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碩 李永吉


提案工作作為人民政協的一項全局性、綜合性、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是人民政協履職盡責的重要方式。永清縣政協聚焦提高服務質量、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提升,使提案工作展現出新機制、新活力、新成效。
堅持強化頂層設計,全力提高服務質量
加強提案總體謀劃。堅持全員抓提案工作機制,縣政協黨組成員和各委室主任、副主任都是提案工作責任人。始終把提案工作作為“重要議題”,構建起“黨組會議經常研究、常委會會議定期通報、全體會議集中審議”的提案工作新格局。實施提案委員會“一委一精品”創建行動,將提案工作與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重點協商活動有機融合,努力讓提案“金點子”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健全提案辦理機制。在完善《提案工作條例》《重點提案遴選辦法》《優秀提案評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基礎上,縣政協與縣委、縣政府聯合制定《關于建立健全政協提案辦理協商制度的實施辦法》,將協商民主貫穿于提案的提出、審查、交辦、辦理、督辦、反饋各環節,為使提案工作實現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從答復型向落實見效型轉變、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提供制度依據。
搭建提案評價體系。提案辦得好不好,群眾滿意不滿意,評價就成了檢驗成效、查找不足、推動落實的“鏡子”。縣政協對所有提案實行清單式管理,開展“提案雙向評議”活動,調動“提辦”雙方參與提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都有明顯促進作用。去年探索將其他委員和界別群眾加入到評價體系之內。同時,通過《永清政協》工作專報,及時向上級政協、黨委和政府、政協委員展示提案工作成效,抓好日常評價信息的收集和反饋。
堅持夯實工作基礎,全力提高提案質量
把準選題方向盤。縣政協注重選題的精準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通過向縣委、縣政府函請“命題”,向黨派團體、政協委員、社會大眾廣泛“征題”,以及要求提案委員會充分調研、做好“出題”,形成提案選題參考目錄,引導委員把智慧和力量從“廣泛關注”轉向“聚焦中心”,確保提案方向始終契合黨委、政府目標定位和思路舉措,與中心大局同頻共振、同向推進。
打出培訓組合拳。縣政協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開闊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視野,提升抓好提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連續3年舉辦全體委員提升委員履職能力培訓班,邀請專家進行授課;組織考察團赴成都、重慶、深圳、廣州等地參觀,學習先進經驗做法。提案委員會印發《提案工作手冊》,做到人手一冊。各專門委員會借助“機關書香政協閱讀基地”“鄉鎮委員工作站”“企業委員之家”平臺,定期組織開展提案交流研討活動。
用好調研傳家寶。調查研究是政協工作的“壓艙石”。永清縣政協堅持通過組織調研來“培育”提案,拓展提案內容,廣尋提案線索,讓委員們切實提出“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好提案。2022年,永清縣政協組織18名委員歷時一個月深入35個小區實地了解情況,針對小區停車難、垃圾清理不及時、設施維修保養不到位等問題深入調研,撰寫《關于提升小區物業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建議》的提案,被列為當年重點提案,轉交縣政府和有關部門辦理,成為大家公認的“優秀提案”。
堅持創新方式方法,全力提高辦理質量
構建黨政領導督辦重點提案新格局。為讓“督好一件”提案向“督好一片”提案轉變,縣政協黨組書記在年初的黨組會議上強調,要探索黨政領導督辦提案工作機制。經過積極協調,今年縣委書記和縣長分別領銜督辦1號、2號重點提案。在辦理過程中,兩位領導親自部署、作出指示,“兩辦”主任親自跟進,組織承辦單位、提案人,以及涉及的企業或群眾代表共同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議。這是永清縣政協歷史上的第一次。
開展副主席對口服務黨政領導督辦新機制。為確保黨政領導督辦提案工作機制取得實效,縣政協又制定出臺縣政協副主席服務黨政主要領導進行提案督辦工作機制,依托專門委員會建立聯絡服務組,為服務重點督辦活動、辦理結果總結反饋、辦理舉措落地落實上了一道“保險”,避免領銜督辦是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實現政協和黨委、政府的“同向奔赴”。該做法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認可。
探索小微提案協商工作新方法。縣政協積極為提案人營造條件,鼓勵他們自提自督。在督辦《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的提案期間,聯合縣政府辦組織提案人,先后深入縣發改局、行政審批局、人社局,與承辦負責同志面對面進行協商。“你問我答”式的小微協商,既讓提案人體會到自身受尊重、建議受重視,又讓承辦單位進一步了解提案人的具體想法和工作不足,能夠更好地凝聚共識、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