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群 閆婧

新形勢下群文工作者面臨著時代賦予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文以文化館高質量發展為調研選題,通過與西安市各區縣文化館、省市外文化館開展調研研討,了解了當前西安市文化館運行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明確了推動我市文化館服務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西安市文化館運行的基本情況
西安市文化館運行的基本情況主要分為以下方面。
(一)群眾文化活動體系較為健全,各區縣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以優質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以高陵區為例,近年來高陵區著力開展省級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創建,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加強公共文化單位和社會機構的合作,實現“政府+社會”的服務模式,并吸納行政、市場和社會方面的優勢資源和創新要素,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形式、載體渠道和管理模式的創新。
(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化、特色化、文旅融合日益明顯
西安高陵的芒種音樂節在著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力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以西安市文旅局打造的“中華二十四節氣”文旅品牌為基礎,開展創新實踐,帶動全區20多個單位參與配合,取得良好成效。
(三)陣地建設效果顯著,基層文化館能充分發揮公益性文化陣地作用,以內容吸引群眾,以互動凝聚群眾
在全民藝術普及方面,西安市各區縣文化館關注城鄉弱勢群體,舉辦公益培訓,開展形式多樣的惠民文化服務。以臨潼區為例,該區結合鄉村群眾閱讀需求,建成臨潼區“永信廉政”剪紙閱讀空間,這是該區首個廉政文化主題閱讀空間,開放面積為500平方米,其中閱讀空間布置30平方米,擁有各類圖書1200余冊,涵蓋廉政建設類、法律法規類、政治經濟類、農林科技類。此外還有剪紙文化體驗區,按照不同的題材設置了“美麗臨潼”“建黨百年”“功勛人物”“民俗剪紙”“非遺傳承”等11個主題展,極大滿足了群眾的日常文化需求。
(四)借助政策東風,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周至縣的“秦嶺·秦人·秦聲——2023陜西省首屆鄉村戲曲大舞臺”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豐富“源來周至,多來多?!钡奈穆闷放苾群晕幕x能鄉村振興,打造周至文旅新IP,推動周至群眾文化品牌活動開展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五)緊扣時代脈搏,利用網絡建設智慧平臺
各區縣開始注重新媒體的運營及文化宣傳工作。不少區縣建立了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抖音號,做到了線上、線下同步聯動。例如,在藍田縣舉辦的“大地歡歌”西安市鄉村文化活動年啟動儀式暨西安市藍田縣“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通過陜西公共文化云、新浪直播、陜西廣電網絡、西安文旅之聲等多個網絡平臺進行直播。據不完全統計,新浪直播觀看量達180萬,陜西廣電網絡觀看量達13萬,陜西公共文化云觀看量達14萬,西安文旅之聲觀看量達0.1萬,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觀看量達7.5萬,喜馬拉雅收聽量達32.5萬,線上觀看量總計超過247萬。
二、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是個別群眾文化活動隊伍呈現出人數少、老齡化程度高的特點,成員的素質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也導致個別區域文化活動開展的內生動力不足,多數演出活動需要依靠外援。再加上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無法適應新時期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亟須培養和充實一批業務強、素質精、年紀輕、一專多能的群眾文化人才。
二是個別地區資源整合程度不夠深入,有的地區活動場地面積不足,受區域空間限制,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太多,城區老舊社區較多,公共活動場所和文化設施相對陳舊。
三是個別地區活動經費不足,各類文化團隊大多屬于自發民間組織,團隊建設、資金來源不穩定,運營經驗不足,發展受限。
四是基層個別文化館干部認識上有偏差,干事激情不高。長此以往,不利于隊伍建設,阻礙文化館高質量發展,甚至會損害群眾利益。
三、應對措施
第一,堅持正確方向,強化政治引領。西安市各級文化館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以提升人民文明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為目的,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準確把握新時代文化館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文化責任,推動文化館事業的品質發展。
第二,堅持城鄉一體,推動均衡發展。西安市各級文化館應以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為抓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達到城鄉一體均衡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
第三,堅持標準創新,拓展服務領域。西安市各級文化館應落實文化館事業標準化建設,高標準抓實文化館評估定級,制定本地服務標準目錄,文化館上等級率實現新突破,推動數字文化館建設,提升網絡化水平,創新實施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和新型中心分館建設。
第四,堅持開放多元,強化社會參與。西安市各級文化館應推進開門辦館,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館事業建設,加強同廣電融媒、科技、教育、旅游、民政、工會等承擔公共服務的部門的協同合作,加強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融合發展,拓展文化館服務領域,廣泛建立跨區域服務聯盟,從而形成開放多元、融合共享的大服務格局。
第五,西安市各級文化館應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持續營造干部擔當作為的濃厚氛圍,為文化館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此外,西安市各級文化館還要積極做好思想工作,對認識不到位、情緒有抵觸的人員,講明政策、說理解釋;對心理有壓力、思想有顧慮的,找準心結、悉心疏導;對心態消極、工作松勁的,喚起初心、激勵鼓勁。同時,要全力推動制度創新、改革,通過制度管人,讓公正嚴明、科學有效的制度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讓干事創業者打消顧慮、輕裝上陣。
下一步,西安市各級文化館將持續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并大興調查研究,將分赴西安市各基層文化館繼續開展調研工作,并對調研所掌握的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梳理,對突出問題進行再調研、再分析,發揮市級文化館龍頭作用,引導西安市群文工作者奮發進取、砥礪奮進,不斷加強群文戰線凝聚力、增強群文業務協作力、提升群文事業戰斗力。
(西安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