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香蘭
(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 530023)
我國水資源儲量豐富,水利工程建設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建筑堤防、開鑿運河。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先后落地,對我國水利調配、防洪、發電、灌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22 年,全國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0 893 億,比2021年增長44%;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國水利工程已完成投資萬億目標[1]。如此之大的投資規模,造價管理是保障工程有序推進,高質量建設的關鍵。
水利工程項目同普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同,通常前期投入資金較多,整體營收周期長,效益回收見效慢,因此投資造價不僅需要在前期決策規劃中控制,還需要貫穿整體設計、建設周期。國內學者從水利工程大規模投入以來,一直致力于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價管理研究,經過數十年歷程,已經在項目招投標、建設階段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前期規劃以及設計階段成果薄弱,本文為進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價控制,精準實現有限資源創造最佳投資效果,從投資的各個周期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有效合理控制投資規模,科學把控工程造價。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造價的控制貫穿項目決策、立項、勘察設計、招投標、建設施工,直至最終竣工結算,不同階段不同對象對工程造價目標以及管理模式不同,造成多重因素影響造價,以下將從水利工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展開研究。
(1)各單位決策期造價目標難統一。我國受市場經濟影響,水利工程項目近些年逐步轉為建設單位提議,報至發改委批復,由于角色不同,在造價方面制定目標也不同。建設單位為確保后續施工有序推進,在決策期將工程造價提升至合理水平之上;發改委作為項目的批復單位,從國有資產以及其他方面綜合考慮,會適當壓縮投資;在雙方造價目標不統一的情況下,如何合理滿足雙方需求,確保項目整體造價的公平性、合理性是決策期的難點之一[2]。
(2)規劃周期不足,研究不深入,影響造價。水利工程項目通常建設環境較差,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多,因此需要較長的規劃設計周期,同時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后期施工及運營。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在決策期未做好規劃,導致后期施工出現問題,從而影響整體工程造價。
決策期作為工程全生命周期造價控制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工程造價總額的決定性階段,對實現造價控制的精確性、合理性至關重要,對項目規劃設計的深入性、可行性至關重要。決策期的各項目標直接影響全周期造價,因此需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選派專業人士對項目規劃選址以及周邊地質、水文等其他因素充分調查,利用大量研究數據,通過充足的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報告,同時制定多種方案,結合不同方案的利弊因素以及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情況,綜合研判預測投資,確保投資估算的準確性、合理性、全面性。這些工作不僅可以對項目整體造價進行控制,還可以較好地協調建設單位與批復單位的各項要求,解決目標不一致問題。投資方或建設單位作為資金的注入者,在決策期應加大自身監督管理力度,從源頭對資金進行把控,利用制度約束各項投資行為,避免出現投資超額或中飽私囊的情況。
(1)工程造價具有傾向性。設計階段作為全生命周期的貫穿性階段,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階段的總造價,同時進一步影響設計費用,當前水利工程設計費用采用建安費用與設備費用的總造價作為基數,這種經濟體制下部分設計單位在設計階段傾向于提升造價,從而使得設計費用提升,獲得最大化利潤[3]。
(2)設計內容與施工階段脫節,造價總額失控。常規水利工程通常采用兩階段設計,部分設計師采用套圖修改形式完善圖紙,由于圖紙數據量較大,修改過程中難免有部分數據不貼合實際,導致施工階段不斷變更,造成新的投資,從而導致造價總額失控。
(3)設計單位保守設計造成造價提升。水利工程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一旦質量存在問題帶來的影響不可想象。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通常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保守設計,標準較高,新技術、新工藝用得較少,沒有真正的貼合施工,因此存在設計冗余,在無形中提升了工程造價。
設計階段是水利工程項目落到實處,實現建設意義及價值的關鍵階段。應選擇技術較硬、信譽較好、水平較高、經驗較多、管理較嚴的設計單位,同時可采取激勵政策,通過激勵機制提升設計費用,改變原有固定的設計費用基數模式,讓設計單位在設計階段可以充分考慮工程施工造價與投資總造價的關系,解決工程設計造價傾向性問題。
