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栗子坪很多次。世代居住在栗子坪的彝族同胞,在祖祖輩輩口傳心授的民族文化中浸潤成長。歡樂的火把節、盛裝的朵洛荷、火塘邊被娓娓道來的民族傳說故事,都是刻在彝族同胞基因里悠久、絢爛、美麗、引人入勝的民族符號。我寫過不少歌詞,但像栗子坪這樣帶給我很多文化啟迪的地方,很少很少。
除了悠久的歷史文化,栗子坪還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因為如今的栗子坪,已然成為雅安乃至四川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的范例之一。在飄揚的紅旗下,在甜美而紅火的日子里,鄉民們一邊享受四季豐盈、山鄉巨變,一邊心懷感恩,用歌聲頌揚美麗新村的幸福生活。這些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場景,我想用文字展現出來。但真正到下筆時我卻思考了很久。近年來,基于鄉村振興、民族復興的時代背景,迫切需要文藝創作者創作出展現民族新風貌的作品。但,如何寫出新意?如何致敬經典?帶著問題,我走訪了當地居民。從農作物中提煉素材作為形象、生活環境中提取情感鋪陳為基調,竭力展現當下最真切的彝家風貌。
十分感謝曲作者和作品的主創團隊,正是他們與我一同扎根基層,和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共播種、同豐收,才能真切感受到栗子坪欣欣向榮的時代變化,真切體味彝家人民跟黨走、感黨恩的信念。最后,我還大量采擷當地彝族民歌素材,保留和延伸發展其文化中的文學特點,將深刻體驗到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展現于文字之中。希望這首宣揚真切彝家故事的作品,能夠為聽眾展現生動可人的彝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