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羅莊紡織產業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已經實現了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的轉變,并在21世紀初期達到鼎盛發展時期。然而在轉型升級和環保政策的雙重壓力下,不少企業倒閉、破產,目前羅莊區的紡織行業面臨嚴峻考驗,企業數量逐漸萎縮,留下的企業大多數處于產業鏈低端,無論是環保政策,還是行業內外的嚴峻形勢,都逼著產業轉型升級。本文對羅莊區紡織產業現狀和運行特點進行系統總結,著重分析了羅莊區紡織產業的產業模式、技術模式、發展瓶頸、制約因素,指出了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為羅莊區紡織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一)國內形勢
紡織行業在我國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產業鏈上下游關聯度較大的產業,紡織行業的發展對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增長、激發市場活力等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紡織行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條件和要求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呈現出高品質、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當前我國經濟處在恢復發展期,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發展的風險點仍較多。紡織行業在土地、勞動力、環保等方面面臨成本增高的壓力。紡織行業在國內發展不平衡,北方和中西部與長三角、珠三角之間差距較大。總體上來看,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復雜嚴峻。但是,挑戰中也蘊含著重大機遇。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提升綠色數字化發展水平,優化產出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是促進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后發地區積極承接長三角等地的產業轉移也是新的增長點。總之,國內巨大的市場和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抓住產業轉型升級、轉移等新的增長點,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二)國際形勢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動蕩加劇,世界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快速加息帶來的國際資本快速流動和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對紡織行業產業供應鏈產生了嚴重的沖擊。受烏克蘭危機、新冠疫情、糧食和能源危機等多重影響,世界經濟持續承壓,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增長勢頭明顯減弱,消費需求受到明顯抑制,貿易動力明顯不足,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時,近幾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紡織企業依靠其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采取 OEM 發展模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深加工能力,形成了較大的市場規模,正在成為我國棉紡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美國作為世界棉紡織最終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近幾年通過棉紡織產業調整升級,大量發展新型紡織技術,已使棉紡織品消費的供給能力大幅度上升,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逐漸形成了美國生產棉紗,墨西哥、加拿大織衣再回流美國的區內循環,出現了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進口依賴度降低的趨勢。我國紡織行業有著完整完善的產業鏈條,基礎設施、勞動力素質方面對比之下仍有較大優勢,生產質量和單位效率仍然高于東南亞國家。未來紡織行業將緊隨一帶一路建設,抓住我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和全球產業布局調整帶來的機遇,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
紡織產業是羅莊區的傳統產業,具有較好的基礎,在推動全區工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在全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羅莊區紡織企業以科技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為引領,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產品品類逐步齊全,產業集聚初步成勢
羅莊區對紡織產業鏈實施了前伸后延,已涵蓋紡紗、化纖、紡織用品和服飾加工等重要領域,主要產品有毛紗、混紡紗、無紡布、高檔色紡紗、毛毯、口罩及針織服裝等。羅莊區主要紡織生產企業有10家,主要紗線生產企業5家,服飾加工企業4家,無紡布生產企業1家,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2億元,同比增長0.6%。規上企業有臨沂市偉誠紡織有限公司和山東晶鑫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2家,且在同行業內具備產品優勢。偉誠紡織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有色紗線和軍用帳篷用材,其年生產環錠紗4萬噸,是民政部和鐵道部的蓬布指定生產商,2022年完成產值6144萬元,同比增加20.03%;晶鑫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無紡布、醫療衛材用品生產,年生產無紡布1.5萬噸,無紡布制品4200萬片,2022年完成產值21287萬元,產值同比減少3.68%。
(二)品牌影響力、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羅莊區紡織企業持有21個品牌商標,累計申請2項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目前已有晶鑫無紡布1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各紡織企業不斷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偉誠紡織有限公司致力于有色紗線和阻燃特種紗線的生產研發,其軍綠紗銷量占全國市場的80%;晶鑫無紡布長期致力于新產品研發,先后開發出了防護服面料、隔離衣面料和一種新型的高分子防水透氣膜等新產品,新上一套中央供料系統,實現了更清潔、更環保的智能化生產;皇源針織致力打造高檔織造產品,研發了抗菌防臭、防紫外線等針織面料。
(三)企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偉誠紡織有限公司投資6000萬元進行設備數字化改造升級,新上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設備60余臺(套),項目技改完成后,可大大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預計年新增產值3000萬元。山東國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項目,總投資52.7億元,占地約695畝,預計年產值102億元,利稅30.9億元。該項目主要以木薯、高粱、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為原料,最終產品聚乳酸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可降解塑料”,可作為拉絲纖維材料的原料使用。成盛精機投資4700萬元的高速數控梳毛機生產線數字化改造項目,此項目投資改造后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增補了國內梳毛機設備生產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國內生產技術,項目預計每年生產梳毛機10臺,年新增產值5100萬元,利稅480萬元。這些本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將進一步提升紡織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羅莊區紡織產業近年來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也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和挑戰。