設計單位應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升設計人員自身素質以及業務能力,對于水利工程項目應采用經驗豐富的復合型人才,既懂設計又懂經濟,從設計源頭提升設計的可實施性。設計過程中應積極采用提質增效的新技術、新工藝,在圖紙中明確要求,盡可能減少設計冗余,避免投資浪費。
監理單位開展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階段,對前期設計并不參與,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除建設單位的監督之外,無其他管理單位監督設計單位,工程設計深度以及質量僅能依靠設計單位自身,從投資控制角度考慮,該環節缺少第三人監督,因此需要在該階段增設設計監理,可進一步約束設計單位行為,審查設計質量,從而進一步控制工程造價[4]。
(1)招標文件編制時間短,清單不準確。工程項目的招標文件通常在項目批復后編制,在前期并未提前介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海量數據的計算,對編制人員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編制過程中因時間短工作量大導致工程量清單不準確的問題時有發生。我國水利工程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方式,一旦工程量清單不準確,將直接影響后續施工以及整體工程的造價[5]。
(2)投標單位審核不嚴,埋下造價失控隱患。招標項目通常采用招標代理形式,投標代理由建設單位選擇,在正常招標環節中各單位通過合法競爭方式進行投標,但由于代理單位以及建設單位內部審核不嚴,部分投標單位通過與其提前接觸,評標過程中采用不正當手段取得競標項目,為后續項目施工埋下了隱患。
建設單位應提前謀劃招標文件的編制,留存足夠的時間完善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文件,同時在此階段應聘請專家對招標文件進行審查,確保招標文件各項條款合理且全面,提前把控后續項目施工中的造價。建設單位必須統籌好各方關系,在招投標階段加強對招標代理及自身的監督與管理,邀請地方招投標監管部門參與監督,真正對違規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建設單位應從全局性和合理性出發,對投標單位進行信用篩查以及資歷審核,一旦發現違規行為嚴厲打擊,打造良好的招投標環境,確保招投標工作順利完成[6]。
(1)監管力度不足,施工質量低。監理單位作為施工階段最關鍵的監管單位,施工總造價的高低與其關系密切。因此,監管程序需要進行嚴格把控,對監理人員能力及水平要求較高。但在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現場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屢見不鮮,各分項工程的監管程序混亂,導致現場施工質量達不到標準,同時存在部分偷工減料行為,嚴重影響工程造價。
(2)變更程序混亂,工程造價外溢。施工單位為創造更大利潤,變更索賠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見現象。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對此環節重視程度不足,變更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導致施工單位有利可圖,惡意增加變更并采用部分不正當手段通過變更,造成整體施工造價提升,超出預算。
監理單位加強業務能力培訓,提升監理人員監管能力,提高責任心,充分發揮監理單位作用。監理人員應借助監理經驗和現場經驗,嚴格把控各項工序施工,提升現場施工品質,優化圖紙設計,提高現場作業效率,盡可能在保證工程品質的前提下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作為現場監管第一人,應合理確定現場發生的工程量,出現變更時應積極與設計單位及建設單位溝通,分析責任歸屬,嚴格按照變更程序執行,不得隨意簽認工程量,增加投資成本。
建設單位需制定設計變更管理制度以及獎罰制度,加強現場管理水平,駐場代表本著降低投資,優化設計,提高工效的原則進行監管,堅守自身底線,發生變更及時會同參建各方現場勘察,及時掌握變更情況,嚴格按照程序管理,同時對施工現場進度充分了解,實行動態變更,避免因變更拖延影響工期,導致投資增加[7]。
加強施工單位管理,要求施工單位制定有效可行的施工計劃,確保資源配置滿足施工需求,同時對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和設備加強審查,不合格材料直接拒絕入場,主要材料建設單位應提前謀劃,選擇合適時機購買,避免因材料價格浮動影響造價。
(1)工程量審核不準確,影響最終造價。水利工程專業性較強,對工程量終審人員要求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水利工程管理經驗,由于經驗不足導致工程量審核不準確,對最終工程造價有著直接影響。
(2)資料不完善,造價難確定。竣工階段材料主要由合同內正常施工資料、變更資料以及現場簽證資料組成,由于工程施工周期長,人員流動性較大,資料的完整性難以保證,部分施工單位存在先結算后補證的情況,不履行正常審簽手續,導致最終結算審核難度較大,造價確認較難。
建設單位加強竣工結算人員管理,選擇經驗豐富的業務人員,結合合同約定以及變更工程量綜合審查,采用初審、復審方式,確保工程量審核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必要時可聘請專業第三方單位進行核算。加強參建各方人員管理,人員離職應及時進行工作交接,并對階段性資料備份留檔。對于變更資料及現場簽認資料,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共同簽認的資料為準,無資料、蓋章簽字不完善的資料不予認可,不得納入結算報告內,有資料且發生在合同外的工程量,應重點審查資料及數據的真實性以及與現場完工的一致性,已在前期計量但無正規變更手續的工程量予以扣除。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造價控制具有復雜性、專業性,同時伴有綜合性,伴隨我國水利工程投資的不斷加大,對工程造價控制研究應更加深入,采用理論與技術手段的結合,在每個階段每道工序加強控制,充分利用有限的投資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