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時隔6年多,汽車貸款比例再次進行調整。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與2017年10月以來施行的政策相比,通知明確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根據借款人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自主確定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
除此之外,新政策還鼓勵金融機構結合汽車以舊換新等細分場景,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適當減免汽車以舊換新過程中提前結清貸款產生的違約金。
今年,我國汽車消費迎來開門紅。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60.6萬輛和6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10.6%。
汽車貸款調整,有望為汽車消費再添一把火。“汽車貸款調整,將拉動汽車尤其是拉動新能源車市場快速增長,促進購買力的釋放。”談及新政策帶來的影響,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隨著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和消費者購車需求增長,汽車貸款成為購車的重要資金來源。
不過,對于車貸比例,此前政策一直有明確限制。2017年實施的車貸政策規定,貸款人發放自用車貸款的金額不得超過借款人所購汽車價格的80%,發放二手車貸款的金額不得超過借款人所購汽車價格的50%。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1月1日發布的修訂施行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再次規定,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
和以往政策不同,本次發布的通知,除了明確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外,還明確了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本次調整后,個人購買汽車首付比例不再作強制規定,決定權交給金融機構,這意味著汽車貸款“零首付”原則上成為可能。
作為重要的內需領域,汽車消費對于促進經濟增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放寬貸款政策,降低購車門檻,可有效激發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從而推動汽車市場繁榮發展。
“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自主確定貸款最高發放比例,這將使得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貸款購車便利,從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推動汽車銷量增長。”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分析。
由于消費觀念變化和金融政策逐漸放開,很多消費者選擇貸款購車。除汽車銷量外,車貸政策調整將帶來多重影響。
作為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對于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放寬新能源汽車貸款政策,有助于降低購車門檻,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和應用,從而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步伐,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大,傳統汽車廠商可能會加速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這將有助于推動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除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外,本次政策調整還著眼于推動汽車以舊換新。
我國汽車以舊換新產業有著巨大空間。截至2023年末,我國乘用車保有量達2.8億輛,其中處于核心換購高峰期(4—9年)的車型約有1.1億輛,可為車市貢獻較為可觀的換購增量。
結合新車、二手車、汽車以舊換新等細分場景,通知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適當減免汽車以舊換新過程中提前結清貸款產生的違約金,更好支持合理汽車消費需求。
近期,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已經密集釋放,有望刺激現有乘用車換購需求,帶動銷量增長。

目前,為汽車銷售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主要為銀行、汽車金融公司、互聯網汽車服務公司等。
隨著新政策的落地,汽車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將迎來提升,從而帶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民生周刊》記者注意到,一些汽車品牌的4S店已推出0利息、0首付,甚至是高達數萬元的金融貼息。
推出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貸款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將有助于提升汽車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增強消費者購車的信心和滿意度。
在審批車貸時,金融機構擁有了更大的靈活性。根據借款人的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及所購車型的市場價值等因素,金融機構可自主設定車貸的最高發放比例。這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評估風險,確保車貸業務穩健發展。
也有人擔心,隨著貸款政策放寬,有的消費者可能會過度消費,從而導致金融風險累積。有業內人士建議,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汽車企業和金融機構應加強風險防范。同時,政府也應加強對汽車行業的監管,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在崔東樹看來,車貸零首付或低首付并不會導致金融風險。一方面,汽車價格總體不高;另一方面,零首付或者低首付主要針對年輕群體,這一群體具有一定收入,購買和還款能力相對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