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延慶區檔案史志館征集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14日給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的回信內容等珍貴檔案資料。同時征集入館的還有八達嶺長城腳下村民給習近平總書記的簽名信復印件、市委書記尹力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鄉親們回信重要精神的批示內容、延慶區區委書記于波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鄉親們回信重要精神的批示,以及區內四套班子一把手和長城所在地單位及鄉鎮主要領導的表態發言。這些珍貴的檔案資料將永久保存到延慶區檔案史志館特藏館。下一步,延慶區檔案史志館將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給石峽村村民的回信精神,深刻體會總書記對長城文化的深情厚誼。同時繼續擴大征集范圍,收集媒體的相關報道、社會各界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囑托等相關檔案資料,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研究和挖掘長城的歷史、文化和價值,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和內涵;二是征集與整理相關檔案資料形成完整的檔案體系,為長城文化的傳承提供豐富的資料支持;三是編纂出版更多關于長城的書籍、圖冊等,向公眾提供學習、研究和宣傳長城的重要資料;四是與社會各界開展合作交流,培養專業人才,為長城文化的傳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五是通過展覽展示講述好延慶人民保護、利用長城和傳承長城文化的故事,使延慶長城金名片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郝建云)
近日,在第九個“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東城區在永定門廣場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沉浸式體驗活動,區檔案局在宣講區開展了檔案法律法規知識互動體驗活動,取得良好成效?,F場準備了《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等多種材料,通過展板向公眾展示一個個檔案安全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題目,引發公眾對檔案安全的關注,并設置現場答題環節。本次活動在區級主要宣傳平臺報道,同時邀請中央、市級媒體展開立體宣傳,區檔案局借力宣傳效果顯著。(姚茜)

2012年3月,經西城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天橋演藝區、大柵欄琉璃廠、什剎海阜景街、北展地區等六個建設指揮部。2023年3月,根據城市更新體制機制調整需要,撤銷六個建設指揮部。十年間,六大指揮部形成了大量的檔案文獻資料。為了留存歷史記憶,西城區檔案局、區檔案館與區住建委及各指揮部加強聯動,相繼召開檔案工作專項培訓與推進座談會,部署和指導各指揮部檔案移交進館工作。區檔案館對指揮部檔案進館工作開展點對點指導服務,共計完成2012—2023年間6616件進館檔案的質量驗收、清點。截至目前,西城區六個臨時指揮部檔案移交進館工作已全部完成。(王振威)
為認真貫徹北京市關于深化機構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強和規范全區機構改革中的檔案管理,朝陽區檔案局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機構改革中檔案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了新組建的機構、職責調整的機構等各類機構改革單位的檔案歸屬和流向,規定了檔案處置范圍,明確了報送工作方案、收集清點、履行交接手續等工作程序,并強調了強化思想認識、加強規范管理、確保檔案安全等工作要求。(陳寶媛)
日前,海淀區檔案館與德州市檔案館再次簽訂民生檔案跨館異地利用服務工作協議書,對2021年簽訂的協議進行補充更新,對服務手段進行優化升級,并于近日接待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4名業務骨干來館開展深度業務交流,開啟全面合作新模式。自2019年正式開啟民生檔案跨館異地利用服務工作以來,區檔案館已與全國130家檔案館簽訂民生檔案跨館異地利用工作協議,實現跨館異地利用合作省級(除港澳臺外)全覆蓋、京津冀市區級檔案館跨館異地利用全覆蓋,實現了“線上跨館合作”與“線下館際交流”組合聯動的模式,推動館際交流、跨館合作再上新臺階。(艾蕤)

