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瑞 許云清 呂孟澤



摘要:作為國家基層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青年村醫與醫療衛生治理現代化休戚相關。青年村醫作為基層醫療衛生隊伍中的骨干群體與中堅力量,是數字信息技術賦能廣大農村地區現代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中堅力量。文章以河北省內青年村醫為調查對象,以其信息素養現狀為調查內容,通過對收集到的129份有效問卷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分析其薄弱環節,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制定培養意見,進一步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
關鍵字:數字鄉村;青年村醫;信息素養;河北省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4-014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0;G203? ? ?文獻標識碼:A
團中央委員會農村工作專門委員會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共青團參與數字鄉村發展現狀和路徑研究報告》一文中指出推動廣大青年成為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積極參與鄉村數字民生服務[1]。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中指出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提高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與可及性等要求,在政策方面構建了青年人才引領數字鄉村新格局[2]。因此,提升鄉村醫生人才隊伍整體信息素養,有利于發揮青年人才優勢,保障村民生命健康。
1 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現狀及青年村醫信息素養研究
1.1 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現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加快推進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信息化”,而青年村醫人才隊伍既是數字鄉村建設的主力軍,也是數字民生服務的生力軍[3]。楊志萍等人(2022)[4]在《新時代返鄉青年人才助力數字鄉村產業振興研究》中以“數字鴻溝”為切入點,提出構建青年返鄉助力振興民生醫療平臺,減小城鄉差距和信息不對稱的數字鴻溝現象等研究。
1.2 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青年村醫信息素養研究
中央網信辦聯合多部門發布《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中指出,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標準主要包括“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人社”等,這就說明提升鄉村醫生的互聯網使用水平十分重要[5]。郭志旺等人(2022)[6]在《河北省鄉村醫生培訓需求及培訓效果分析》中提倡通過引入鄉村醫療互聯網設備吸引青年醫生加入,并通過教育培訓普及鄉村醫生的信息知識。
通過對上述研究進行梳理,發現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適應農村醫療衛生經濟發展和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要成為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由于河北省統計年鑒對鄉村醫生年齡層次的反饋不足,無法反映青年鄉村醫生具體情況,因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對“青年”年齡的定義,本課題在問卷設計中選擇年齡在15~44歲之間的鄉村醫生進行調研[7]。
2 青年村醫信息素養現狀分析
2.1 問卷內容
文章以“河北省青年鄉村醫生”為調查對象,以“信息素養現狀”為研究內容,通過分析得出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青年村醫信息素養建設的相關建議。根據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以及青年鄉村醫生職業特點,問卷中信息素養評價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李克特提出的,是一種常用的態度測量工具,由一組陳述組成,每個陳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來進行統計,總共設計了14個項目問題,包括項目1:非常熟悉預防疾病相關的應急預案;項目2:非常熟悉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等相關知識;項目3:非常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內容;項目4:能夠意識到信息素養是醫生終身學習的必備基礎能力之一;項目5:了解并能夠遵守診療中的信息倫理、保密和隱私原則;項目6:知曉互聯網上查尋信息遇到困難時咨詢途徑;項目7:新型疾病出現時,會積極通過互聯網途徑獲取知識;項目8: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解除信息的危害,預防垃圾信息;項目9:認為提高鄉村醫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技能非常有必要;項目10:具備基本信息檢索知識;項目11:能夠準確評價檢索結果是否滿足要求;項目12:能夠意識到自己可以利用線上平臺發布科學信息;項目13:了解官方渠道,不傳謠、不信謠;項目14:能夠意識到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重要作用。
2.2 問卷收集
問卷通過網絡發放,共收集到問卷148份,排出無效問卷,得到有效調查問卷129份,有效率87.16%。本次調查中男性占比60.5%,女性占比39.5%;年齡在30歲以下僅占8.54%,說明青年鄉村醫生年齡結構失衡,分布不均,缺少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結構。其中,中?;蚋咧袑W歷的占比45%,??茖W歷的占比41%,最高學歷為本科的僅占14%,無碩士、博士研究生,說明青年鄉村醫生隊伍的學歷總體較低,農村民眾的健康保障“網底”亟需進一步筑牢。
2.3 數據分析
2.3.1 項目描述
由表1可知,青年鄉村醫生普遍認為自身具備的信息素養有著較高水平。反映出這個群體在信息素養方面的積極自我認知,以及他們對自己職業能力的一定自信(見表1)。
2.3.2 主成分分析法
通過測算得出,取樣適切性量數KMO為0.885,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Bartlett檢驗P<0.001,說明數據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經過4次主成分分析,再刪除兩個載荷之間相差不足0.2及無法解釋的項目4、10和11之后,最終生成雙因子結構。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9.440%,共同度為0.494~0.845,沒有在兩個因子上因子載荷均小于0.4的條目,因子載荷方面所得結果與預設理論結構基本一致。其中,成分一(項目1、2、3和5)能夠反映青年鄉村醫生的信息需求,可以命名為“需求”;成分二(項目6~9和12~14)能夠反映青年鄉村醫生信息意識水平,可以命名為“意識”(見表2)。
