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北歐去不起,而是新疆更有性價比”,小紅書上的新疆美景vlog,就是大型旅游宣傳片。“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東方小瑞士”那拉提草原、“"最美秋景”喀納斯,你總能多多少少刷到幾張。相比較之下,早就出現在地理課本、名著小說里的吐魯番,則稍顯落寞。不過,最熱的吐魯番里,有最極致的新疆。
相比起國內其他人工開發痕跡過重的旅游地,新疆的旅游資源更加原生態,氣候環境也極具獨特性,其險峻與美麗,帶火了以徒步、自駕、越野為代表的探險游。
橫穿天山,連接新疆南北的獨庫公路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從北部的克拉瑪依市出發,溝壑分明的獨山子大峽谷、如翡翠珠寶般的大小龍池湖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那拉提,依次呈現在你的眼前,仿佛一幅超長風景畫卷,帶給自駕越野愛好者“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極致體驗。不過,最極致的新疆,遠不止于景色的遼闊。
最熱的地方,有最極致的新疆
每到夏天,“哪個地方最熱”便成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吐魯番2023年夏天52.2℃的最新高溫紀錄一出,其他地方都得甘拜下風。
吐魯番素有“火洲”“風庫”之稱,新疆的獨特地形造就了其極端氣候。由于深處盆地之中,四周高山阻隔了大部分水汽,吐魯番增熱迅速、散熱慢。大于40℃以上的歷年平均日數在40天左右,晝夜溫差可達20℃。
由于降水少,吐魯番盆地內的河流主要來自雪山融水,面積小、年徑流量少,最終都匯聚在艾丁湖。它海拔-154.31米,是整個中國的海拔最低點。
極端的氣候環境令人望而生畏,但也給吐魯番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優勢。
吐魯番的交河故城,曾是唐代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設立的地方,幾乎全部從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通常來說,生土材料遇水易發生崩解,喪失強度。但是得益于吐魯番干燥少雨的氣候,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城市建筑才能免受水流的侵蝕,得以保存完好。
北方干旱季風,讓吐魯番的沙漠也別具特色。受南高北低地形、北方干旱季風、阿爾金高山區順坡北下的季節性洪水等影響,庫木塔格沙漠上散落著類型齊全、形態各異的沙丘,其中羽毛狀沙丘是我國獨有的沙丘形態。中間像羽軸般凸出,兩側如絨毛般散開,就像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的羽毛扇,因此得名。
提到吐魯番,除了險到極致的大美風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甜到極致的各色水果,比如葡萄。
干熱的氣候遏制了病蟲傳播,因此吐魯番葡萄的整個生長季一般不需要噴灑農藥,能夠做到無公害。日間充足的光照和高溫有利于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分解有機酸,含糖量高的同時顏色還漂亮;同時,晝夜巨大的溫差也有利于減少夜間有機物的消耗,增加糖分的積累,因此吐魯番的葡萄才能顆顆飽滿,個大味甜。
是大烤,也是“大考”
雖然又熱又干的天氣對葡萄來說是絕佳的生長環境,但對于人的生存來說,明顯絕非易事。在吐魯番這種高溫、缺水的極端環境下生活,是對人類智慧的一場艱難考驗。
自駕經過吐魯番時,你可能會好奇,為什么貧瘠的地面上有如此多星羅棋布的洞口。其實這些洞是一個個豎井,井下是全長5000多公里,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地下水利系統——坎兒井。面對干旱的環境,吐魯番人民在地下挖出輸水暗渠,利用自然坡度將水流引出地面。火焰山上寸草不生,但山腹的溝谷卻得益于坎兒井的存在,而長出了綠洲。
極端環境考驗的不僅是人使用工具的智慧,還有工具自身的硬實力。
不過,真金不怕火煉,最危險的環境,往往也是最佳的性能測試場。
在吐魯番這樣的極端環境中自駕,車輛面臨著不小的風險。首先,太陽的高溫炙烤可能使內飾老化,高溫環境也會使發動機冷卻系統效果變差。并且,行駛在風沙飛揚的道路上,風沙還會對車輛外表各部件造成打磨和沖擊,沙粒也會進入車輛的某些部位造成堵塞和磨料磨損。因此,沙漠公路上經常發生汽車輪胎損壞現象。此外,吐魯番內大量顛簸的路段,對于保證車輛穩定性的懸掛系統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最危險的環境造就了最佳的性能測試場,吐魯番有世界上最大的極熱干旱綜合性汽車整車試車場,可以進行高速環道、異響試驗道、操縱穩定道路、揚塵/石擊道路、熱帶耐久試驗路、大氣暴曬試驗區等科目的嚴苛測試。由此可見,來到新疆越野自駕,考驗的不僅是車技,更是車輛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