walked away, saying:—Well, I am here now. Yes, I am here now.” 這種流暢而又詭異的語言形式,讓讀者仿佛置身于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之中,感受到他的猶豫、焦慮和孤獨。同時,這種陌生化語言也增加了小說的藝術性和深度,使得讀者更加沉浸于作品的氛圍之中。
4.非線性
《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還表現為非線性的結構形式。小說中并不按照傳統的故事情節進行展開,而是采用流水式的敘述方式,將時間、地點、人物等交錯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這種非線性結構也體現了喬伊斯對當時文學形式的反叛和創新。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使用了各種陌生化語言,如新詞匯、方言、流行語等。例如,在書中出現了大量的愛爾蘭方言和俚語,如“bloody wars”(血腥的爭斗)、“jakes”(廁所)等。此外,喬伊斯還自創了許多新詞匯和短語,如“quark”(奇夸克)、“tuck and turn”(卷曲),以及大量的拉丁語、法語和意大利語成語和名言。
這些陌生化語言的使用使得《尤利西斯》變得復雜而難以理解,但也正是這種復雜性使得它成為了一部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通過采用陌生化語言,喬伊斯打破了常規的線性敘事結構,使得故事的時間線條變得模糊不清,人物關系和事件發展也變得更加復雜和棘手。
此外,陌生化語言還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解讀空間。在面對陌生的語言時,讀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理解文本的含義,尋找其中隱藏的深層次的意義和象征意義。這樣的體驗使得讀者與文本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同時也激發了讀者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產生了更多的閱讀體驗和感受。
5.雙關性
《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還具有雙關性。喬伊斯常常用一些模糊的語言表達,讓讀者自己去聯想、推斷,從而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讀。例如,在小說第十五章中,主人公布盧姆在海灘上看到一個女人,他把她想象成了神話中的一尊雕塑。這個場景既可以理解為布盧姆的幻想,也可以理解為對現實的一種批判。在小說中,作者通過雙關語的手法將語言進行了錯位和重組,進而構造出了不同于平常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雙關語的手法不僅可以讓讀者在解讀過程中感受到一種錯位和迷離的美感,也可以引導讀者思考更深層次的意義。例如,在小說中,“Bloom”這個名字被用作代表他的內在情感和外在形象,同時也與“花開”這個詞相近,暗示了人類生命的短暫和轉瞬即逝。通過這種雙關的手法,作者成功地將語言和主題融為一體,創造出了獨特而豐富的藝術效果。
同時,陌生化語言還可以在小說中營造出一種異化的效果。在小說中,陌生化語言的使用使得小說中的人物和環境顯得更加陌生和疏離,在闡述人類存在的同時也呈現出了人性的孤獨和無助。例如,在小說中,當布盧姆經過一家藥店時,他看到了一位正在打電話的女士,但是由于無法理解她所說的話語,布盧姆感到了一種無語沉默和孤獨的感受,進而突顯了人類語言的局限性和人類存在的孤獨感。總之陌生化語言在《尤利西斯》中的雙關性體現了作者對于語言的創新和挑戰,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文學美感。
三、陌生化語言在《尤利西斯》中的作用
通過分析《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語言,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在小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們增強了小說的藝術魅力。喬伊斯通過運用各種語言技巧和手法創造出了一個獨特的語言世界,使小說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感官體驗。陌生化語言還能夠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喬伊斯在小說中大量引用古代文學作品、歷史事件等,這些都是他對社會現實和人類命運的反思和探索。同時,他還通過流水式的敘述方式、多重意義的隱喻等手段表達了自己對現代社會和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并且陌生化語言還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提高小說的觀賞性。喬伊斯在小說中大量使用了平民化的俚語、方言等語言形式,使小說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豐富了小說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
陌生化語言能夠讓讀者體驗到一種新穎的語言藝術,打破讀者對于語言的既定認知,并引起讀者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這種陌生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思考和想象,使讀者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和體悟。小說中的陌生化語言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主題和意義。通過使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和技巧,小說呈現了不同的主題和意義。例如,在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海洋、火車、顏色等,都是作者使用陌生化語言的一種方式。這些象征性的意象可以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說中所揭示的主題和意義。
四、結語
通過對《尤利西斯》中陌生化語言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英美文學中陌生化語言的特點——多樣性、深度、隱蔽性、非線性和雙關性。這些特點不僅增強了小說的藝術魅力,還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和提高了小說的觀賞性。因此,在今后的文學創作中,我們可以借鑒喬伊斯的經驗,充分發揮陌生化語言的作用,創造出更有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薛燕.英美文學陌生化語言的特點研究——以《尤利西斯》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2(20).
[2]張潔.淺談喬伊斯《尤利西斯》中英美文學的陌生化語言特點[J].空中美語,2021(1).
[3]陳晨.從喬伊斯《尤利西斯》看英美文學的陌生化語言特點[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
[4]張建利.英美文學陌生化語言的特點研究—以《尤利西斯》為例[J].名作欣賞,2020(12).
作者簡介:張望(1981—),女,漢族,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