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奇勝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廣東深圳 518131)
食品標簽是消費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提供了食品的名稱、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基本信息,還能反映食品的營養價值、食用方法、過敏原信息等,對于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和正確使用食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根本權益,企業應高度重視食品標簽的審核工作,確保消費者能獲取正確的信息。《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預包裝食品的標簽標識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企業在實際開展標簽審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這一通則內容,確保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等各項反映食品屬性的內容表述規范、準確。
為了確保食品標簽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我國制定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相關法規和標準。基于《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食品標簽審核工作對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嚴格審核標簽內容、格式和排版等方面,可以確保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食品時得到準確、全面的信息支持。該通則要求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應清晰標注食品的名稱、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商等關鍵信息,以便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充分了解產品的基本情況。此外,通則還對標簽的格式、字體、顏色等進行了規定,以確保標簽的易讀性和準確性。對于特殊類型的食品,如含有過敏原或轉基因成分的產品,通則還提出了額外的標注要求,以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
食品名稱需以中文命名,并標識在標簽的醒目位置,必須清晰地反映食品真實屬性。配料表部分,必須詳細列出主要的原輔料名稱。在凈含量與規格方面,預包裝食品的外包裝上應清晰標注食品的凈含量及規格信息,且必須與食品名稱在同一展示版面標示,凈含量要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來表示,例如,大米的凈含量可以標識“1kg”,而非模糊地以1 袋大米來描述。關于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信息,生產者的名稱和聯系方式必須真實、準確,且應與其實際的生產加工場所相符。同時,也可以選擇標注食品的經銷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在貯存條件方面,不同的貯存條件對食品的保質期、口感、營養等方面均會產生影響,企業應在標簽上標示清楚產品的貯存條件。關于保質期,食品標簽上應清晰標注該食品的保質期,但需要注意的是《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第4.3 條“標示內容的豁免”中,詳細列舉了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種類。保質期的確定并非隨意,而是基于生產企業對食品特性的深入研究,結合保質期實驗結果進行綜合評估得出的。對于那些未被豁免標示保質期的食品,應在食品標簽上清晰、規范地標注保質期。總的來說,這些規定都是為了確保食品屬性信息的清晰、準確,從而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在食品行業中,食品標簽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以及塑造企業形象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食品標簽常常存在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誤解、投訴甚至法律糾紛。
由于部分企業對標簽法規的不了解、內部審核機制的缺失或人為疏忽,可能忽視在標簽上標明必要的生產信息,或者在更新產品信息時未能及時修改標簽內容。某品牌果汁飲料在標簽上未明確標示果汁含量,僅標注為“果汁飲料”。消費者購買后發現果汁含量極低,主要成分為水和糖。因此,消費者感到受騙并進行了投訴。產品信息錯誤示范如圖1 所示,食品名稱出現了繁體字,但沒有對應的規范漢字,不符合標準規定。

圖1 產品信息錯誤示范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了營養成分表的格式和內容,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營養成分表必須真實反映產品的營養成分,且數值應準確無誤。市面上一些預包裝食品出于計算錯誤、檢測方法不準確或故意誤導消費者等情況,或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故意虛標營養成分含量。某品牌全麥面包在營養成分表上虛標了膳食纖維的含量,經檢測發現實際含量遠低于標示值[1]。表1 為某食品營養成分,是《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在具體食品上的應用實例,展示了食品標簽上營養成分的詳細標示,展示了某一食品每100g 所含的營養成分及其對應的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NRV/%)。

