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貴州省煤礦智能化建設,提升煤礦本質安全生產水平,貴州省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聯合印發了《加快貴州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6)》(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主要對2024年—2026年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作出安排,重點內容解讀如下:
1、總體要求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和“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兩個基本原則,也是今后貴州省推進智能煤礦建設的重要工作準則。
貴州省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礦井規模、礦井范圍、煤層賦存及企業管理水平等條件不一,“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符合貴州省煤礦客觀實際;實施煤礦智能化建設有利于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實現“減人、增安、提效”的目標,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煤礦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因此煤礦企業是實施智能化建設的主體,應在政府引導下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加快智能化建設進程。
2、建設目標
推動75處煤礦實施全面智能化建設,到2025年底建成各類智能煤礦50處以上;推動260處煤礦加快智能化輔助系統達標建設、升級迭代,到2026年全省所有生產煤礦實現智能化輔助系統常態化運行和維護。
3、執行標準
國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國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是指經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審核確定實施智能化示范建設的煤礦,參照《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國能發煤炭規〔2021〕29號)、《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國能發煤炭〔2021〕69號)有關標準組織建設和驗收。
省級示范智能煤礦:省級示范智能煤礦是指經省能源局審核批準實施全面智能化示范建設的煤礦,參照《貴州省智能煤礦建設指引(2024版)》《貴州省智能煤礦評定辦法(2024版)》中的高級智能煤礦的有關標準組織建設和評定。
省智能煤礦:省智能煤礦是指煤礦企業根據地質條件、信息化基礎、采掘裝備等基礎情況實施全面或局部系統智能化建設,礦井整體達到一定智能化水平的煤礦,參照《貴州省智能煤礦建設指引(2024版)》《貴州省智能煤礦評定辦法(2024版)》有關標準,分類組織建設和評定。
智能化輔助系統建設煤礦:已建成智能化輔助系統的煤礦,要參照《貴州省煤礦智能機械化建設與驗收暫行辦法》(黔能源科技〔2017〕158號)要求,開展達標建設、升級迭代,進一步完善各系統功能,并實現常態化運行和維護;新建(改、擴建)煤礦、新開拓采區要參照《貴州省智能煤礦建設指引(2024版)》《貴州省智能煤礦評定辦法(2024版)》等要求,至少實施輔助系統智能化建設。
4、重點任務
主要包括強化智能化基礎和加快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進程兩個方面,機械化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物質基礎保障,智能化輔助系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是礦井實現全面智能化的重要內容。
強化智能化基礎
一是將煤礦實施智能化輔助系統建設作為新建(改、擴建)煤礦及新開拓采區投入生產的必須條件之一,各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督部門在聯合試運轉、單項工程質量認證、安全設施設計驗收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為智能化采掘工作、礦井全面智能化建設打好基礎。
二是參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嚴格災害嚴重煤礦安全準入”要求,《實施方案》增加“鼓勵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及以上改、擴建煤礦按照采煤智能化設計”的要求,已批復初步設計的要積極增加智能化建設內容,初步設計未批復的要將智能化納入設計內容。
三是鼓勵新建露天煤礦至少按照初級智能煤礦(露天)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
四是煤與瓦斯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是貴州省煤礦井下最危險的作業地點,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是貴州省最主要、最多的瓦斯事故類型,為防止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應用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將作業人員從最危險的環境中撤出來,這是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對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加快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進程
明確了全省335個正常生產煤礦的智能化建設目標任務。
一是復工復產煤礦應參照執行,停產煤礦復產前應至少實現輔助系統智能化,復工煤礦同步開展智能化建設。
二是未列入智能煤礦建設名單的煤礦,在實現輔助系統智能化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煤礦企業積極開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并申請智能煤礦評定。
三是《實施方案》提出智能化建設內容是最基本的要求,煤礦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不局限于規定內容,高標準、高質量實施煤礦智能化建設。
5、智能煤礦評定
智能煤礦評定權限
初級智能煤礦:由縣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評定,報市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市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報省能源局進行公示、公告。
