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馬爾代夫將舉行第二十屆人民議會選舉,此次選舉原定3月17日舉行,但在反對黨聯盟大力施壓下,總統穆伊茲同意以“齋月(3月10日至4月9日)期間投票率低”為由推遲選舉。自2023年11月穆伊茲上臺以來,其奉行的獨立自主政策引發印度強烈不滿,后者隨之加大力度扶持馬國內反對派。在此背景下,圍繞此次議會選舉的各方博弈,不僅對穆伊茲而言或為事關其政治生命的“政權保衛戰”,對馬國家前途而言也影響重大。
當前,馬議會主要存在四大政治力量:穆伊茲所在的人民國民大會黨(PNC)、進步黨(PPM)、民主黨(MDP)及民主黨納希德派(DEM)。上述力量形成兩大對壘陣營:一是人民國民大會黨和進步黨組成的“進步大會聯盟”(PCC),該陣營支持穆伊茲,也支持“印度退出”運動;二是民主黨和民主黨納希德派組建的反對黨聯盟“民主黨—納希德派”,這一陣營親印、親西方色彩濃厚,目前在議會占據多數席位。
馬議會實行比例代表制。根據馬選舉委員會最新公告,本屆議會席位數為93席。穆伊茲所在PCC聯盟僅占18席,遠低于民主黨—納希德派的55席。盡管如此,穆伊茲仍聲稱PCC聯盟有望在即將到來的議會選舉中至少贏得62席。
穆伊茲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來自PCC為決勝議會選舉公布的四大承諾。一是確保馬主權“絕對獨立”,強調建設針對印度的“海上自主保衛能力”;二是推動改革國企、嚴控開支,優化經濟效率和發展可持續性;三是大興基建,有效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條件;四是重點推進生態城項目建設,改善民眾人居環境。這些承諾一方面主打對印劃清界限,另一方面則強調經濟民生,凸顯穆伊茲政府“自主富強”的執政理念。此外,穆伊茲政府正加強聯系最高法院,意圖通過司法限制反對派在立法機構的阻遏行動。
然而,PCC內部也暗藏裂痕——近期穆伊茲與前總統亞明就未來執政聯盟主導權齟齬不斷。亞明作為進步黨候選人贏得2013年總統選舉并出任馬第二任民選總統,但其在2018年任期滿后因腐敗和洗錢罪被判處11年監禁。目前,亞明不滿穆伊茲在聯盟內聲望日隆,更不滿穆伊茲未兌現“就任總統后即釋放亞明”的競選承諾,曾多次暗諷穆伊茲“為實現個人政治野心而將他關在監獄”。
對暫時占據議會多數的民主黨—納希德派而言,其當務之急是盡可能鞏固并擴大席位優勢。民主黨—納希德派提出了三個針鋒相對的主張:一是主張“‘親華反印’政策不利于馬發展”,并以此為由彈劾穆伊茲;二是提出新的《反叛逃法案》,要求議員轉換陣營后自動失去席位,以此防止本黨議員加入PCC導致議會形勢逆轉;三是圍繞媒體自由、公民權利、債務等“傳統議題”繼續攻訐穆伊茲政府。值得注意的是,民主黨領袖薩利赫、納希德派領導人納希德也曾因黨內領導權問題分裂。然而,鑒于兩派的共同目標是對抗穆伊茲,雙方已暫時擱置分歧。
當前,馬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為主張“自主富強”的穆伊茲政府帶來重大機遇。盡管穆伊茲政府否認“親華反印”標簽,但其“疏印遠印”取向已十分明確。例如,穆伊茲表示,在前總統薩利赫執政期間(2018~2023年),執政黨雖在議會占據多數席位并擁有決策權,但卻“按照‘外國大使’的命令行動,嚴重損害馬國家利益”。該言論被廣泛解讀為批評民主黨政府實為“印度傀儡”。穆伊茲強調,應糾正馬“聽命于人”的狀態,推動馬真正成為“迪維希人之國”——該國人自稱為“迪維希人”,這一身份正不斷塑造并強化馬民族主義情緒。
近期,印馬外交風波還進一步提高穆伊茲政府民望。印馬今年1月圍繞印拉克沙群島、印在馬附近海域設立海軍基地等問題摩擦不斷。對此,穆伊茲強勢回應“馬雖小,但不容欺辱”“印度洋從不屬于某一特定國家,印度也不例外”。此外,加之印國內印穆矛盾激化、印馬在本輪巴以沖突中立場分歧嚴重,PCC有望借勢鞏固選民基本盤,壓制親印色彩濃厚的反對黨聯盟。

此外,PCC還策動反對黨議員反水,以彌補自身議會席位數較少的劣勢。2023年12月,民主黨12名議員集體加入人民國民大會黨。這顯著增加PCC的議會席位數,但也使反對黨聯盟警惕,并要求議會盡快通過《反叛逃法案》以遏制議員倒戈。值得注意的是,穆伊茲已宣布在全國啟動七萬套住房建造項目,而中國正是該項目主要合作方。這些項目將帶動土地升值、提升工程利潤、改善人居環境,其紅利不僅能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并刺激地方發展,還能強化PCC在議會優勢。
PCC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涉外方面,印度莫迪政府在本國大選迫近的背景下已將穆伊茲政府作為“頭號懲戒對象”,或將不遺余力動員自身政經資源武裝馬反對派,對PCC發動“外部圍剿、內部分化”。與印關系密切的民主黨領導人阿卜杜勒·沙希德在今年2月未經選舉便被任命為該黨主席。沙希德在公開場合一直否認馬境內有印軍事存在,并多次強調“印馬關系亂不得”,這導致馬政界質疑此次任命背后有“印方勢力支持”。
治理方面,印對馬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馬對印的依賴性。因此,如果馬在短期內無法降低對印依賴,PCC主張的“印度退出”就會使其自身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為確保印不會徹底放棄對馬援助,穆伊茲也曾對印釋放善意,他稱“印仍是馬最親密的盟友,而馬需印助其紓困”。
經濟方面,穆伊茲政府亟須解決馬債務高企、財政赤字不斷上升等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馬正處于債務“高風險”狀態。受燃料價格上漲、進口需求強勁推動,預計馬2024年經常賬戶赤字仍將居高不下,而這也將沖擊穆伊茲政府的政權穩定,并為反對派和印干涉馬內政提供重要機會。
總之,各方圍繞馬議會選舉的博弈不僅可能影響穆伊茲政府和馬內政外交走向,也是大國博弈加劇背景下“全球南方”中小國家內政外交聯動變動的縮影,為我們研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當前具有的共性趨勢和特性問題提供了一個窗口。
(作者分別為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