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預測金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出發”與“到達”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是充滿哲思的話題。有時,出發是洋溢歡笑的啟航,到達則是血汗換來的回報;有時,出發意味著對新道路的探索,到達則是階段性的總結……
關于“出發”與“到達”,你有著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預測理由
在新時代發展大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疑吹響了時代奮進的號角,匯聚起中國向“新”再出發的強大合力。一個人的人生也好,一個國家的發展也好,都是一場比拼耐力和持久力的長跑。困難面前挺得住,風雨來襲穩得住,哪怕只是小步走,只要能夠不停步、不間斷,那么無論千山萬水,終將抵達既定目標。也因此,出發與到達成為高考作文命題的熱點之一。
“出發”作為起點,常常伴隨著期待、希望和一種對未知的渴望。在“出發”的時刻,我們裝備好自己,帶著夢想和目標,勇敢地步入未知的領域。相對應的,“到達”則代表著一個目標的完成,或是某種境界的達成,是對過去付出的一種肯定。然而,“到達”并不意味著終點,它往往是一個新的起點,引導我們踏上更高層次的旅程。這個過程可能是艱難的,但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我們更加成熟和堅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戰勝自我,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實現自我超越。
高分策略
對于這道作文題,考生首先要清晰地理解“出發”與“到達”這兩個核心概念:出發,通常指的是開始一個新的旅程或階段,蘊含著勇氣、探索和希望;到達,則標志著旅程的結束或階段的完成,代表著成就、收獲和滿足。在明確概念的基礎上,考生要進一步挖掘其深層含義:出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起點,更是一種心態,代表著不斷追求、勇于挑戰的精神;到達也不僅僅是一個終點,更是一種成長,代表著經過努力后獲得的提升和超越。接下來,考生要思考“出發”與“到達”之間的內在聯系:它們不是孤立的兩個點,而是一條線上的兩個環節。每一次的出發都是為了到達一個更好的地方,而每一次的到達又都是下一次出發的起點。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人生的旅程。
在這道作文題中,“出發”與“到達”被賦予了深遠的象征意義,它們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移動,更是心靈旅程和人生經驗的體現,這啟示我們要保持一顆勇于探索的心,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好的自我。材料中提到,“到達”之后往往是新的“出發”,這表明人生是一個不斷循環和進階的過程。每一次的“到達”都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們在某個階段取得的成就。然而,真正的智者不會滿足于現狀,他們會將每一次的“到達”視為新的起點,繼續前行,探索更加廣闊的天地。通過對材料的解讀,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生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旅行,我們在“出發”與“到達”之間不斷循環往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挑戰與成長,收獲智慧與力量。
在明確了“出發”與“到達”的概念、深層含義和內在聯系后,可以確定以下立意方向:
1.勇氣與堅持。可以通過描述個人或群體的經歷,來展現不斷出發、勇于探索、堅持不懈的精神風貌。
2.成長與轉變。可以通過對比不同階段的自己或他人的變化,闡述每一次出發和到達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和超越的過程。
3.目標與追求。可以通過分析成功案例或經驗教訓,強調目標的重要性和追求的價值所在。
4.循環與往復。可以通過闡述人生中的多次出發和到達經歷,揭示人生的起伏跌宕和不斷循環的本質特征。
參考立意: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在出發與到達間尋找生命真諦;漫步時光之河,品味人生;勇敢前行,讓生命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