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
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保證居民晚年生活。但隨著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面臨較多問題與挑戰。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調查分析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現狀,加強財政保障,加大風險監管力度,不斷優化社會養老保險相關工作,為城鄉居民提供穩定持續的養老保障,促進社會的和諧運行。本文分析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作用,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以期為城鄉居民養老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養老保險成為城鄉居民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養老保險存在較多問題與挑戰。對此,應探索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強化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擴大個人繳費覆蓋范圍,增加基金收入。同時,還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強化養老保險基金的審查、監管,避免風險發生。另外,還應結合地區差異與城鄉居民的實際需求,設計完善的養老保險制度,制定可行的養老保險政策,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升民眾對養老保險的認知度,調動居民參與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屬于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可以為居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且繳費層次多、繳費基數低、保障力度大,保證老人生活支出,確保老人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首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有效減輕家庭養老的壓力,增強家庭承受風險的能力,可以將更多收入投入到教育、旅游等方面,保證生活質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次,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屬于關愛老年群體的惠民工程,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助力構建和諧社會。經濟效益決定著居民的個人收入,個人收入又決定著養老保險的繳納額度,當社會經濟效益越好時,所繳納的保險費用就越多,獲得的基本養老金也就越多。由此看出,通過養老保險可以激發居民的工作熱情,釋放出更多創造潛力,進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再次,可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當前城鄉居民養老機構對于困難群體實行參保與代繳政策,爭取更多的財政支持,在信息系統確認信息后,便可以確定代繳對象與代繳金額,真正做到應代繳盡代繳,減輕困難群眾的經濟負擔,實現全面覆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最后,可以形成文明風尚。以往傳統的養老模式下,子女負擔老人晚年生活,當子女經濟條件較差時,無法保證老年生活質量。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以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提升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同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還具備再分配調節功能,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并體現出社會對居民付出的認可,繳納金額越高、年限越長,獲得的養老金越多。
首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居民個人賬戶存在缺陷,部分農民群體的參與積極性較低,即便參與也選擇最低的繳費檔次,無法保證個人養老金總量。雖然部分政府部門重視上調最低繳費標準,但受傳統觀念影響,最低繳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其次,中青年參保熱情較低。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農村更多中青年進城務工,收入水平較低,過于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對養老保險的關注度不高。同時,政府部門并未重視養老保險的宣傳工作,部分群體不了解具體的繳費途徑,以致繳納效率較低。加之年輕人認為養老待遇較低,無法保障退休后生活,認為現在參保為時尚早,以致費用繳納出現斷層,導致補繳現象增多。再次,財政壓力較大。經濟水平直接關系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進程,當區域經濟水平較高時,可以接受最高水平的養老金支付檔次,但貧困地區卻存在較大的經濟負擔。雖然政府部門要求合理使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提升基礎待遇,但由于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方式有限,資金來源渠道狹窄,且大多購買風險低的金融產品,以致養老保險的收入社會化較低,無法跟上支出增長,增大了財政壓力。最后,缺乏良好的監管機制,部分地區對于養老保險的認識依然停留在傳統認知上,沒有建立可行的監督管理模式,無法提升養老保險基金的利用效率。同時,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以致無法有效監督保險機構的運營,很容易出現資金濫用的情況,影響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一)加大財政保障力度
一方面,應增加財政投入力度,保證養老金支付水平。相關政府部門應建立科學完善的補貼機制,足額發放養老金,尤其在制定個人繳費與預防基金稅費政策時,應重視特殊群體,如,殘疾人、特困、低收入人群的參保問題,全面覆蓋貧困人口、低保人口、殘疾人口等補助對象。必要時還應根據養老金的發放情況與居民供求模式,動態調整財政補貼。政府部門應根據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全額補助中西部貧困地區,補貼參保人繳費,對于最低檔次繳費的參保人,補貼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對于最高檔次繳費的參保人,根據繳納費用的10%進行補貼,減輕參保人的經濟負擔,提高個人賬戶累計額,調動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的積極性;對于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政府部門應制定合理的調增代繳幅度,為其繳納最低標準的養老金,保證貧困群體的養老權益,保證其基本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應引入投資運營、商業保險等多元化的養老金投資模式,將部分養老金投入債券、股票、基礎設施等領域,通過投資組合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增加養老金收益,為養老金配置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加強與商業保險機構的合作,推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組織個人或集體購買養老年金險,并劃定為養老金。商業保險組織具備更多的選擇方案,可以結合居民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養老服務,為養老金項目吸納更多民間資本,增加養老金來源。
(二)提升參保覆蓋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