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人民群眾對宜居生活的期盼。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以下簡稱“省質安總站”)以黨建引領安全生產,厚植安全發展理念,深入探索“黨建+質量”“黨建+安全”有機融合新路徑,爭當“抓力牢、腦子活、眼睛亮、嘴巴鋒”的住建行業“啄木鳥”,為湖北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監管力量。
智慧工地亮出監管實招
工地入口裝有閘機通道和人臉識別系統,隨時驗證出入人員身份;高邊坡、深基坑邊裝有智能監測設備,當數據異常時會自動報警;塔吊吊鉤上裝有攝像頭和傳感器,輔助操作者將物料更準確地起吊到指定位置……在宜昌市中建宜昌之星B地塊項目中,智能監測和信息化設備正深入到施工現場的各個角落,為項目施工提供更精細化、智慧化的監測服務。
“像這樣的智慧工地,全省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省質安總站副站長張巍介紹,智慧工地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集工程動態管控、智能預警、人員管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場景于一體,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過程數字化信息的監管平臺。
2023年以來,省質安總站堅持以數字賦能為抓手,聚焦質量安全監管主責主業,為建筑工地安裝“智慧大腦”。運用“互聯網+安全監管”技術手段提高施工現場全過程數字化管理水平,加強對項目建設突出問題的有效把控。2023年,省質安總站基本完成了全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建設全覆蓋。
同時,省質安總站正積極協助省住建廳打造“楚智建”智慧監管平臺,加快省級智慧工地平臺和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系統的整合,實現全省建筑智慧化一體化管理。省質安總站還指導各地住建部門搭建市(州)、縣(市、區)級智慧工地平臺,加強各地對轄區內施工現場人、機、料等關鍵要素的實時監管,推進省市縣多層級間智慧工地系統數據對接聯動,讓地方住建部門搭上智慧監管“順風車”。截至目前,全省在建項目與省智慧工地監管平臺信息接入率達97%。
“飛行檢查”緊盯短板弱項
在建項目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腳手架、高處作業以及有限空間作業等環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到崗履職?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現場消防安全管理是否規范?現場揚塵治理“六化”措施是否落實到位……2023年4月,省質安總站暗訪組突然出現在十堰市某在建工程項目工地,一連串的問題讓項目參建單位現場施工人員措手不及,難以招架。
“經過現場調查,該工程項目存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持證上崗、項目安全員配備數量不足等管理不到位問題。施工現場存在懸挑腳手架搭設不規范、臨邊防護不到位、預留洞口封閉不嚴等安全隱患。”省質安總站安全監督科科長郭陸說,發現問題后,他們要求項目參建單位對問題隱患實施立行立改,同時將檢查情況向項目屬地住建部門進行了通報,責成其在督促項目整改的同時,對相關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
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省質安總站堅持用好“四不兩直”調研方式,直抵項目施工現場開展安全生產暗訪檢查,以炯炯有神的“銳眼”瞄準工程建設短板弱項,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
“去年,我們每月成立多個暗訪組,直接下沉到項目施工現場開展‘飛行檢查’,實現了全省縣市區全覆蓋,將許多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郭陸介紹,2023年,省質安總站累計檢查工程項目533個,檢查數量較往年提升6倍,下達整改通知單153份,下達執法建議書48份。同時,以巡查情況為依據,定期發布“紅黑榜”公示先進典型和存在突出問題的項目,充分發揮正向激勵、反向督促作用。
省質安總站還建立問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飛行檢查”動態臺賬,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納入清單,詳細記錄項目存在的風險隱患及處置情況,并對那些重視程度不夠、問題隱患突出、整改實效不強的企業實施重點跟蹤督導,促進責任落實。
一案四查“啄”出事故害蟲
2023年3月5日,武漢市漢陽區某項目在塔機吊運鋼管過程中,部分鋼管松脫墜落,造成地面兩名鋼筋工遭鋼管打擊死亡。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省質安總站迅速成立調查組,啟動“一案四查”調查處置程序,第一時間進駐現場調查事故情況。
經過嚴密的調查取證,調查組發現地方監督管理部門在履行監管責任、項目參建單位履行主體責任等方面均存在問題。最終,該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被責令暫停在全省范圍內參建工程項目施工,立即開展自查整改;省住建廳暫扣該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60天,并暫扣項目經理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12個月。該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屬地住建部門均受到嚴厲處罰。
生命安全無小事。省質安總站堅決捍衛生命安全紅線,嚴格執行“一案四查”,嚴查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及屬地住建部門履職情況和責任落實情況,“啄”出事故害蟲。
“從去年開始,針對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我們的調查對象從施工總承包單位擴大至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屬地住建部門,強化對生產安全事故的嚴管重罰。”張巍介紹,調查組會及時將案件調查的進展及結果上報省住建廳,由省住建廳責成事故屬地住建部門對其管理對象追責問責。2023年,省住建廳共下達事故督辦通知書89份,暫扣31家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多名安管人員考核合格證書,形成有力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