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朱 海(1976—),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道路運輸管理工作。
摘要:近年來南寧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貨運車輛交通事故仍然居高不下。文章針對貨運交通安全整治以往“以點治點”效果不理想的問題,以南寧市歷年涉及貨運車輛事故臺賬數據為基礎,基于GIS建立了貨車事故數據庫,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分析南寧市主城區貨運車輛事故分布特征,并相應提出了區域分層整治、時間精準整治、智慧化管理等措施。
關鍵詞:交通安全;城市貨運交通;道路安全提升;GIS
中圖分類號:U492.3+1
0 引言
近幾年中國道路運輸行業穩定增長,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駕駛人數4.92億人,全國公路總里程已達528×104 km[1]。機動化出行在便利人與物快速周轉的同時,也伴隨交通事故的發生,給出行者帶來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
梳理南寧近四年交通事故臺賬數據可知,城市道路是提升交通安全的最重要手段。2021年南寧城市道路事故數占比60.7%,其中涉及貨車的交通事故因其致死率高、財產損失大等原因,一直是城市交通安全整治的重點。以往貨運交通安全整治往往“以點治點”,缺乏從區域角度分析貨運交通事故關聯性。
時空分布特征理論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對一事物展開研究,分析出事物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存在的規律,為解決問題提供基礎支撐。本文以南寧市一般事故臺賬數據為基礎,梳理近四年城市道路貨車交通事故時空分布特征,并分類分策提出了安全提升措施。
1 貨運交通現狀分析
1.1 南寧公路運輸貨運量分析
2021年,南寧市公路貨運量為31 250×104t,較2016年增長了9.0%,近十年公路貨運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公路貨運周轉量達353.1×108噸公里,相比2016年下降了31.5%。盡管近十年來公路貨運周轉量同樣整體呈上升趨勢,但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貨運周轉量下降顯著。另外,相比2016年,貨運量增長的同時,周轉量有所下降,反映出中短途貨運比例有所提升。
1.2 機動車保有量分析
2021年南寧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83×104輛,相比2016年增加了132.6×104輛,增幅達88.2%,年均增長率約13.5%。其中,民用汽車總量為263.2×104輛,占機動車總保有量的93%,且近年來處于穩定增長的態勢。從千人保有量水平來看,2021年南寧市民用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千人保有量分別達到295.4輛和420.8輛。
1.3 城市貨車運行現狀
2021年南寧市主城區主要斷面日均18 h車流總量為374.7×104 PCU,相比2016年增長了38.2%。其中,通過邕江斷面日均18 h車流量為87.6×104 PCU;通過快環斷面日均18 h車流量為109.0×104 PCU;通過其他斷面日均18 h車流總量為178.1×104 PCU。從主要斷面流量調查數據來看,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是核心區域道路流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大中貨車交通流量占比如下:跨邕江約為0.7%,跨南廣鐵路約為0.5%,跨云桂鐵路核查線的大中貨車流量占比較其他核查線高,達到8.8%,跨快環約為1.7%,跨南寧車輛段為3.3%,跨清廂快速路為0.7%。
2 南寧市涉貨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原始交通事故臺賬數據以數據庫表格形式存儲,在可視化及空間分布分析方面存在短板。本文利用高德API技術,將地點名稱數據批量轉化為坐標數據,基于GIS建立了可視化的貨車事故數據庫,為分析事故特征及提供改善措施提供了精準參考。
2.1 空間分布特征
2.1.1 事故的“點”空間分布
交通事故的發生通常具有偶發性,以節點來統計交通事故的空間分布特征可以識別出事故多發點[2],為以后的安全整治提供參考。結合2018—2021年涉貨事故可知,南寧貨車交通事故常態多發點集中在城市內外交通轉換的節點,例如城北出城方向的安吉大道安園東路路口、那洪大道留村路口和公曹路與那元路路口,上述節點近四年7 d內死亡人數均在2人以上。如下頁圖1所示。
2.1.2 事故的“線”空間分布
