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槍械發展史上最經典的設計之一,杠桿槍機式步槍伴隨著美國西部開拓的歷史,它的形象通過西部影片傳遍世界。現今,盡管杠桿槍機式步槍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中央,但在民間市場仍擁有一部分擁躉。多年來,美國槍械制造商也推出過多款杠桿槍機式步槍。對大多數軍迷來說,難以將杠桿槍機式步槍與史密斯-韋森公司聯系起來,軍迷們更熟悉大名鼎鼎的溫徹斯特杠桿槍機式步槍。實際上,杠桿槍機式步槍與史密斯-韋森公司大有關系,公司于2024年SHOT Show上新推出的M1854杠桿槍機式步槍,其名稱背后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歷史意義。
杠桿式槍機起源于美國發明家沃爾特·亨特(Walter Hunt)的“意志連珠步槍(Volition Repeating Rifle)。該槍采用位于槍管下方的管式彈倉供彈,發射亨特在1848年發明的“火箭彈丸”(Rocket Ball),彈丸的底部中空,以容納火藥,發火方式采用分離的雷汞火帽。1849年,美國人劉易斯·簡寧斯(Lewis Jennings)改進了亨特的設計,并由羅賓斯-勞倫斯公司(Robbins amp; Lawrence Co.)制造。1851年,美國商人荷特蘭特·帕爾默(Courtlandt Palmer)購買了簡寧斯的專利,賀拉斯·史密斯(Horace Smith)受命繼續改進簡寧斯的設計,并以2位改進者的名字命名為史密斯-簡寧斯步槍。但史密斯-簡寧斯步槍未獲得商業成功,最終導致公司在1852年因財務問題停止生產。同年,史密斯和韋森合伙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諾維奇市辦廠,生產槍械和槍械零件。
1854年,史密斯和韋森共同購買了1份管式彈倉供彈的連珠槍專利,并改進設計出杠桿槍機式手槍。同年,《科學美國人》雜志在1篇文章中將該槍昵稱為“火山”(Volcanic)。從此,這個非正式的名稱成為該槍最廣為人知的名稱。1855年,公司更名為火山連珠火器(Volcanic Repeating Firearms)公司,其中一名投資人名叫奧利弗·溫徹斯特(Oliver Winchester)。然而,“火山”的銷售不佳,1856年公司破產賣給了溫徹斯特,成立紐黑文武器公司(New Heaven Arms Company),聘請本杰明·泰勒·亨利(Benjamin Tyler Henry)任工廠總監。亨利此前曾在羅賓斯-勞倫斯公司擔任負責人,十分熟悉亨特的設計。1860年,亨利對“火山”的設計加以改進,設計出M1860亨利杠桿槍機式步槍,同時設計出.44口徑邊緣發火彈,從此開啟了溫徹斯特杠桿槍機式步槍的傳奇。
另一方面,史密斯和韋森又重新創辦了史密斯-韋森(Smith amp; Wesson)公司,之后以生產轉輪手槍而聞名。史密斯和韋森設計的“火山”步槍采用的鉸鏈式杠桿結構是杠桿槍機式步槍的鼻祖,管式彈倉的設計來自于亨特的發明,這一組合奠定了后續杠桿槍機式步槍的基礎。
M1854步槍發射.44雷明頓馬格努姆手槍彈,全槍長914mm,空槍質量3.08kg,管式彈倉容彈量9發,扳機力19.8N。
M1854步槍主要由槍管、機匣、槍機、槍托及護手組成。
槍管
槍管由410不銹鋼制成,槍管長489mm。槍管口部設有11/16-24規格的螺紋,用于安裝消聲器。
準星呈刀狀,安裝在槍管前部,鬼環式照門安裝在機匣上方的皮卡汀尼導軌上。
機匣
M1854步槍的核心與史密斯和韋森共同設計的鉸鏈杠桿結構已經相距甚遠。
M1854步槍的核心部件——槍機和機匣來自著名的杠桿槍機式步槍制造商馬林(Marlin)公司設計的M336 步槍。馬林公司曾是美國知名的杠桿槍機式步槍制造廠,2020 年, 美國魯格公司(Ruger)從雷明頓戶外公司(RemingtonOutdoor Company) 收購了馬林品牌并在M336 步槍基礎上研制生產全新的M1895 步槍。
M336步槍由馬林公司于1948年推出。該槍對劉易斯·洛布德爾· 赫本(Lewis Lobdel Hepburn)設計的M1894 步槍做了重大改進,將開放式的機匣改為封閉式。機匣右側只保留拋殼窗和裝彈活門。得益于這一設計,現今的設計師可以直接在M1854 步槍的機匣頂部安裝皮卡汀尼導軌,以滿足現代射擊的需求。
M1854步槍機匣后部設有可左右推動的手動保險。保險鈕向槍身右側凸出時為保險位置,向槍身左側凸出時為射擊位置,此時保險鈕上露出紅色標記,以警示射手。
M1854步槍的機匣由416不銹鋼制成, 長約120mm、寬25mm、高51mm。
槍機
