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軒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土木工程項目在施工中常面臨各種復雜的條件,這些條件常與施工地的地質和地下水位有關。例如,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經常遇到的軟土地基問題就是一個具體的挑戰。這些軟土地基往往具有較高的含水量和顯著的壓縮性。如果施工單位對這些特性和潛在的風險沒有足夠的了解和準備,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基礎結構的不均勻沉降,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安全問題。
除地質條件外,土木工程的施工體量通常較大,涉及的工序和環節也較多。如果這些工序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或者沒有一個科學和嚴密的施工組織與管理制度,那施工過程中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這些風險不僅僅是安全上的問題,還會影響到整個項目的建設質量。因此,確保有效的施工管理,預測和減少施工風險是確保土木工程項目成功的關鍵。
土木工程施工在建設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影響力,不僅涉及施工的安全風險,而且與項目的建設質量和周邊環境的美觀性緊密相關。科學且恰當地進行土木工程施工能有效避免各種風險,并確保工程的穩定性和周邊環境的和諧。但鑒于土木工程涉及的施工量龐大,且施工環境多種多樣,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潛在的施工隱患。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隱患,其后果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從而對整個工程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導致建筑結構的疾病,甚至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如建筑坍塌。為避免此類問題,強化施工管理是關鍵。相關人員需確保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確保每一步都在安全和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從而確保整體工程的成功和穩固。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涉及多個專業的協調,如不妥善處理,很容易產生施工中的風險。各個專業,工種和班組之間的協同合作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的關鍵。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根據設計圖紙和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解決施工細節和質量風險問題。任何施工風險或隱患,如果得到及時解決,將極大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技術人員在施工中應始終遵循既定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即時應對和消除。同時,現場管理人員也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如地質條件、環境變數等,并努力減少這些因素對施工造成的擾動。全過程的質量和安全管理理念應在整個施工中得到落實。只有通過全面而嚴格的協調控制各工序流程,才能確保土木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完成。
管理因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與工業產品管理不同,土木工程涉及的管理單位通常較多,要求在施工前期規劃時,業主需要與各參建單位進行深入的溝通和協調,確保項目施工方案和設計圖紙得到充分的完善,從而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但實際施工管理中,多方的協調可能因各種因素而出現誤差,導致協同施工的管理效果受到影響,進一步降低施工管理的效率。另外,施工單位在對自身的崗位和責任的認識上可能存在模糊,不夠明確,導致其在諸如地質勘察、物料準備和員工培訓等關鍵環節上出現疏漏,這都會對施工管理效率和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人為因素扮演著關鍵角色。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直接決定工程的管理效果。例如,若部分管理人員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認識不足,未能強調質量和安全的核心理念,并未將這些理念在工程施工的整個周期中落到實處,那施工人員可能無法確立自己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標準。這種狀況容易導致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失誤或其他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某些施工人員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缺乏明確的了解,導致在施工中可能出現不規范或違規操作,既威脅到施工安全,又可能影響工程質量。在極端情況下,這些人為因素還可能導致需要進行設計變更,進一步影響土木工程項目的建設效益和施工管理成果。
土木工程施工經常面臨著復雜的環境條件。例如,一些工程地點可能遭遇軟土地基或其他不利地質條件,這些條件如果不進行適當處理,還會導致諸如基礎結構不均勻沉降等質量問題。此外,氣候因素也對施工造成很大的挑戰。在某些施工區域,惡劣的天氣如暴風雨可能對施工進度和質量產生負面影響。為應對這些環境和氣候因素,施工單位應在工程啟動前進行詳盡的施工場地地質勘查,并預測天氣變化,從而采取適當措施,確保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不受影響。不僅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也確保項目的持久穩定與建設質量。
在土木工程的前期準備階段,施工單位應深入施工場地,通過專業勘察團隊對地質條件和環境特性進行詳細分析。如遇到軟土地基等問題,設計團隊需根據其特性制定相應的加固設計方案,確保消除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考慮到氣候的不確定性,相關人員還需提前了解施工區域的天氣預測,避免在惡劣天氣,如暴雨或狂風中進行施工,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此外,施工單位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還需對材料、機械和設備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測,確保其滿足施工要求,從而避免因材料或設備問題導致的施工延誤或質量問題[1]。
在工程施工的質量檢測階段,質檢團隊需根據相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對進場的原材料如水泥進行嚴格的檢測。按照特定標準,例如硅酸鹽水泥強度檢測標準,參照表1作為參考依據。檢測人員應對水泥的各項性能如強度、凝結時間、穩定性等進行全面測試。此外,也要對水泥的細度以及特定化學成分如三氧化硫的含量進行精確測定。綜合這些測試數據后,可以評定水泥是否滿足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要求。確認材料質量后,應由專業人員負責其運輸和儲存。同時,對于施工中使用的機械設備,也需根據操作手冊進行詳細的調試和測試。一旦機械設備調試無誤并通過測試,方可正式使用,并需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其持續、穩定的工作性能。