以道路來統計事故空間分布特征,更能體現涉貨事故的分布特征,易剔除“點”的偶發因素[3]。通過梳理數據可知,南寧市主城區事故路段集中在對外通道,昆侖大道、友誼路、那洪大道、銀海大道、白沙大道等路段為涉貨事故常態發生路段,上述道路近四年涉貨死亡人數均在10人以上。如圖2所示。
2.1.3 事故的“面”空間分布
綜合2018—2021年數據發現,安吉客運站片區、蒲廟片區以及那洪片區等內外交通轉換區域是貨運事故常態高發區,也是迫切需要整治的重點區域。偶發事故區域包括邕賓立交區域、銅鼓嶺路鳳嶺北區域等。
2.2 時間分布特征
整體上看,南寧市貨運交通事故發生高峰期在4:00-7:00和13:00-18:00,峰值在6:00和19:00,占比約5.3%。受城市道路通行時間限制,重型貨車夜間通行需求大。盡管夜間(20:00到第二天6:00)事故發生比例未見明顯下降,但夜間事故致死率明顯較日間高。如圖3所示。
2.3 與貨車發生事故的交通方式類型分析
從累計四年的不同交通方式道路交通事故數量看,貨車事故占總事故數量13%,其中重型貨車事故數量占比達8.9%,輕型貨車事故數量占比達4.1%。與貨車發生事故的交通方式,電動車占比最高,約66%;其次為客車,占比約32.4%;行人最低,占比約1.6%。
2.4 事故發生道路斷面位置分析
從路口、路段分析,普通路段發生的貨車交通事故比例是最高的,四年累計發生交通事故總數占比約71.4%;其次為交叉口,四年累計占比約22.1%;其余為橋梁隧道等,占比約3.8%。
從斷面類型分析,發生貨車交通事故比例最大的是機動車道,平均占比51.4%;其次為機非混合車道,平均占比20.6%;第三為非機動車道,平均占比為15.3%。
從有無隔離設施分析,無隔離道路發生的交通事故起數占比最大,平均占比41.4%;其次為中心隔離,平均占比38.3%;機非隔離平均占比15.5%,中心隔離加非機動車隔離形式占比約4.8%。
3 對策措施
3.1 空間上推動貨運交通安全隱患點的區域分層整治
建立貨運交通安全整治項目庫,從事故多發程度出發,倒排整治計劃,落實整改措施。針對事故頻發的點,從精準點位改善、路段安全提升以及區域聯動整治等三個層級進行城市貨運交通安全提升。同時排查整改占道施工項目已開放通行但未驗收或移交的新建、改擴建道路,以排除交通安全隱患[4]。
針對事故頻發交叉口,重點對非機動車、行人等慢行交通開展安全措施保障提升。合理設置貨車盲區標線、標志,科學增設右轉信號燈、防撞墩、防撞柱、護欄等設施。
針對多發事故路段,完善路段交通設施,明確通行規則,設置交通標志引導。在貨運通道沿線增設“重中型貨車靠右行駛”告知、提示、禁令等交通標志。
針對多發事故區域,分析貨車運行軌跡,串聯沿線路段與交叉口,整體統籌治理。
3.2 時間上針對事故高發時間段展開重點整治
針對貨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段,尤其是夜間超速、酒駕、超載等違法行為頻發時間段,路政、交警、綜合執法局等相關單位形成固定的協同聯治機制,定期開展城市工程運輸車輛、“百噸王”貨車超載等專題治理。通過關鍵時間節點的治理,來實現交通事故“減量控大”。
3.3 管理上提升貨運交通安全智能化水平
根據南寧市城市道路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科學規劃城市貨運通道體系。推進貨運協同管理平臺的建設,打通交警、路政執法等部門行業數據壁壘,實現高效的跨部門合作協同,推進南寧市貨運車輛有效管控,切實保障貨運物流暢通高效。完善貨運交通智能導航系統,通過現有終端導航地圖實時更新城市通行政策,引導貨運車輛按規劃路徑行駛,避免貨運車輛出現非必要繞行現象。提升現有路段、路口電子警察裝備,實現對貨運車輛超速、“不減速通過路口”等違法行為的抓拍功能。
4 結語
貨車交通事故由于致死率高、財產損失大等原因,一直是城市交通安全整治的重點。本文以南寧市主城區貨運車輛交通事故數據臺賬為基礎,基于GIS建立了貨車事故數據庫,對南寧主城區貨運交通事故進行時空特征分析,提出了區域分層整治、時間精準整治、智慧化管理等措施,期望推動實現南寧市貨運效率和安全的雙提升。
參考文獻:
[1]新華社.圖表:十年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各項指數持續向好[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7/25/content_5702746.htm,2022-07-25.
[2]葉采陽,葉欣辰,覃定明,等.美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經驗與啟示[J].交通與運輸,2022,38(2):78-83.
[3]黃啟樂,景國勝.廣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特征及對策研究[J].交通與港航,2021,8(2):76-81.
[4]橫州市應急管理局.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橫州市道路運輸生產安全事故預防攻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xhx.gov.cn/xxgk/xxgkml/zdlyxxgk/aqsc/sgdtxx/t5147743.html,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