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雯琳
攀枝花市優秀青年京劇演員,國家二級演員,畢業于天津藝術職業學院京劇表演專業。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攀枝花戲劇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有《朝金頂》《浩然成昆》《半壺水》《破曉紅云》等。曾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熒屏獎,四川省第十六屆、十七屆戲曲小品(小戲)比賽三等獎,四川省第十屆巴蜀文藝獎,第六屆中國(黃河流域)戲劇紅梅大賽二等獎等。
《現代藝術》(簡稱:M):平時除了京劇,您的其他愛好是?
賈雯琳(簡稱:J):我平時比較喜歡運動、跳舞。
M:那您最初是如何與京劇相遇的?
J:打小從我記事以來就知道爺爺特別喜歡聽戲,每當去爺爺家玩時,就會跟著爺爺一起看CCTV-11戲曲頻道。雖然不懂爺爺為什么會喜歡聽戲,但電視里咿咿呀呀的唱腔總會讓我好奇地跟著哼上幾句。十歲那年偶然一次機會跟幺嬸去劇場觀看川劇,懵懵懂懂的我才第一次真正近距離接觸戲曲、感受戲曲獨有的魅力。舞臺上老師精彩的演出讓我記憶猶新。觀看演出結束后,幺嬸得知攀枝花京劇團正在招收戲曲專業的報考,便迅速把這個消息告知了我的父母。父母得知有這么難得的機會,隨后征求了我的意愿。或許是受爺爺的熏陶和對這門獨特藝術的好奇,便同意去試一試。經過嚴格的初選、復選,我最終當上了“京劇演員”,從此便走上了這條陪伴我一生的藝術道路……
M:您認為好的戲劇作品是什么樣的?
J:我認為好的戲劇作品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戲曲形式,它因具有獨特的表演藝術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背景而聞名。京劇的唱腔優美,身段和表演都非常具有特點,獨有的演技、多樣化的角色塑造、高度的藝術綜合性,都能帶動觀眾的思想、情緒進入到角色情感中。
M:有沒有喜歡的京劇藝術家?
J:當然有。我最喜歡的藝術家是京劇藝術家閻巍老師,學生時期就去觀摩過她的多場演出。聽很多老師說,閻巍老師練功刻苦、勤奮好學,三十多年一直活躍在舞臺上,堅持著對戲曲的熱愛,有著“武旦皇后”的美譽,是我們這些后輩該學習、奮斗的榜樣。
M:有過焦慮嗎?
J:我認為,焦慮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情、容貌、工作、生活……所以要學著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學著與自己和解,不過度追求完美,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能改變的事情上。
M:在學習京劇過程中,有想過放棄嗎?
J: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路走來,只有自己最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面對挫折和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傷痛,都會讓我有想要放棄的念頭。但藝術的道路沒有捷徑,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必須克服一道道難關、一重重阻礙。我時刻告訴自己:只有堅定信念,不斷努力,堅持不懈,才能在京劇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M:那您平時如何給自己解壓?對目前的生活節奏是否滿意?
J:在平時沒有演出排練的時候,我喜歡健身、跑步、戶外活動,或者跟好姐妹一起組織活動。因為有著熱愛的事業和充實的日常,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節奏還是挺滿意。
M:您覺得京劇給您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J:從接觸京劇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余年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很感恩自己選擇了戲曲這個專業,很慶幸自己的事業是自己所熱愛的領域。當然,在這條路上有過迷茫、失落,但我從未后悔選擇了它。能把自己所學的技能在舞臺上展現給觀眾,讓觀眾更加了解戲劇、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想這是我作為戲曲人最大的收獲。
M: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京劇演員,您是如何傳承京劇的?
J:支持創新、推廣文化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關鍵。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創新,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向更廣泛的人群推廣。只有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結合,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有所創新,才能讓更多人喜歡、接受傳統文化。
M:此刻,有沒有什么想對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說的?
J:我會對過去的自己說:雖然會遺憾過去的“你”不夠努力、不夠懂事,生活、家庭、事業都會讓家人操心,但回頭看看這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我會對未來的自己說:人生很漫長,要經歷的事很多,愿未來的“你”能夠勇敢、努力、堅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