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曾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在全省上下不懈努力中,75個貧困縣、5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撕下了“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簽。過渡期以來,面對鞏固脫貧成果任務重、鄉村振興底子薄等現狀,甘肅省財政廳立足“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強化資金監管,探索形成“1425”工作法,在富民興隴實踐中貢獻了財政作為。
緊緊圍繞鞏固銜接目標任務,2021-2023年,農業農村司累計安排甘肅省銜接資金379.98億元,連續的增量資金,持續加熱著隴原的民生溫度。同時,甘肅省克服收支矛盾、堅持自我加壓,每年穩定安排銜接資金72億元,保持在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2%以上,督促市縣每年落實44億元以上,地方與中央投入比例達到0.9:1。2024年,中央下達銜接資金130.11億元,省級下達72億元。至此,全省四年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798.09億元。在測算分配資金時,將23個國家重點幫扶縣作為保障的重中之重,為其鞏固銜接工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堅持把完善機制作為先手棋,推動鞏固銜接政策落實有力、資金監管有效,在國家績效評價考核中連續取得好成績。
一是完善責任機制促落實。省級部門層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資金保障專責工作組,省財政廳任組長單位,發改、民委、農業農村等為成員單位,實行組長負責制、目標責任制、聯席會議制、定期調度制,織密橫向一張網。關鍵少數層面,省委省政府每年與省級各部門、市州黨委政府“一把手”簽訂責任書,壓實責任,形成縱向一股勁。資金管理層面,先后出臺銜接資金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績效考評辦法等,特別是在全國率先制定銜接資金績效管理指導意見,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是完善協同機制聚合力。省財政廳每年牽頭召開省級部門聯席會議,雙向分析研判存在問題,制定改進措施,聯合督導整改。成立廳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安排15名處級干部分片包抓14個市州及所轄縣區,定期匯總情況、推進落實。每年分兩次集中聯審縣區項目資金方案,財政部門審資金來源,行業部門審使用范圍、項目合規性及聯農帶農機制,有效提高了項目質量和資金效益。

三是完善監控機制抓質量。強化信息化平臺載體運用,從2023年起,在預算一體化系統中增設“專項監督”模塊,對銜接資金用途、支付流向實時監控,對同類問題出現兩次以上的縣區進行通報批評,要求各地舉一反三對照自查。2023年以來監控發現問題明顯減少。
四是完善培訓機制提能力。跟進國家政策動向和基層落實情況,先后開展市州片區政策培訓、部門綜合業務培訓和涉農整合資金培訓,去年11月專門舉辦全省市縣財政局長培訓,邀請財政部甘肅監管局、審計署蘭州特派辦等領導輔導業務,安排所有班子成員講解政策,帶動全省7000余名干部職工同步參訓,提高管財用財能力。同時,將財經紀律納入市縣黨政一把手培訓專題,緊盯關鍵少數,強化關鍵作用。通過培訓,我省銜接資金使用規范性大幅提升。
將產業發展、就業幫扶作為兩個重要抓手,不斷提升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一方面,聚焦產業發展。把做大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2021-2023年中央銜接資金安排用于產業發展235.62億元、占比62%。制定全省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和發展“牛羊菜果薯藥”實施方案,一手抓到戶產業培育,一手抓產業體系構建,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力爭支持每個脫貧縣形成2至3個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如環縣羊產業、靜寧蘋果產業等。發揮產業幫扶項目帶動作用,制定聯農帶農機制實施意見及實施細則,指導縣區把聯農帶農作為扶持經營主體的前置條件,建立“項目聯農帶農明細和縣區聯農帶農工作”兩本賬。2023年全省共投入資金52.18億元,安排經營性幫扶項目1553個,采取土地流轉、產銷對接、崗前培訓并吸納就業等方式,各環節聯帶農戶75.88萬戶次,其中脫貧戶和監測對象30.19萬戶次,更多農戶分享到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另一方面,聚焦就業增收。按照內增崗位、外擴渠道工作思路,細化銜接資金支持就業增收政策,對鄉村就業工廠就地就近吸納甘肅籍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給予獎補。2023年全省輸轉脫貧勞動力199.9萬人,鄉村就業工廠累計達到2607個、吸納就業10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83萬人。將脫貧群眾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分類按需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持續提升自足自富能力。
一是抓實資金撥付管理。中央指標下達后,主動對接部門測算商定分配方案,嚴格按照直達資金管理規定30天內分解下達到縣,督促縣區在30天內將資金細化到具體項目,做足做實前期準備,做到資金早到位、項目早建設、進度再提前。
二是抓實日常調度保障。加快資金支出進度,開展定期調度,對資金支出較慢的,采取發函提醒、全省通報、個別約談等方式,督促落實。
三是抓實規范使用核查。常態化、全覆蓋開展銜接資金規范性核查。2023年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組織所有縣區全面自查,省級部門聯同核查,發現問題當面反饋縣區,跟進督促整改,資金使用更加規范高效。
四是抓實績效考核評價。堅持以考促評和激勵約束雙向發力,每年組織市縣開展績效評價,省級對縣區開展抽評,對成績好的分檔獎勵,對排名靠后的分檔扣減資金??荚u“指揮棒”推動不少地方工作明顯改進提升。
五是抓實反饋問題整改。針對各類檢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剖析原因癥結、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實。針對重點地區召開座談督導會,與基層同志共同研究,推動問題整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