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這么說
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今年河北這么做
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雄商、雄忻高鐵等項目建設,力促承平
高速建成投運、石家莊至張家口高鐵直達
深化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加快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
中心建設,推動創新應用場景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暢通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
加強重點領域產業協作。抓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產業鏈建設,
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從不同方向構建聯通京津的經濟廊道,攜手打造先進
制造業集群
深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加強潮白河、灤河等跨界河流綜合治理,實施北方
防沙帶等重點工程,推動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取得更大進展
加快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深化高校師資隊伍、學科建設等合作,鞏固擴大京津冀
醫聯體建設成果,推動京津養老資源向我省
延伸布局,擴大互認資質資格范圍
報告這么說
抓好標志性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
今年河北這么做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推動疏解任務落實。深入落實中央一攬
子支持政策,完善激勵約束政策體系。加快第一批央企總部、高校、醫院
等項目建設,銜接落實第二批疏解實施方案,吸引落地更多市場化
疏解項目。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爭取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在
雄安布局,加快科創中心、中關村科技園建設運營,推進雄安高
新區建設
報告內容來自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河北做法來自202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
“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京津冀的內容,讓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代表委員深受鼓舞,他們紛紛就京津冀加快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推動三地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獻計獻策。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國家戰略的勢能正在轉變為河北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全國兩會上,我省代表委員表示,在新的起點上,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扎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更好發揮京津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作用,為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貢獻河北力量。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驚蟄已過、春意萌動,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中創燕園、諾未科技、思瑞恩新材料等科技型企業研發正忙。2023年,保定市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強度3.48%,位居全省前列。
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長閆繼紅說,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保定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行“揭榜掛帥”機制,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協同創新推動產業協作,積極拓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生物醫藥、超低能耗建筑等優勢產業新空間。
京津冀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持續提升,2023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01.1%。從省科技廳獲悉,2024年,我省將加快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建設,推動創新應用場景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暢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好標志性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這讓雄安新區建設者倍感振奮。當前,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總部建設全面提速,北京援建的3所學校和雄安宣武醫院開學開診,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開工建設。新區設立以來累計完成投資6500多億元,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錨定‘聚要素目標緊張快干,推動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地落實。”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劉佳表示,將加快推進首批疏解項目建設,積極對接第二批央企疏解清單,服務招引更多央企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落地,全力推進重點片區建設,抓好標志性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鏈”上發力,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含金量”“含新量”更足。2023年以來,河北與京津聯合打造首批6個協同創新產業鏈。其中,河北牽頭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當前,河北借助京津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首席技能操作專家張雪松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新型產業工人支撐,對技術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要不斷健全產業工人學習培養制度,不斷密切與京津優質教育資源對接,深入拓展校際、校地、校企合作,探索長鏈條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大力培養京津冀產業緊缺領域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