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姆學研究院

法國巴黎的一家麥當勞餐廳
如何用一種更有趣的方法,把三條看似毫無關系的新聞聯系在一起?
第一條,先是2022年,姆巴佩在參加法國隊集訓時,拒絕參加法國隊官方贊助商安排的拍攝活動,原因一是他認為不能完全放棄自己的肖像權,二是他不認同部分贊助商,其中的一個被認為完全不符合姆巴佩極其團隊價值觀的贊助商,是和法國足協合作過8年時間的肯德基。
第二條:2024年3月,法甲聯賽官方宣布,和麥當勞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麥當勞將從2024年7月1日起,成為法甲未來三個賽季的冠名合作伙伴,麥當勞法甲聯賽即將在3個月后正式上線。這也不得不讓剛剛退役的漢堡王阿扎爾驚呼:扶我起來,我還能踢!
第三條新聞:2022年7月,法新社的消息顯示,法國成為僅次于美國,麥當勞在全球的第二大消費力市場,而早在2013年,法國就已經成為麥當勞的第二大盈利地區。
綜合以上三條新聞,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姆巴佩堅決抵制肯德基,法國足球,法國社會卻在熱情擁抱麥當勞,原因就是,法國人瘋狂留戀板燒雞腿堡。
那么,為什么姆巴佩此前會抵制肯德基,為什么法甲聯賽,法國足球,甚至整個法國社會,又都在不遺余力地擁抱麥當勞呢?
在電影《粉紅豹》中,美國人為了嘲諷法國人對美食快餐欲拒還迎的矛盾態度,專門設計了這樣一個橋段:法國軍官一邊拿著漢堡包罵罵咧咧,一邊一口咬下去,隨即露出了難以抑制的陶醉表情。

2024年3月21日,法國巴黎,法甲聯賽和麥當勞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法國在2023年已成歐洲第三大美式快餐市場。
如今,法國人集體迷上了他們原先最瞧不起的美式快餐。根據美國CNBC新聞網報道,法國在2023年已成歐洲第三大美式快餐市場。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和Five Guys這四個品牌,過去十年在法國的市場份額增加了61%,達到了190億歐元。根據歐洲調查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統計,在2020—2021年法國餐飲界遭到了新冠疫情的重創。由于美式快餐有強大的互聯網送餐系統,因此在法國得到了最快的復蘇機會。相反,那些傳統的法式咖啡廳和餐廳酒館,卻依然很難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西方人有一句諺語:“你吃什么,就成為了什么(You are what you eat)。”對“吃”無比敏感、而且對自身民族美食特別自豪的法國人,如今正在為美式快餐這種舶來品抓狂撕裂。法國人對美國快餐“一邊罵一邊吃”的態度,也在足球界得到反映。
一切的一切,得先從姆巴佩兩年前的那起“事先未張揚的拒絕商演”說起。簡單概括一下這件事就是:法國隊在2022年安排了好幾場贊助商要求舉辦的商業活動,這些活動要求法國隊全體球員一起參加,但姆巴佩及其團隊拒絕參加。最開始,姆巴佩方面提出的觀點是:這些商業活動侵犯了姆巴佩和其他法國球員的肖像權。
隨后,不少媒體開始報道,姆巴佩對于法國足協挑選的部分贊助商非常不滿意,這其中就包括了部分博彩網站,以及和職業球員價值觀并不相符的肯德基。
姆巴佩的這個行為,當時在國際體壇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支持他的人認為,姆巴佩反對不符合自身價值觀的贊助商,比如以油炸為主的快餐品牌肯德基,體現了他對于綠色、健康、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推崇。

