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榮縣人。四川美術出版社編審,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專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崇州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成都市成華區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出版《陳榮線描作品》等個人畫集多部,文章《連環畫里的中國故事》《淬鋼漉墨 寫萬物大美——淺談鋼筆畫的藝術創作》在《光明日報》發表。個人曾榮獲2016“成都榜樣·德藝雙馨 文藝工作者”稱號;作品曾入選四川省文聯2021年度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文藝評論類)。
2024年1月22日14時30分,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現代藝術雜志社“文藝百家”工程·文藝講壇2024年第3期(總第75期)美術專場在四川福寶美術館開講,講壇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本次講壇特邀四川省美協理事、成都市評協主席、成都市美協副主席、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陳榮擔任主講嘉賓,為觀眾帶來《畫萬千世象 繪百態人間——美術與人生》主題分享。
本次講壇分為主講嘉賓講解、示范創作、互動三個環節。講壇伊始,陳榮老師將自身的經歷和藝術理念緩緩道來。他首先談到理想,認為理想是前進的航向,人心中要有一個目標并朝之前行。隨后,陳榮老師開始講述繪畫,先是講到線條美。線是中華民族審美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表達,我們對線條的表達能力是來自先輩們對日常生活的抽取和提煉。緊接著,他展示了自己的各類寫生作品,有人物、有風景,有在川大荷塘的、有在崇州的、有當年在美院的……并詳細講述了當時寫生的場景、線條的處理方式,以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每講一幅作品,陳榮老師都會以此悉心教授在座的觀眾們繪畫技巧,比如如何取舍、線條疏密、層次關系以及留白等。他還談到當年記日記的習慣,每記一篇日記,就畫一幅畫,日記內容已經記不清了,但是畫還記憶猶新。
陳榮老師講到速寫,他表示自己更樂意做生活的記錄者,例如當時父親住院,畫了一幅《輸液的父親》;和兒子去肯尼亞時,畫了一組野獸的速寫;還有當年給劉正興先生畫的一幅人物速寫。他說:“畫人難畫手。”但對于現在因難而不畫手或交給電腦的現象,陳榮老師表示不認同,他認為這是一項關鍵技藝,也是他必須教會學生的。
關于水墨,陳榮老師提到了潘天壽和黃賓虹兩位先生。兩位先生是中國畫近現代史的豐碑,讓他十分感懷,為他們作畫時也投入了十分真摯的感情。他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例如,在畫吳昌碩時,他特地去了吳昌碩的故居,身臨其境地感受吳昌碩的日常生活。
此外,陳榮老師還展示了他的彩墨、扇面以及煙畫作品。其中有一套以三國為主題的水墨作品。三國是陳榮老師童年的夢,他所畫的人物正是他心中的三國形象。至于煙畫,即在煙盒上作畫。煙盒畫是陳榮老師提倡踐行的環保行為藝術,里面記錄了每一天的日出日落,人生的喜怒哀樂,將周遭的一切和自己內心的世界,都呈現在這用細密繁復的線條刻畫的物象中。
陳榮老師將創作過程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始終,每幅畫都是一個故事。他講述得繪聲繪色,生動有趣,時常引得現場觀眾情不自禁會心一笑,說到繪畫技巧技法時,他還會起身就著屏幕比畫。
示范創作環節中,陳榮老師為一位現場觀眾即興創作了一幅寫生。陳榮老師一邊作畫,一邊向觀眾傳授作畫技巧,他說道:“畫畫要多觀察,多畫寫生……看準了就下筆……中國畫筆尖、筆肚、筆根都可以畫,八面出鋒……”陳榮老師的細心講述伴著輕緩的音樂,讓人不禁沉浸其中,不知不覺,筆墨揮灑,一幅生動的水墨人物躍然紙上,引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講壇尾聲,現代藝術雜志社向主講嘉賓陳榮老師和四川福寶美術館館長向運華贈送《“文藝百家”工程·文藝講壇》和《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22年度“百佳推優”工程》特輯,并合影留念。
至此,2024年第3期文藝講壇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完滿落下帷幕,并獲得了觀眾的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其中一位觀眾深受感觸,特意為此撰寫了一篇題為《“在藝術、人生的道路上" 風雨兼程快樂奔行”觀后》的文章作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