表1 某食品營養成分
現如今,人們對自身健康、食品安全的忠實程度提高,企業也需要提高對過敏原標識的重視,例如,某品牌餅干含有花生成分但未在標簽上明確標示,導致對花生過敏的消費者食用后出現過敏反應并住院治療,最終不僅面臨索賠,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2]。因此,如果食品中含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的配料,如花生、大豆等,應盡可能的進行標示。雖然在《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并沒有進行強制要求,但為了保護對特定食物過敏的消費者,也需要考慮到上述問題,尤其是一些較為常見的過敏原信息。
食品標簽上的宣傳用語必須真實、準確,不得夸大其詞或誤導消費者。所有宣傳用語都應有科學依據和證明,且不得與產品的實際情況相悖。很多企業為了追求銷售效果而夸大產品功效或故意模糊概念。有些企業可能宣稱其產品具有某種特殊功效,但實際上并未經過科學驗證。
綜上所述,食品標簽是指在食品包裝上所標示的一切內容,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并結合企業實際工作中的審核經驗,提出食品標簽審核的相關建議。
在審核過程中,首先,需要審核的是食品標簽是否清晰標注了食品的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商等基本信息。這些信息是消費者了解產品的重要窗口,也是監管部門進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礎。食品標簽上的所有信息必須準確無誤,能夠真實反映食品的屬性和特性。任何誤導性或虛假性的標注都是不被允許的。審核人員需嚴格比對標簽上的每一項信息,確保其真實、準確,且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同時,標簽使用的語言文字也必須規范、準確。其次,產品名稱、凈含量及規格等核心標識的合規性也是審核的重點。這些標識不僅是消費者了解產品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體現。審核人員需對照相關法規和標準,逐一核查這些標識的準確性和合規性,確保其與產品的實際屬性和執行標準相吻合。具體而言,凈含量的標示應由凈含量、數字和法定計量單位組成。例如,一款凈含量為500mL 的飲料,其標簽上應明確標示“凈含量:500mL”。此外,標簽上生產者和經銷者信息的準確性也至關重要。這些信息不僅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誠信經營的重要體現。審核人員需仔細核對生產者和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等關鍵信息,確保其真實、有效,且與營業執照或相關資質證明上的信息一致。另外,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標注也需嚴格核查。這些信息是消費者判斷食品新鮮度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據。審核人員需確保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并密切關注是否存在虛假標注或超過保質期的情形。圖2 為復合配料錯誤案例,從圖2的標注信息來看,在實際標注過程中,需要對具體的細節提高重視程度。

圖2 復合配料錯誤案例
配料表是食品標簽中的重要部分,應詳細列出食品所使用的原輔料。審核時,需檢查配料表是否完整、準確。在審核過程中,審核人員還需特別關注配料表上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內容。這些內容可能以夸大宣傳、隱瞞事實等方式出現,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審核人員需以專業的眼光和嚴謹的態度,對配料表上的每一項內容進行逐一甄別和核實。以反式脂肪酸這一配料為例,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原料里只要用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東西,就必須標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審核其營養成分表是否準確、全面,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這些內容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展示產品特色和優勢的重要方式。審核人員需對照產品的實際配方和營養成分表,逐一核查所標示的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營養成分表應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值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例如,某款牛奶的標簽上應詳細列出每100mL 產品中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的含量值。標簽有營養宣稱的產品,其標簽上的營養宣稱用語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認證和批準,確保其科學依據充分。在審核營養成分表時,應確保所列出的營養成分含量是經過實驗室檢測的結果,與產品的實際成分相符。如果產品聲稱具有某種特定的營養價值,如“低脂”“高蛋白”等,那么這些聲稱也必須在營養成分表中得到驗證。此外,營養成分表的格式和排版也應符合相關法規要求,以便消費者能夠輕松理解。對于那些有特殊飲食要求或健康狀況的消費者來說,營養成分表的準確性和易讀性更是至關重要[3]。
針對含有過敏原、轉基因成分等特殊類型的食品,應審核其標簽是否進行了額外的標注,并檢查標注的準確性。對于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產品,標注也是必要的。雖然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存在爭議,但消費者有權知道所購買的產品是否含有這些成分[4]。在審核這些特殊標注時,應確保它們的準確性。這些標注不應被隱藏在標簽的不起眼位置,而應明顯地標示出來,以便消費者在購買前能夠清楚地看到。
審核人員還需從全局角度出發,核查預包裝食品標簽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的其他要求。除了內容外,食品標簽的格式和排版也是審核的重點,應檢查標簽的字體、顏色、大小等是否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定,以確保標簽的易讀性和規范性[5]。
綜上所述,食品企業在審核食品標簽時,需全面把握標準的內容。企業應深入理解標準,并嚴格遵循標準規定進行標簽標注。在審核過程中,企業應特別關注幾個核心要素: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與規格、生產與經銷信息、生產日期與保質期、貯存條件、生產許可編號等,這些都是審核的重中之重。對于標準中表述模糊或可能引起歧義的部分,企業需要充分理解,尤其是標準中引入的新概念,如“轉基因”“無糖”“低脂”等,企業必須在確保產品符合這些描述的前提下,在標簽上明確標注。同時,對于標準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如“膳食纖維”“氨基酸”等,企業也需確保其使用方式與相關規定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