(一)規模企業少,行業產值在全區工業總產值中比重低
鼎盛時期,羅莊區規上企業有8家,年產值達到20億元,隨著整個紡織行業形勢的變化,企業逐漸萎縮,2022年紡織行業總產值只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約1%。企業多以原料配套為主,目前紡織行業面臨著無主導產業的局面,區里也未把紡織行業作為重點行業,未規劃產業園,主要靠企業自主發展。
(二)產業鏈斷點多,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
大多數企業以傳統毛紡、棉紡為主,棉花、羊毛等產業鏈上游原料依賴新疆、內蒙古、澳大利亞等地供應,且企業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產品多為線、紗、坯布等初級產品,在企業經營上受制于上、下游產品,上游原料價格漲跌,以及下游的訂單多少,對企業效益影響很大,企業面臨較大壓力。
(三)企業出口恢復緩慢
受三年疫情影響,企業訂單大幅下滑,很多企業如佳潤毛紡和眾禾紡織等已停產關閉,正在進行設備處置。晶鑫無紡布疫情結束后受海外市場疲軟影響,國外客戶訂單大量減少,部分國外客戶取消訂單,產品外貿出口出現大幅下滑。2020年,企業外貿出口額5116萬元,較上一年同期減少29%,出口量訂單比同期減少三分之一。
(四)勞動力成本上升,“用工荒”問題仍然存在
一方面,由于紡織服裝企業需要大量的人工,受工作環境、辦公條件、廠區位置所限,年輕、有文化的人不愿意進廠,招工比較困難,熟練工人短缺;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企業普遍反映用工成本上升10%左右,這也是企業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流動資金缺乏,企業融資困難
近幾年來,銀行對中小棉紡織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較過去有比較明顯的減弱,貸款難度逐漸上升,部分紡織企業資金流壓力持續上升。面料、服裝企業及外貿公司等消費終端客戶現金流普遍緊張,紗布回款越來越不及時,有些客戶甚至賒欠賬款或以信用證保證等多種方式拖欠賬款。疫情影響下,國外客戶大量退單,產成品、半成品積壓,原訂單貨物無法按計劃運出,產品回款率下降,導致流動資金缺乏,加之融資困難,企業生存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六)缺乏創新產品,自主研發能力不足
大多數產品仍以中低檔為主,結構比較單一,普遍存在檔次不高、量大利少,附加值低,效益跟不上等問題,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異性的產品。同時,企業缺乏專業人才,自主研發能力薄弱,對產品認證、質量管理、品牌打造、商標培育重視不夠,大部分企業沒有專門的研發機構,沒有國家認可的實驗室,缺乏市場競爭優勢。
(一)依托省內區域產業優勢,補鏈做強龍頭企業,探索產業集群建設
羅莊區要立足龍頭企業的產業優勢,加強骨干企業培植力度,培育龍虎榜企業,提升企業規模、產值。目前,國內紡織企業的上游化纖原料市場已被中石化、神華煤化工、恒力等大型企業占據,相關產業投資大、技術門檻高,較難進入。山東省紡織產業基礎雄厚,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完整的研發體系和產業集群,羅莊區可以充分利用省內區域產業資源,協同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產業,積極推進紡織企業的中下游終端消費產品生產企業發展,以新型環保化纖面料、服裝、家紡及產業用終端產品為發展方向,優化產業鏈條,全面提升羅莊區紡織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探索構建現代新型紡織產業群體。
(二)以新型、綠色環保紡織面料產業為新動能
近年來,為滿足消費者時尚化、多元化的需求,非棉質纖維面料在紡織產品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各種新型化纖面料及生物纖維面料成為當前紡織行業的發展熱點。同時雙碳戰略對傳統紡織行業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羅莊區要密切跟蹤這一趨勢,在國安新材料有限公司50萬噸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項目的基礎上,加快紡織行業向環保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打造羅莊區紡織行業新的特色增長點。
(三)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依托滿天星直播城、國華直播電商新城、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幸福小鎮直播電商基地等電商平臺,發展線下與線上結合的運營銷售模式,通過互聯網數據了解市場需求,指導企業產品品種更新和生產運行。同時加強引導和鼓勵紡織企業采用新型技術,圍繞聚乳酸發展環保特色紡織產業,逐步提高設備檔次,優化產品結構,提升設計水平,鼓勵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閑置土地進行技術改造提升,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競爭力,逐步引領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全面提升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品牌的知名度,以點帶面推動羅莊區紡織行業的穩步發展。
(四)積極協助企業實施人才引進和培養戰略
加強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式”培訓,助力企業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為紡織企業提供穩定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才;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聚焦工業互聯網、數字賦能等領域,組織羅莊區數字經濟考察培訓活動,舉辦羅莊區政企大灣區高級研修班,與先進企業高管對接交流,找準企業信息化建設方向,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提升企業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生產水平。
(五)妥善應對復雜國際貿易爭端
2023年以來,整個形勢普遍向好,要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參加展會增加訂單,同時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策略,走雙循環發展道路。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加培訓班和品銷會,提升發展理念,打造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經濟研究單位的聯系,加強企業風險培訓,提高企業防范、化解宏觀經濟風險的能力。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發揮政策撬動作用,積極開展送政策上門等服務,特別是省高質量發展四批政策清單,強化政策解讀。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省市紡織產業發展及布局規劃,緊密結合羅莊發展的實際,積極引導企業堅持正確的投資方向,鼓勵企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學習蘇州、無錫等城市的做法,站在全新視角發展紡織,壯大企業資本,帶動紡織業發展。
本文通過對羅莊紡織產業的研究,詳細分析了企業生產經營、項目進展、市場前景等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問題,有助于相關企業合理定位羅莊區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重點,搶抓市場機遇,擴能提質增效,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羅莊區紡織企業要更新經營理念,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增強行業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名牌的內生動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臨沂市羅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