表1 硅酸鹽水泥各齡期強度值等級標準
為保障施工質量和減少風險,各工種施工單位需要依據工程特性制定和完善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在施工前的準備階段,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各團隊成員,如工長、內業及治安員,對相關的質量規范、施工工藝和操作流程進行深入學習。通過此種培訓和教育方式,確保工作人員對施工圖紙有深入了解,能夠精確執行圖紙審查工作。在充分討論和分析后,應針對整個施工過程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方案[2]。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中的協調問題。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必須強調各工種之間的協同和溝通,從而實現各專業施工的高效銜接。針對隱蔽工序這一關鍵環節,其施工質量檢查應受到特別重視。只有在監理工程師和業主共同檢查并確認施工質量后,才允許施工團隊繼續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這種嚴格的審查機制確保施工的連貫性,同時避免因專業施工之間的碰撞導致的風險和問題。不僅保障工程質量,同時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與效率[3]。
面對當前土木工程施工的高復雜性和風險,管理挑戰日益凸顯。為持續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施工單位和現場管理者可考慮引入先進的管理技術,如BIM(建筑信息模型),來對整個工程布局進行預先的模擬分析。這種技術不僅允許管理者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布局需求,而且可以在早期階段就識別潛在的施工安全隱患。進一步,通過對周邊環境、現場布局和安全隱患進行模擬分析,提前識別和規避風險,確保施工組織的計劃和管理方案更為完備。這種創新方法不僅提高工程的安全性,還可以有效地優化施工進度和資源配置,從而確保高質量的工程交付[4]。
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平臺的功能,管理人員能夠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動態模擬演練。這種模擬分析使各工種的施工人員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工作流程和專業交叉問題。這種早期的風險識別和對工作重難點的了解不僅提高施工的溝通和協調效率,還增強整體的管理成果。此外,利用BIM技術的可視化和協同工作特性,管理人員可以更有效地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碰撞和設計優化問題進行識別和預測。這種預先的風險和問題識別確保管理團隊能夠迅速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應對和解決,從而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完成。圖1為BIM平臺功能參照圖。

圖1 BIM 平臺功能示意圖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員應始終以工程質量為導向,重視材料選擇和工藝流程的精確把控,以確保高質量的施工成果。毫無疑問,嚴格的質量安全和精確工藝的執行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施工過程中,工人應嚴格遵循設計圖紙和專門的施工方案,確保清晰地理解每個工藝流程的關鍵環節和管理重點。例如,混凝土施工流程,參照圖2作為工藝參考。每一個環節和工序,從原料選擇到施工方法,都需要細致地規劃和執行,以確保工程的成功和質量。

圖2 混凝土施工流程圖
以混凝土澆筑為例,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施工人員需要根據施工規范明確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和具體方法。針對特定的工程需求,如大體量的澆筑,分層澆筑的方法可能更為適宜。這種方法不僅確保混凝土的均勻性和質量,還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中的常見問題。此外,對于施工現場的實踐操作和現場管理也同樣重要,合理的工藝流程和明確的操作指導,都是確保土木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的關鍵[5]。
為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穩定性和效率,管理人員需結合當代的管理理念和發展方向,確保創新思維和方法被整合到施工的全生命周期中。強化施工管理水平和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是確保工地安全和可控的關鍵。在實施各項管理措施時,應考慮到土木工程的特性和技術要求,對管理結構和內容進行持續的優化和完善。不僅能確保施工的高效和安全,還能進一步提高土木工程項目的管理效果和成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