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士闖
一
又快到金秋十月了,我不禁又想起了紅鮭魚洄游的壯觀景象,更感嘆它們為了下一代而付出的艱辛和犧牲。紅鮭魚是生活在太平洋的魚類,卻義無反顧地經過長途跋涉回到它們的故鄉—庫頁湖的淡水河。
洄游的路充滿了艱辛和兇險,因為那是一條水淺灘闊的淡水河,許多地方的水僅能沒過腳面,紅鮭魚在河里都要露出半個身子。一路上還有許多鳥類、獸類在等著它們,把它們當成自己的饕餮大餐。但它們不顧一切地奮力沖擊,逆流而上回到它們的故里。在那里,數以萬計的紅鮭魚把河水都映成了紅色,它們在那里相守,成就一生美麗而又永恒的愛情,產下愛的結晶。那些幸運的魚卵,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孵化出來,在那里經過一年的成長,才能順流而下,到達浩瀚的太平洋。它們大約在太平洋中生活三到五年,為了去完成又一個生命的輪回,能夠幸存且長大的紅鮭魚便會洄游到它們的出生地,戀愛、結婚、產卵、孵化……
我被紅鮭魚的這種行為震撼了,每每想到,我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讓紅鮭魚在浩瀚的太平洋里生活那么久,還能記得出生的地方呢?又是什么使它們就算一路艱險,也要義無反顧地去走來時的路呢?
我想,那就是—愛!一種為了下一代而不顧一切的大愛!
二
這是老師講的,曾經發生在北京的一件事,一位母親去買菜,將午睡中的小女兒鎖在了家中。小女孩睡醒了找不到媽媽,就跑到陽臺上向樓下看。當她看到媽媽從遠處走回來時,她又欣喜又委屈,一邊喊著“媽媽”,一邊向外探身子。突然,危險的一幕出現了:小女孩由于用力過大,一下子從六樓的陽臺栽了出去……她的媽媽看見后,慌得扔掉手中的菜,奮力向樓下跑去。幸運的是這位母親在女兒墜地的瞬間,接住了孩子;不幸的是這位母親在極速奔跑后,心臟猝死。孩子得救了,這位母親卻走了。
這位母親的丈夫是一位教授,他覺得很驚奇,因為他知道,他的妻子患有心臟病。于是,他做了一個實驗,事先讓人在出事的陽臺上準備好同他女兒一般重量的假人并推下陽臺,再讓運動員和消防員在他妻子扔掉菜的地方,同時向樓下奔跑,去接住陽臺上扔下的假人。實驗了好幾次,結果,所有人都不能在假人墜地前跑到樓下。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一位心臟病患者能跑到,而健健康康的運動員和消防員卻跑不到呢?
后來,他終于明白了,雖然運動員和消防員都很健康,可他們要接住的是一個假人,僅僅是一場試驗而已;但自己的妻子就不同了,她要去接住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在救女兒的命!盡管她患有心臟病,可是她的心中有動力啊!動力是什么呢?就是對孩子的大愛。
課后,老師讓我們寫一篇感想。我至今記得,當時老師給我寫的評語是:聽了這位母親的故事,能夠流淚的人,他的心必定純良。
我曾經給許多人講過這件事,也包括我的孩子。我虔誠地希望:天下做父母的如果能用這種大愛呵護自己的孩子,孩子將會少受很多不必要的傷害,他們將會快樂生活,健康地成長;天下做兒女的如果能用這種大愛回報自己的父母,讓他們在兒女的感恩中,樂享天倫,頤養天年,他們將不再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