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美仙
(山西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2)
黃酒源起中國,是最具中華民族代表性的傳統保健飲品之一。代州黃酒采用北方典型生產工藝,以黍米為主料,經陳年儲存后,酒質醇厚,色黃似金,溫和綿香,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宋代張能臣 “代州金波又瓊酥” ,以及金代趙秉文 “金波沉醉雁門州” 中, “金波” 均指代州黃酒。2022 年9 月以來,山西全力助推代州黃酒專業鎮高質量發展,代州黃酒產業迎來歷史最佳發展機遇期,但同時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也存在著認知不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多重制約因素。
代州黃酒源遠流長,在一輩輩代縣人的傳承中,形成了文化底蘊深厚、原料精良、工藝精湛、口味甘醇等特點,素有 “南紹北代” 之稱。
近年來代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黃酒產業,按照 “內強品質、外樹品牌、引入強援、抱團發展” 的工作思路,把黃酒產業列為全縣主導產業發展重中之重。初步培育形成了黃酒企業48 家,其中生產企業19家,全縣設計產能2.04 萬t,儲能1.2 萬t,實際產量5 000 t 左右,銷售收入6 000 余萬元,利潤1 200 萬元。
2021 年以來,代縣圍繞黃酒產業發展,成立代縣黃酒產業發展領導組,按照建設中國北方黃酒酒都的目標,深入推進代州黃酒專業鎮建設,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十多項,整合社會、金融、及各部門項目資金向黃酒酒都項目集聚,進一步促進形成產業發展合力。
1)組織數字化管理現狀:代縣黃酒以家庭作坊式企業為主,家族人員參與管理、生產,組織結構松散,應用了財務報稅軟件進行公司財務管理。品牌數字化營銷現狀: “北代” 的品牌效應還未充分彰顯,人們只知 “南紹” 的局面并未扭轉。代縣黃酒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代縣、忻州和太原周邊,近80%的產品銷往省內市場,產品營銷仍以傳統的線下商超和直營店為主,線上主要借助第三方B2C 平臺,包括京東、淘寶、酒仙網及直播平臺等,線上平均銷售額僅占到總銷售額的不足15%。
2)產品數字化生產現狀:代縣黃酒部分企業更強調傳統釀造技藝的傳承,對于生產的數字化轉型有相對排斥心理。目前各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只實現了半自動化,各環節還不能有效地銜接起來。
3)數字化轉型能力現狀:代縣黃酒企業一方面存在 “一把手” 對數字化轉型概念理解不夠全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普遍面臨著人才缺乏的問題,高端人才 “引不進、留不住” ,地方政府在高端人才引進方面亦缺乏相應的規劃和指導。
企業效益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相對于其他酒水產品來說,黃酒缺乏普適的消費場景,其銷售額只占到酒水市場不到2%的比例,在目前的企業留利水平下,代縣黃酒企業無力通過自身積累在技術創新投入方面有所作為,而外部的融資環境也不利于傳統型中小企業籌集資金,資金緊張成為制約代縣黃酒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
對數字化轉型的深刻認知,是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前提。代縣黃酒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生產自動化階段,一定程度存在將數字化轉型與傳統技藝傳承相對立的情況,影響了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決心和信心。從管理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等多角度來看,代縣黃酒企業還缺乏相應的深刻認知和成功實踐。
代縣黃酒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低,行業內的優勢資源分散在不同的企業中,沒有形成產業合力,延緩了代州黃酒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目前,代縣黃酒沒有規上企業,同時企業規模梯度不明顯,導致同質化競爭壓力大。生產規模最大的山西四達酒類飲料有限公司年設計產能10 000t,實際產量1 000t/年;銷售規模最高的雁門山酒業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1007 萬元,利潤212 萬元。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創新的關鍵。代縣作為縣級小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同時傳統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的人才爭奪中很難留得住合適的人才,即便是由自身培養、提拔起來的人才也很容易被大城市、大企業通過更加優渥的待遇挖走。 “引不進、留不住” 高精復合型人才,深刻影響著代縣黃酒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公共服務平臺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以平臺為依托,可整合集聚發展資源,構建專業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提升 “代州黃酒” 專業鎮建設水平。
