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同明
摘要:我國的中學數學教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對高考數學復習備考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從四方面分析高考數學復習備考策略,以適應教育教學和高考命題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數學復習;備考策略;高考試題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1-0002-04
本文以2023年全國卷高考數學試題為例,從下述幾方面對高考數學復習備考的策略進行研究.
1 數學復習要強調基礎性
深化基礎考查是高考數學命題的根本,雖然高考數學試題千變萬化,但不變的是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例1(新高考Ⅰ卷第2題) 已知z=1-i2+2i,則
z-z-=().
A.-iB.iC.0D.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復數的代數形式、復數代數形式的運算、共軛復數的概念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由題意首先計算復數z的值,然后利用共軛復數的定義確定其共軛復數即可.
解析 因為z=1-i2+2i=(1-i)(1-i)2(1+i)(1-i)=-2i4=-12i,
所以z-=12i.
即z-z-=-i.
故選A.
2 數學復習要突出綜合性
作為選拔性考試的高考,綜合性就成為高考數學命題的重要特征.高考數學命題依據課程標準,落實“綜合性”考查要求,彰顯學科核心素養,突出對主干、重點知識、內容及關鍵能力的考查,考查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高考復習備考要重視知識點的交叉,學會從一個知識點向另一個知識點轉化的方法,即轉化條件、轉化結論.學會在不同的知識點之間建立起橋梁,學會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挖掘、擴展,既深入思考又廣開思路,這是復習備考的核心問題.
例2(乙卷理第21題)已知函數f(x)=(1x+a)ln(1+x).
(1)當a=-1時,求曲線y=f(x)在點(1,f(1))處的切線方程;
(2)是否存在a,b,使曲線y=f(1x)關于直線x=b對稱,若存在,求a,b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若f(x)在(0,+
SymboleB@
)上存在極值,求a的取值范圍.
試題分析該題考查導數知識的綜合應用,設置了三個小題:第(1)小題由題意首先求得導函數的解析式,然后由導數的幾何意義確定切線的斜率和切點坐標,最后求解切線方程即可;第(2)小題首先求得函數的定義域,由函數的定義域可確定實數b的值,進一步結合函數的對稱性利用特殊值法可得關于實數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實數a的值,最后檢驗所得的a,b是否正確;第(3)小題等價于導函數有變號的零點,據此構造新函數g(x)=ax2+x-(x+1)ln(x+1),然后對函數求導,利用切線放縮研究導函數的性質,分類討論a≤0,a≥12和0 解析 (1)當a=-1時,f(x)=(1x-1)ln(x+1), 則 f ′(x)=-1x2×ln(x+1)+(1x-1)×1x+1. 據此可得f(1)=0,f ′(1)=-ln2. 函數在(1,f(1))處的切線方程為 y-0=-ln2(x-1). 即xln2+y-ln2=0. (2)由函數的解析式可得 f(1x)=(x+a)ln(1x+1), 函數的定義域滿足1x+1=x+1x>0,即函數的定義域為(- SymboleB@ ,-1)∪(0,+ SymboleB@ ).所以定義域關于直線x=-12對稱.由題意可得b=-12. 由對稱性可知 f(-12+m)=f(-12-m)(m>12). 取m=32可得f(1)=f(-2). 即(a+1)ln2=(a-2)ln12. 則a+1=2-a,解得a=12. 經檢驗a=12,b=-12滿足題意. 故a=12,b=-12. (3)由函數的解析式可得 f ′(x)=(-1x2)ln(x+1)+(1x+a)1x+1. 由f(x)在區間(0,+ SymboleB@ )上存在極值點,則f ′(x)在區間(0,+ SymboleB@ )上存在變號零點. 令(-1x2)ln(x+1)+(1x+a)1x+1=0,則 -(x+1)ln(x+1)+(x+ax2)=0. 令g(x)=ax2+x-(x+1)ln(x+1), f(x)在區間(0,+ SymboleB@ )存在極值點,等價于g(x)在區間(0,+ SymboleB@ )上存在變號零點, g′(x)=2ax-ln(x+1),g″(x)=2a-1x+1, 當a≤0時,g′(x)<0,g(x)在區間(0,+ Symbol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