1972年,法國第一家麥當勞在巴黎落戶
但在法國國內,也有不少人質疑姆巴佩,認為他非常雙標,因為根據體育媒體TA的報道,姆巴佩抵制法國國家隊的部分博彩贊助商和肯德基發生在2022年的9月,而在當年6月,他自己成為了夢幻足球游戲Sorare的形象大使。Sorare中有大量以真實足球運動員為主題的卡片,每張卡都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注冊為NFT,也就是非同質化代幣。這個游戲存在巨大爭議,有人質疑它涉及一個由一小群玩家經營的秘密“量化對沖基金”,隨后,這個游戲的官網在瑞士被認定為博彩網站,盡管游戲的創始人堅稱這只是一個基于加密貨幣進行貨幣收藏的游戲。
肯德基面對姆巴佩的發難,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雖然肯德基依然以贊助伙伴之一的身份,被法國足協保留了下來,但通過最近2年,姆巴佩抵制肯德基這件跨界出圈的大事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處在職業生涯上升通道的個體,如何通過自身的地位、話語權和影響力,打贏有利于自己和隊友的輿論戰和權益戰。這其中,肯德基作為一個外來者,在面對法國本土的足球沙文主義、商業排外主義和文化保護主義時,不得不向法國目前第一球星作出讓步和妥協。
最近一條新聞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討論:麥當勞和法國足球甲級聯賽簽約三年,成為了法甲的冠名贊助商。姆巴佩堅決抵制肯德基的同時,法蘭西也正在熱情擁抱麥當勞。在法國社會,麥當勞領銜的快餐文化,正形成一股從入侵、對抗,最終融合進入傳統法蘭西生活方式的新勢力。
1972年,法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知名快餐店在巴黎落戶,它就是如今成為法國最受歡迎快餐店的麥當勞。當時接受采訪的法國人認為,美國人帶來的漢堡、炸雞和薯條,新鮮、刺激、性價比高,即吃即走,帶來了一種快速飲食的新習慣。
巴爾扎克曾把巴黎咖啡館的吧臺比喻為“人民的議堂”。
雖然法國人格外包容初來乍到的麥當勞,但以優雅自居的法國餐飲和法國飲食界,卻對麥當勞們表達了不屑。這其中最極端也是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歐洲生態—綠黨的反全球化先鋒,法國政治家何塞·博韋,在世紀之交時大戰麥當勞。
何塞·博韋在1999年8月,帶領法國國內的幾位環保人士,以快餐不符合法蘭西傳統飲食觀為由,干擾南特米洛的麥當勞餐廳施工,這也導致他自己被當地法院判了三個月有期徒刑。據說他刑滿釋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回自己當年干擾的那家麥當勞餐廳沖著三名南特年輕人大喊:你們TMD為什么要吃這些東西啊?
他得到的,是這個三個年輕人出乎意料的回答:我們來麥當勞吃飯,是因為它在法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
年輕人態度的轉變,在法國社會是一條清晰的上升曲線。2005年,也就是麥當勞進入法國市場33年后,法國食品、環境和職業健康與安全局做過一個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法國在職成年人和學生表示他們從不吃快餐。10年之后的2015年,這個比例里的頑固分子只占十分之一。與此同時,偶爾(每月1至3次)和定期(每月至少4餐)快餐愛好者的比例已成為大多數,從28%上升到55%。

法國足球運動員姆巴佩

1999年11月29日,法國政治家何塞·博韋(左二)在一場示威集會上
法國食品安全局還通過海量數據,給法國的快餐愛好者做了一個消費者畫像:男性居多,年齡普遍在18-44歲之間,居住在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城市,教育水平基本都在本科以上。
快餐成為法式餐飲里的新主流,這在法國部分反全球化運動、工會主義者、環保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看來,是不可理解,也不可接受的。但法國社會學家讓-皮埃爾·科爾博卻以麥當勞為例,談到了“快餐店正在成為青年潮流和亞文化交融的新空間”這個觀點。
科爾伯認為,巴爾扎克曾把巴黎咖啡館的吧臺比喻為“人民的議堂”,而如今的麥當勞餐廳,則是新世代線下聚會、社交的一個當代青年空間。年輕人對快餐店正在進行一種類似“文化挪用”的行為藝術,快餐店也因為極強的社交屬性,迅速成為了當代隨性青年的小酒館、小嗨吧,是當代社會小確幸的大本營。
如果說在臉書和推特創辦之前,咖啡館就是法國的第一個社群網絡,那么科爾伯認為,當下的快餐店,正在成為年輕人并不羞于談論的潮流聚集地。
在法國這個社會,任何事情都不太可能走向某個極端,因為不管是對于某件事,還是對于某個人,盡管總有人嘴上噴它、黑它、罵它,但總有人在心里愛它、想它,甚至饞它。
責任編輯何任遠 hr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