1)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匯聚黃酒領域企業、專家,推動形成黃酒產業發展聯盟。聯盟定期開展專家講座、企業交流等活動,打開企業家視野、激發企業家創新思維,建立 “省- 市- 縣- 企- 專家” 聯動模式,著力打破企業隔閡,推動構建 “抱團” 發展新模式。
2)搭建品牌推廣平臺。主動引進品牌咨詢推廣服務商,為代州黃酒品牌量身打造宣傳推廣方案,打造深入消費者心智的普適場景,聯合企業、社會力量加大宣傳力度,共同推動代州黃酒品牌走出山西。
3)搭建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引進智能化生產模式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為酒企及其相關上下游企業提供智能化服務,加快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原糧種植、生產釀造、市場營銷、金融服務等環節的應用。深化酒企與各大高校、名企的合作,開展產學研合作,打造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智庫基地。
4)搭建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目前代州黃酒高端產品的包材設計基本依賴于深圳、江蘇等地,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有助于快速響應企業需求、交流合作、人才培養、咨詢服務等,并吸引工業設計企業入駐,實現產業補鏈。
5)搭建電子商務平臺。鞏固 “鄉村e 鎮” 建設成果,掛牌專業鎮電商中心,培育電商人才、孵化電商服務企業;對接京東、阿里等電商企業,為本地企業提供產品展示、網上交易、廣告宣傳等服務;扶持企業積極開展線上品牌推廣與銷售,擴大品牌效應,拓展銷售渠道。
6)搭建招才引智平臺。聚焦專業鎮建設,加大優秀人才招引力度,面向高等院校廣發招賢狀,通過完善人才配套設施,吸引全國頂尖的專家、學者、人才。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為牽引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企業必須不斷更新和發展自己,以減少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風險。
1)打破各自為陣抱團發展。代州黃酒無論從知名度、規模抑或數字化程度等多方面均遠落后于紹興黃酒,面對當前黃酒市場格局,單兵作戰已經無法應對局勢的變化,代州黃酒企業必須攜手共進、打破各自為陣才能增加對市場、對行業的敏銳,提升整體應對風險的能力。
2)轉變數字化轉型認知。數字化浪潮風起云涌,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已是必答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主動應變的才能存活下來,企業家要充分認識數字化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數字化的內涵,積極布局數字化戰略,主動尋求數字化的路徑才能在大浪淘沙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3)制定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企業實行數字化轉型歸根結底是為其業務服務的,在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時要深度分析自身業務目標和優劣勢,開展數字化轉型關鍵問題研究,找準數字化轉型突破口,實現數字化發展戰略與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高度融合。代州黃酒數字化起步晚,以數字化營銷帶動數字化生產、管理以及全方位轉型發展或將是不錯之選。
4)建立數字化轉型文化。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依靠數字化轉型文化來保駕護航。企業 “一把手” 必須親力親為、大力推動,開發適合企業的數字化愿景,明確想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并通過簡短有力的口號標語加強宣貫,讓數字化轉型文化真正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必須保持與員工持續、反復的溝通,向他們傳遞數字化愿景、使命,灌輸轉型理念,告訴他們數字化轉型的原因、重要性和意義,也解決他們對轉型的疑惑。必須完善相應的制度、機制,以此來保障和固化數字化轉型文化,協作機制、激勵機制、創新機制等都是將數字化轉型文化 “固化于制” 的有力抓手。必須加強企業學習和培訓,提升員工數字化轉型思維和技能。
代州黃酒數字化基礎還很薄弱,要想實現質的飛躍,必須打好 “組合拳” ,政府、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各科研院所需要共同努力,提振銷量,唱響 “北代” 品牌,讓企業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