中級智能煤礦:由市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評定,報省能源局審核通過后并進行公示、公告。
高級智能煤礦:由省能源局組織評定并進行公示、公告。
國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按照《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國能發煤炭〔2021〕69號)要求,通過驗收合格后,直接認定為高級智能煤礦,享受省內高級智能煤礦有關優惠政策支持。
智能煤礦申請資料
各煤礦企業按照評定權限,逐級向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提交評定申請,申請資料包括:智能煤礦評定申請資料、智能化輔助系統和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驗收報告及專家意見、智能煤礦自評報告、貴州省智能煤礦評定申請審核表,市、縣級能源行業管理部門上報文件等。
智能煤礦評定要求
煤礦申請智能煤礦評定,原則上要同時具備評定等級所需的全部系統,如有下列特殊情況的也可開展評定。
一是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經現場專項驗收并合格后,因工作面搬家倒面導致評定時缺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可采信原專項驗收結論開展評定。
二是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未經過現場專項驗收的,可在智能煤礦評定時一并申請開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專項驗收。
各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智能煤礦評定時,專家抽取應基本實現主體專業全覆蓋,專家組成員不少于5名,且一半以上專家應從國家煤礦智能化專家庫或貴州省能源領域智能化專家庫中抽取,專家組組長應由國家煤礦智能化專家庫或貴州省能源領域智能化專家庫中專家擔任。專家選取應遵循回避原則,并簽署專家驗收承諾書。
各類智能煤礦按照《省能源局省財政廳印發關于支持現代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獎補政策的通知》(黔能源發〔2023〕2號)規定,享受有關獎勵補助支持。
一是初級、中級智能煤礦在享受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獎勵補助的基礎上,符合透明礦山建設要求的可申請相應的獎勵補助。
二是高級智能煤礦在享受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獎勵補助的基礎上,可申請智能煤礦獎勵補助,但不能再申請透明礦山獎勵補助。
6、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
貴州省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已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聯合成立貴州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省智能煤礦建設各項工作。各市(州)、縣(市、區、特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要參照成立相應的智能煤礦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轄區內智能煤礦建設工作。
強化部門責任落實
《關于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貴州省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的職責分工,各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照《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分解任務,細化任務落實措施,明確任務落實人員,加強協調配合,層層壓實責任,共同做好煤礦智能化建設各項工作。
強化過程管理
智能煤礦實行動態管理,當煤礦企業不再具備相應等級的智能煤礦標準后,將取消或降低智能煤礦等級并在貴州能源網上公示、公告。鼓勵初級、中級智能煤礦通過升級改造后,申請更高級別智能煤礦評定。
強化監管監察
為避免建而不用、搞“花架子”現象的發生,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行業管理部門要將煤礦智能化建設情況、各智能化系統運行和維護情況等納入日常監管監察內容,督促煤礦加快智能化建設進程。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將礦山智能化建設工作納入礦山監察執法必查內容,嚴格執行《貴州省煤礦智能化系統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黔能源科技(2022)28號),督促煤礦正常應用“智能化輔助系統”,對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未開展、進展緩慢或未正常應用“智能化輔助系統”的,依法依規處置;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將各市(州)煤礦智能化建設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礦山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
強化激勵措施
貴州省能源局將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納入對市(州)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成效明顯的地區,在政策、資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傾斜。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按照煤礦分類標準,將初級智能煤礦納入B類煤礦監管,中、高級智能煤礦納入A類煤礦監管;貴州省能源安全生產和保供專項資金、能源結構調整基金積極支持煤礦智能化建設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向智能煤礦融資投貸;支持符合條件的智能煤礦技改擴能,并適當降低礦井服務年限。在煤礦安全標準化建設、安全改造、科技創新、安全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支持。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煤礦企業是智能化建設主體,未按期完成建設并通過智能煤礦評定的,貴州省能源安全生產和保供專項資金、能源結構調整基金不再支持該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