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河北省委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提出:“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當前我省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在資金來源、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仍需加強。因此,建議從環境、資本、服務、人才等四方面著手,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四輪驅動”體系,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一、良好外部環境是促進轉化的保障。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法規為基礎,出臺鼓勵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及具體條例。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在相關法律框架下制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建立農業科技成果鑒定、登記、運用及轉化等細則,鼓勵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對農業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部門加強完善保護農業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制度,加大對相關權益保護的力度。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提升各相關主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注入動能,發揮好引導、服務作用。加強校企協同合作。鼓勵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研發,加強與企業協同研發等,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契合度。
二、全鏈條資金投入體系是促進轉化的動力。提高財政投入水平。加大財政資金對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成果轉化。強化金融服務。通過風險補償、獎勵貼息、稅收優惠、補貼補助等方式支持金融機構為農業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拓展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建立農業科技企業后備資源庫,對優良企業進行重點培養,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科創板、主板等上市融資,支持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融資。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鼓勵保險公司探索研發適合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差異性、個性化保險產品,并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險服務。鼓勵擔保機構為相關企業、機構提供擔保,必要時組建再擔保機構分散擔保機構風險。
三、專業中介服務體系是促進轉化的橋梁。培育專業化、規范化的農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評估、市場分析、交易估值、談判簽約等系列服務。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業技術交易市場。建立統一的農業技術信息標準和農業技術轉移服務規范,打造農業技術交易市場網絡。搭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云平臺。提供政策信息、供需信息、咨詢服務等內容,實現供需發布、信息共享、咨詢交流、服務培訓等功能。形成常態化農業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機制。定期開展科技項目推介、成果轉化對接等活動,引進專家與企業合作洽談、對接幫扶。
四、高素質人才隊伍是促進轉化的關鍵。建設高素質的中介服務人才隊伍。制定鼓勵引導措施,組織開展技術評估、創業孵化等培訓,拓展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等專業人才的發展通道,鼓勵高等院校開設中介服務方向的專業課程,培養專門的中介服務人才。建設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隊伍。探索在農業高等院校設置農業推廣教授崗位,在農業科研機構設置農業推廣研究員崗位,為農業推廣科技人員提供職稱晉升通道。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在職培訓。完善激勵機制,吸引優秀技術、管理、經營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形成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加強農民分類教育培訓。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種形式,對農民技術員、農村經紀人等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對種養大戶等進行種植養殖知識培訓,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新技術、新品種等培訓。對于采用新技術、新品種的農民給與補貼,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