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闡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生我養我,呵護備至,不求回報,我們更要充滿感恩之心,孝敬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若能將孝敬雙親的心擴大到敬愛所有的長輩,這將是另一種更為可貴的品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孝老敬親月”活動,感悟孝道,傳承孝道。
[活動目標]
1.理解“孝”的文化內涵,培養對中華民族傳統孝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2.深入理解并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原則,以實際行動踐行“孝”。
3.通過策劃、組織、實施活動,提升組織能力、合作能力、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4.學習制作簡單的宣傳海報。
[實戰演練]
1.文匯中學初一(10)班的同學們在學習了本單元后,他們計劃制定一個“孝老愛親”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請你結合學習體驗,和他們一起完成本次活動方案的擬定。
(1)【精心策劃】圍繞活動主題,請你協助班長完善本次活動的計劃書。
活動主題: ①
活動目的: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能喚醒心靈,感受親情,養成孝順雙親、尊敬長者的美好品德。
活動形式如下:
活動一:說文解字知孝道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下圖是“孝”字的金文和楷書寫法,請結合圖形說說你對“孝”的理解。
②
活動二:制作“家庭成員樹”
活動內容:了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姓名、生日、年齡、職業、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信息,以卡片的形式搭建“家庭成員樹”。
活動三:③
活動內容:家風是由祖輩或父母所提倡并能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并規范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請你同祖輩或父輩進行一次訪談,了解并記錄優良家風。
(2)【精彩開場】小夫同學是本次活動的主持人,他需要寫一段精彩的開場白,請你協助他完成,至少使用一句關于孝親敬老的名言。(80字左右)
(3)【暢談感受】根據下面的材料,從對待父母和對待自己兩個角度談談如何盡孝。
材料一: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不僅是你贍養著父母,家中的馬和狗你尚且都養著它們,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牲口有什么區別?
材料二:《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應先從愛護自己開始,不要讓父母為我們身體的傷患而擔憂;更要記得“德有傷,貽親羞”的警言,嚴于律己,不做不仁、不義、無信、無禮的事讓父母蒙受羞辱,這是“孝”的第一步。
(4)【思辨之光】活動結束后,班主任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孝——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傳承的文化》的評論,引發眾多網友留言。請你補全網友三的觀點。(50字以內)
網友一: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老人與兒女間在日常生活中聚少離多,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關愛。提倡“二十四孝”,應從傳統文化入手,教育人們要遵從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重塑“孝”的觀念。
網友二:“孝”是應該的,“愚孝”是愚蠢的。“二十四孝”的故事看下來,固然有感天動地的孝行,但也有如郭巨埋兒、臥冰求鯉的“愚孝”之行,拿這種東西教育孩子是有害的。
網友三:我認為看問題不能片面,我們應以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應該。
2.常言道:“百善孝為先”,盡孝就應該奉養老人、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學校正在開展以“孝親敬老,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
(1)班委會組織同學設計了“孝親敬老”活動海報,遺憾的是,這張海報缺少一個凝練、醒目又具有吸引力的標題,請你幫忙設計。
2.請你為“孝敬親老,從我做起”主題班會設計一段精彩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