M1854步槍采用的另一項源自M336步槍的設計是圓柱體的槍機。彈性抽殼鉤用固定銷安裝在槍機的右側。拋殼挺安裝在機匣左壁的內側,槍機的左側有拋殼挺讓位槽。當槍機開鎖向后運動到位時,板簧驅動拋殼挺拋出彈殼。
兩段式擊針來自于馬林公司的M1894步槍,由劉易斯·洛布德爾· 赫本于1893年設計, 之后成為馬林杠桿槍機式步槍的標準配置,自然也被采用到M336步槍上。
擊針分成前、后兩部分,當閉鎖塊未進入槍機上的閉鎖槽時,安裝在槍機尾部的后段擊針受重力作用自然向下方傾斜,與前段擊針的位置錯開。當閉鎖塊完全進入閉鎖槽后,閉鎖塊頂起后段擊針,使其正對前段擊針。擊發時,擊錘打擊后段擊針帶動前段擊針,以擊發槍彈的底火。
M1854步槍的槍機開、閉鎖動作由杠桿控制。杠桿自前至后依次是前臂、后臂、扳機護圈、杠桿圈。當射手操控杠桿圍繞機匣上的固定銷做圓周運動時,杠桿前臂控制槍機前后運動以及升彈板的起落。前臂的頂端與槍機底面接觸,控制槍機的前后運動。杠桿的后臂控制槍機閉鎖塊的起落運動,后臂頂端加工成“Г”形,與閉鎖塊底部的“L”形凹槽互相嚙合,帶動槍機閉鎖塊上下起落,實現開、閉鎖動作。
射手向前推動杠桿時,杠桿后臂帶動閉鎖塊下降,實現槍機開鎖,杠桿前臂帶動槍機向后運動完成抽殼、拋殼、壓下擊錘等動作,杠桿前臂的斜面推動升彈板抬起,將槍彈送至進彈位置。向后拉動杠桿,杠桿前臂帶動槍機向前推彈入膛,同時降下升彈板,杠桿后臂與閉鎖塊嚙合后推動閉鎖塊升起,最終進入槍機閉鎖槽,完成閉鎖動作。
擊錘尾部可以安裝加長附件,方便當槍上安裝光學瞄準鏡時使用。
槍托及護手
槍托及護手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半手槍槍托(Semi Pistol Grip)的兩側和護手兩側設有防滑紋,以增加摩擦力。槍托尾部設有一塊25.4mm厚的緩沖墊。護手上設有3個M-Lok導軌接口,方便用戶安裝附件。
管式彈倉
M1854的管式彈倉可以較方便地拆卸。用手按壓管式彈倉前蓋并旋轉,使管式彈倉上的銷子從管式彈倉定位座中脫離,即可卸下管式彈倉。
M1854步槍發射的.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是1950年代埃爾默·基斯(Elmer Keith)在.44 Special彈基礎上設計的轉輪手槍彈。.44手槍彈的彈殼直徑小于.45柯爾特手槍彈,彈殼厚度大于后者,同等直徑的轉輪槍彈巢,.44手槍彈的彈巢壁更厚,因此擁有更大的強度。1956年,基斯成功說服史密斯-韋森公司和雷明頓公司生產.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并且推出使用該彈的轉輪手槍。.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為凸緣、中心發火彈,全長41mm,直筒形彈殼長32.6mm,底緣直徑13.1mm,彈頭直徑10.9mm。
M1854發射彈頭質量16.20g的溫徹斯特彈,初速482m/s,槍口動能1757J,50碼(45.7m)距離上3發射彈的平均散布圓直徑44.5mm;發射彈頭質量12.96g的霍納迪(Hornady)手槍獵人(Handgun Hunter)彈,初速439m/s,槍口動能1250J,50碼距離上3發射彈的平均散布圓直徑50.8mm;發射彈頭質量14.58g的霍納迪杠桿革命(Leve Revolution)彈,初速407m/s,槍口動能1283J,50碼距離上3發射彈的平均散布圓直徑53.3mm;發射彈頭質量15.55g的西格-紹爾彈,初速431m/s,槍口動能1814J,50碼距離上3發射彈的平均散布圓直徑63.5mm;發射彈頭質量19.76g的HSM彈,初速455m/s,槍口動能2048J,50碼距離上3發射彈的平均散布圓直徑51.6mm。
一些杠桿槍機式步槍的粉絲可能會質疑為何M1854步槍選擇.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而非杠桿槍機式步槍更常用的.357馬格努姆彈或.45-70步槍彈呢?《Gunsamp;Ammo》雜志的一位作者認為.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有3個優點:著彈時的動能大、射入口小、后坐力小。.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在100碼(91.4m)距離上可以保持1355J動能,.357馬格努姆彈大約在50碼就已經衰減到1355J以下。.45-70步槍彈擁有更高動能,但后坐力遠高于.44雷明頓馬格努姆彈。對于狩獵中常見的野豬和白尾鹿這樣的獵物,.45-70步槍彈的威力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