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事實:
今年正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不久前的全國兩會,來自各地各行各業近500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將14億多人民所思所盼不斷融入黨和國家發展頂層設計,凸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強大生命力。“兩會時間”開啟,也讓世界再次聚焦中國。參加今年兩會報道3000多名記者中,來自境外的記者就有1000多人。
點評:
全國兩會歷來都是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今日之中國,與世界緊密聯系、相互交融、彼此成就。會議期間,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等熱門話題,引發國際社會持續關注。透過中國兩會這扇窗口,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成功的中國之“治”、洞察到了中國經濟發展之“質”、感知到了中國與各國攜手合作之“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提出的一系列新目標新舉措,正通過兩會讓國際社會讀出中國發展的活力、改革的魄力、開放的魅力,看到經濟長期向好的積極信號,期待中國高質量發展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兩會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機遇。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2024年規劃的目標中,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定為5%左右,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國際金融論壇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2%,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而中國經濟的強勁脈動告訴世界,中國將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穩定器”和增長的“發動機”?!跋乱粋€中國”,還是中國。除了經濟增長目標,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等,也是海內外高度關注和熱議的高頻詞。
兩會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開放決心。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吸引力的關鍵因素。在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今年中國兩會再度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中國德國商會調查顯示,91%的德國企業不打算與中國“脫鉤”;中國日本商會調查顯示,2024年,半數以上受訪日企表示愿意維持或增加在華投資;華南美國商會報告表明,76%的受訪企業計劃今年在中國進行再投資。一個更加開放、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將持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兩會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魅力。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國際社會一談到現代化,言必稱西方。而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則為許多發展中國家選擇適合自身的制度和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透過今年兩會,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獨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發展、開放包容、團結奮斗、共同富裕、美麗中國……一個個“關鍵詞”始終閃耀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之中,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啟迪。與此同時,中國邀請全球南方國家搭乘中國快速發展和日益繁榮的列車,為更多國家開辟現代化道路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在世界格局深刻變革、人類社會遭遇多重挑戰的當下,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成為“不確定性時代的最大確定性”,不斷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增添正能量。透過兩會,國際社會清楚地看到,作為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中國展現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中國也將同各國攜手共進,推動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