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果
今天我認真看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心情波動起伏,覺得人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正如成龍的《真心英雄》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又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關鍵看你能不能超越挫折。
超越挫折是一種境界。孟佩杰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就真正達到了這種境界。她是一個不幸的女孩,5歲時父母就去世了,8歲時養母癱瘓。自此,她開始為生計操勞,照顧家里。但是,她并沒有耽誤學習。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到2009年,她考上了大學,到離家百公里之遠的山西師范大學上學。同時,她做出了一個令眾人吃驚的決定—帶著養母上大學。當她獲選“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面對媒體的采訪時,這個樸實的女孩只是說“這沒什么特別的,百善孝為先”。
超越挫折是一種信念。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癥。這種病的癥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時常會亂動,口里時常會念念有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斷言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經完全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正常的生活能力,更別談什么前途和幸福了,但她憑著驚人的信念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并獲得了博士學位。
超越挫折是一種勇氣。世界冠軍李小鵬之前就遭遇過許多的挫折,他16歲就成了世界冠軍,被認定為中國體操隊的領軍人物,圍繞在身旁的都是榮譽和光環,但他在雅典奧運會上,只拿到了一枚銅牌。然而,命運在此時又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的腳受傷了。突然遭受這樣的失敗和打擊,也許有很多人沒有勇氣重新站起來,但他在接受手術之后,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勇氣,一個人在體操房進行恢復性訓練,享受著孤獨和汗水,終于再次摘取了獨一無二的金牌。李小鵬當之無愧地成了中國男子體操第一人。回頭看看他經歷過的挫折和強的經歷,任何的贊譽送給他都不為過。
超越挫折是一種恒心。一個12歲的少先隊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背著同學去上學,風雨無阻,她就是“全國十佳少先隊員”邱小二。她的同學趙夢雅因為患有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父親外出打工,母親既要照顧老人,還要種好莊稼地,沒時間接送她。邱小二知道后,自告奮勇每天背著同學一起上下學,這一背就是五年。同學們都被她這種精神和恒心所感動,在她的帶動下,大家都紛紛加入了幫助趙夢雅的行列中。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擦亮雙眼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好吧!
也許命運不公,但請不要抱怨生活的艱辛,就讓我們把挫折當作一種考驗,超越挫折,揚起風帆,到達成功的彼岸!
點評:小作者采用了總分總的寫法,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超越挫折的意義,并選用了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層次清晰,中心突出,這些事件代表性強,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更能深深地打動讀者。(指導老師:謝賢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