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彩紅
★記敘文狀物類習作,是一種常見的作文類型。這種寫作主要描述某些事物或物品的外形、特點、功能等方面,用以表達對該事物或物品的喜愛之情。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第二、三學段安排了多次狀物類習作。例如,《我的動物朋友》是根據相關情境,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介紹性描述;而《我的心愛之物》則需要大家從“物”走向“情”,找到內心喜愛的原因。那么,同學們該如何從寫作方法與技巧角度有效切入小學記敘文狀物類寫作呢?
一、寫作方法:多觀察+善想象、抓特點+排結構、簡語句+巧說明
(一)導入生活觀察所得,細致入微地寫出事物的方方面面
生活觀察,是狀物類寫作預熱的關鍵。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這一習作中,同學們可借助對家養花卉照片的瀏覽,在熟悉而親切的氛圍中開啟寫作旅程。當然所寫植物,還可從教室的植物角或校園花圃里來選擇。翠綠、鮮紅或顏色雜融的植物,往往以豐富的色彩贏得同學們的芳心;心形、針狀、手掌形的植物葉子,則以獨具特色的形狀開啟了大家探究的興趣。
有一位同學以山茶花的花朵形態及詩意排比寫活了《我的植物朋友》,可謂別開生面:“山茶花,每年春天都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首先,山茶花的花朵形態非常優美,五瓣狀的花瓣柔軟而有彈性。我家養的山茶花是紅色的,當枝條試著吐花蕾時,山茶花隱藏在那里;當蓓蕾悄然結胎了,山茶花抱合在那里;當花瓣怒張之時,山茶花就笑在那里了。”
因此,在寫作前,有相關條件的同學,先要對所描述事物仔細觀察,注意它的外觀、顏色、形狀、功能等,然后從特色、大小、質地、重量等方面入手,再將它與其他事物進行區別。觀察越仔細,寫作描述就越真實生動。同學們從不同距離、不同光線等方面多觀察,是非常討巧的方式。那些眼前沒有實物的同學,要回想所描述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或上網查圖片幫助自己回憶。
(二)使用多角度觀察與培養想象力兼顧的寫作方法
同學們怎樣把心愛之物描述成“心頭好”?大家可以借鑒《白鷺》和《珍珠鳥》這兩篇課文,使用多角度觀察與培養想象力兼顧的方法,為描述心中之愛物并展示生動畫面打下基礎。
一位女同學在多角度觀察與培養想象力方面有卓越表現,她寫的《我的最愛——白鷺》有這樣一段文字非常出彩:“在稻田上,我看到了七只白鷺翩翩起舞,它們宛如七朵飄逸的白云,輕盈地在空中翱翔。它們優美的身姿和修長的腿部動作讓我陶醉,不斷想象著它們拍翅展腿,一格格排列下來,使我仿佛置身于優美的畫卷之中。而河對岸的那片樹林則是它們的家園,那里是它們自由自在的天堂。”
由上可知,狀物不僅僅是觀察說明,還可以是靈性描述,表達方式可以做到多種多樣。除最直接的觀察外,同學們還可以選一些比較刁鉆的角度去觀察,從而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某些物體。狀物文章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物體的某些特點出發,發揮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描寫方式。
(三)抓住所需狀物的特點,合理安排結構
小學狀物類習作《我的動物朋友》,著眼于如何描繪大家喜愛的小動物。為能真實地描繪出小動物的特點,同學們可以先利用“尋找丟失小動物啟事”場景,把狀物類習作要點在啟事中部分呈現,然后就怎樣抓住外貌、顏色、大小、性格特點來寫動物——通過記敘與描寫的有機結合,最終有效地貫穿在一起。
以下是學生習作《我的動物朋友》記敘與描寫相結合的精彩片段:“我的貓咪,毛發潔白如雪,身上點綴著黃色的斑點。每次給它洗澡時,它都會興奮地跳進浴缸里,享受水流的滋潤。吹干后,我會將它放在窗邊的貓幾上,讓它接受陽光的溫暖照射和微風的輕撫;當它感到身體完全干燥之后,就會開始不停地活動,做各種高難度瑜伽動作、模仿人打哈欠,或者優雅地踱步,還會向我拋個小球什么的,真是活潑極了!”