2.3.3 相關分析
本研究選擇Spearman秩相關分析。表3結果顯示,本量表各維度間相關系數0.730,各維度與量表總得分間的相關系數為0.883~0.957,相關性顯著(見表3)。
2.3.4 信度分析
如表4結果顯示,量表總體Cronbach's α 系數為0.923,McDonalds ω系數0.930,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處于0.873~0.896之間,McDonalds ω系數處于0.884~0.909之間。量表信度較好,內部一致性較好(見表4)。
通過以上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了兩個有效鑒別河北青年村醫信息素養的現狀特征因子。第一,信息需求特征因子。信息需求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58.982%,包括青年鄉村醫生對相關的應急預案、防護知識、政策文件及信息倫理道德及法規等各種信息源需求。在信息需求調查中發現,74.43%的青年村醫希望得到醫院、醫學院校對點幫扶及再教育培訓,25.57%的青年村醫希望進行鄉村衛生室標準化信息建設來滿足信息需求。第二,信息意識特征因子。信息意識水平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10.458%,包括青年鄉村醫生對信息渠道掌握程度、對互聯網使用的偏好等。據統計僅有34.88%的青年鄉村醫生使用過互聯網相關服務,而有60.47%的青年鄉村醫生未使用過“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等利用互聯網的相關服務,還有4.65%的醫療衛生人員未聽說過該數字化技術。
2.4 問卷結論
第一,數字鄉村建設信息設施建設不完善,制約青年村醫信息獲取渠道。目前,河北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還不完善,在硬件、軟件方面均存在數字信息建設與服務的短板,例如,青年村醫沒有權限閱覽醫學文獻數據庫、臨床醫生數據平臺、電子健康檔案等,數字化信息共享機制欠缺。
第二,數字鄉村建設缺少教育教學環境,滿足不了青年村醫對于信息素養培育的需求。統計結果顯示,很多村衛生室并未和醫學院校建立培育計劃和教育合作,和高層次醫院互聯溝通也較少,組織青年村醫外出培訓、接受信息素養相關教育的機會也十分有限,導致“學”與“用”出現脫軌。
第三,數字鄉村建設缺乏人才評價機制,青年村醫需要不斷強化數字能力。由于數字鄉村這一概念在我國提出的時間較短,對于數字鄉村建設的評估和評價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實際工作中,村衛生室及相關醫療機構并未出臺對青年醫生的信息能力、使用互聯網和遠程醫療使用情況等日??己说南嚓P辦法,導致青年村醫出現學習疲軟懈怠的情況。
3 建議與對策
3.1 完善激勵和保障措施,優化青年村醫隊伍從業條件
在面對農村公共衛生事件時,由于地域、技術、人力等差異導致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信息源受到限制的問題,鄉村醫生無法迅速向有關部門匯報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因此,需要完善健康管理智能化設備、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配備等硬件設施,同時,優化遠程診療等軟件配套設施,強化信息化支持,實現優質信息資源的共享,鼓勵青年村醫帶頭實現信息網絡和實際相結合的工作方式。
3.2 開展青年村醫信息素養培育,提高信息意識水平
鄉村醫生人才隊伍整體信息意識水平有待提高,國家雖然已出臺多個相關文件對年輕人才隊伍進行政策傾斜,但河北省鄉村醫生人才隊伍整體信息意識水平仍有待提高。地方衛健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應該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工作,與醫學院校簽訂教育教學合作,對青年醫生定期開展信息素養、信息技術知識等課程的培訓,同時增加線上培訓次數,方便青年醫生隨時學習,避免出現“學工”矛盾。
3.3 注重信息素養評價機制,激發青年村醫提升“內驅力”
建議通過醫學院校、醫學研究所等專業機構構建青年村醫職業素養知識評價體系,包括信息知識學習評價和信息素養實操評價。學習評價包括青年村醫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的了解與掌握情況、對互聯網醫療技術及適應信息發展的能力等內容;實踐評價可以考核青年村醫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信息化的水平。有效、定期、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激發青年村醫自助學習的“內驅力”,使信息素養的教育真正落實到工作和學習的實踐中。
4 結束語
信息素養是對信息利用控制的能力,數字鄉村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隊伍建設,提升青年鄉村醫生信息素養是縮小“數字鴻溝”的重要舉措。加強青年鄉村醫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整合醫學專業方面優質的數字資源和數字技術為建設數字鄉村提供重要保障,同時可以進一步完善青年鄉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助推數字鄉村的人才隊伍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團中央委員會農村工作專門委員會.鄉村振興背景下共青團參與數字鄉村發展現狀和路徑研究報告[J].中國共青團,2023(09):17-21.
[2]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EB/OL].(2023-01-20)[2023-12-23].http://www.hebei.gov.cn/hebei/14462058/14471802/14471750/15439722/index.html.
[3]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EB/OL].(2023-02-23)[2024-01-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23/content_5742938.htm.
[4]楊志萍.新時代返鄉青年人才助力數字鄉村產業振興研究[J].時代人物,2022(23):0044-0046.
[5]中國政府網.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EB/OL].(2022-09-04)[2023-12-2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04/content_5708228.htm.
[6]郭志旺,張振斌.河北省鄉村醫生培訓需求及培訓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2,42(05):338-342+346.
[7]賀秀峰,李虹輝.數字鄉村建設中青年人才培養的必要性[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05):17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