狀物類習作通常分為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同學們在狀物描寫過程中,要按照一定邏輯順序來組織內容,可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從左到右,也可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局部到整體。總之根據所寫物體的特點,按邏輯順序合理安排結構和內容。或者,按時間順序進行描述,讓讀者隨時間變化了解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大家要確保每個段落都有明確的聚焦點,并且相互間有清晰的過渡。
(四)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對事物或物品特性進行具體說明
狀物類習作,是為讓讀者便捷了解物體的外觀和特點進行相關描述的作品。寫作中,要避免冗長復雜的句子,最好用簡單的語句進行表達,而不是繞來繞去。所以,最好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表達,替換掉復雜的句子和生僻的詞匯。同時,要注意語法的正確性,使文章通順易懂。特別是描述事物的特點或功能時,要對相關數量進行具體說明,以顯示其科學性。比如描述一個玩具車能行駛很長時間,需用具體時間或次數來說明。這樣,能讓讀者更加信服地接受你的描述。
二、寫作技巧:寫感受+用修辭、重細節+巧描述、多改寫+勤請教
(一)結合自身感受,用生動的修辭手法描述事物
描述事物時,要盡量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比如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形容它們的特點或功能,可使作者情感表達更加生動有趣,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對事物發自內心的情感。
“那時,我心底暖暖的,小兔子試探著挪動了一下身體,我輕柔地撫摸著它。這只小兔子嬌小而溫順,它的毛發如絲緞般柔軟,又像一團銀灰色的棉絮,如同沒有一根骨頭,沒有一絲攻擊性。當我進屋喝完水后回來,發覺小兔子不見了。我心中緊縮,瘋狂地尋找它,卻再也找不到它。只有那雙寶石般閃亮的眼睛,像星星在我眼前閃爍;你在黑暗之中,到底離我有多遠啊?”在這篇學生習作《我的動物朋友》中,小兔子不辭而別的特殊經歷、比喻修辭手法的多次運用,再加上尾句的心聲問句表達,使小作者的自身感受噴涌而出,狀物情感達到了高峰。
無論同學們結合自身感受進行事物魅力表達,還是凸顯使用物品或視聽時的內心感受,以上這些對事物的傾訴方式,都是值得稱道的。例如,用“像一只可愛的小狗”來形容玩具熊外形就非常合宜,用“閃閃發光的水晶球”來展現一顆寶石的迷人外觀也十分到位,用“像一朵盛開的帶露珠的花朵”來形容擬花發卡在小女生的頭發上綻放,亦為巧奪天工之筆墨。
(二)注重細節描寫,描述既要具體又要準確
在狀物類習作中加入具體的細節,可以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比如物體的紋理、質地、重量、氣味等,會感受到作者對事物的深入觀察,也便于讀者了解物品的特點和功能。為讓讀者能感受到物品的具體形象,可加入形容詞、副詞等語言修飾手法進行描繪。
“洛陽人以其聰明才智,創造了許多以牡丹為主題的特色美食,如牡丹酥、牡丹餅和牡丹花茶等。其中,牡丹酥的故事最讓我們贊嘆——一個熱愛牡丹的老員外,將幾朵上等牡丹花贈予一位老人,老人遺憾地表示這些牡丹缺了少許花瓣。然而,老員外不以為意,用這些牡丹花做出美味的牡丹酥,并將這些禮物送給老人和身邊的貧苦人;老人盛贊道:‘您的牡丹花原來雖少了花瓣,現在卻做到了富貴無邊。啊,老員外真是聰慧和慷慨!”這是學生習作《洛陽牡丹酥》的部分文字,因小作者加入了牡丹酥傳說故事的細節表述及諸多的語言修飾,可讀性非常強。
正因為狀物類習作的目的是展現事物的獨特之點和美感,所以同學們在寫作中要力求用準確的詞匯描述事物,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詞語。
(三)反復讀寫與修改,向書本、老師和同學請教
完成一篇狀物類文章后,同學們要多讀幾遍,檢查語法、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并進行適當修改。平時閱讀優秀的狀物類作文,以便借鑒更多寫作方法和技巧;多寫多練,可以更好地掌握。同時,也可以多請教老師或家長,讓他們幫忙指出問題并提供建議。
寫好記敘文狀物類習作需要仔細觀察事物或物品,按照寫作方法“多觀察+善想象、抓特點+排結構、簡語句+巧說明”,用生動的筆墨表達描述事物或物品的各個方面;依照寫作技巧“寫感受+用修辭、重細節+巧描述、多改寫+勤請教”,深入領會,方能漸入佳境。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和技巧,才會寫出優秀的記敘文狀物類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