近期,豐臺區檔案館加大檔案征集工作力度,面向社會開展系列征集活動,一批反映豐臺發展變遷的資料被征集進館。4月12日,豐臺區檔案館征集到南苑街道荊志敏和王漢臣制作的十集紀錄片《百年豐臺鎮的老故事》。該紀錄片歷經近6年的艱辛努力,傾注了制作人的大量心血,采用電腦3D技術重現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豐臺大街的老建筑、老店鋪容貌,并以老百姓的視角回顧了老豐臺站的歷史故事。該紀錄片的征集進館進一步豐富了館藏資源,為反映豐臺的城市發展變遷提供了真實、直觀、生動的視角。(李月梅)
為持續深入推進石景山區檔案資源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檔案征集員隊伍在記錄城市面貌以及編史修志方面的積極作用,4月18日,石景山區檔案館召開檔案征集工作會,區義務征集員、文史專家參加。會上下發了《區檔案館2024年拍攝重點點位及人員安排表》,部署2024年拍攝任務,聽取征集員對于拍攝工作的各種訴求,積極為義務征集員拍攝提供便利和支持。隨后,征集員隊伍及文史專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區檔案編研工作踴躍發言,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魏葳)
4月11日,門頭溝區檔案史志館召開《北京市門頭溝區扶貧援建志(暫定名)》編纂工作會。區檔案史志館館長張慧軍、二級調研員王丙華及29家門頭溝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成員單位參加會議。區檔案史志館根據中央宣傳部《關于“紀錄小康工程”組織實施方案》、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關于實施中國扶貧志編纂工程和中國全面小康志編纂工程的若干意見》要求,按照市委常委會和全市黨史地方志辦主任會部署,以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辦正式啟動《北京市扶貧援建志(暫定名)》編纂工作為契機,啟動了《北京市門頭溝區扶貧援建志(暫定名)》的編纂工作。(付向東)

因“23·7”極端強降雨災后重建,各鄉鎮亟需查詢本鎮村民宅基地檔案,提出宅基地檔案數字資源共享利用的需求。房山區檔案館與相關鄉鎮簽訂了《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利用協議》,厘清保密主體責任,將館藏192卷17439頁宅基地檔案數字資源共享給4個鄉鎮,用于建房審批和解決糾紛等業務,實現了廣大村民和鄉鎮工作者少跑腿的目的,為高效解決房產問題做出積極的貢獻??紤]到偏遠鄉鎮出行不易,全館通力合作,確保當天完成拷貝,實現一次辦結。(張靖)
4月25日,通州區2024年全區檔案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區委副書記陳獻森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辦公廳工作和檔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及全市檔案工作會議要求,回顧總結2023年檔案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全區檔案工作要點,奮力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各區屬單位主管檔案工作領導、檔案部門負責人及專兼職檔案員共計400余人參加會議。(吳銜)
4月15日,順義區檔案館組織開展2024年度檔案保密工作培訓會,檔案館業務科室負責人及數字化外包服務工作人員參會。會上,收集整理科科長張晨首先對數字化外包服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隨后,檔案管理科科長喬硯潮從檔案秘密分類、保密違法行為等方面詳細講解了保密工作的相關規定。會上還播放了實際案例視頻,讓與會人員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外包人員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方法。會議要求:一是外包公司開展自查自糾,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二是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三是做實保密措施,加強設施設備及人員的管理,杜絕失泄密事件的發生。會后,業務科室負責人帶隊對數字化外包現場進行了安全保密檢查。(任彬)
近日,昌平區檔案館依托區政務云建設的數字檔案一體化平臺初步通過了技術和功能檢驗,正式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圍繞全區基層檔案工作的需求和特點,結合檔案收集、管理、存儲和利用等經驗,采用數字應用理念,打造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檔案管理功能架構,涵蓋了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利用、檔案檢索和檔案移交等功能模塊,為全區立檔單位提供多維度、強應用、好操作的檔案管理平臺。平臺引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增加了以人工智能和OCR為基礎的全文檢索和自動著錄功能,實現全文檢索和智能輔助檔案整理;融合應用了數字簽名和簽章技術,開發線上流轉、移交、跨全宗借閱等功能。(劉軍)
為做好大興區重大活動電子檔案接收工作,區檔案館對大興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班和“大興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的電子檔案整理移交工作進行了指導。對在重大活動中形成的電子文件、電子照片歸檔情況認真檢查,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求進一步提高檔案意識,確保重大活動檔案收集齊全、整理規范。截至目前,已接收電子檔案155份。(曲良亮)
為進一步提升工作質效,平谷區檔案館開展“四化”建設,推動檔案開放鑒定工作向規范化、專業化、項目化、系統化邁進。一是加強規范化建設,提升可操作性。嚴控設備使用,做到不拍照、不傳輸,不內外網設備混用,既做到“應開盡開”,又確保信息安全。二是加強專業化建設,建立館藏檔案開放審核協同機制,會同檔案形成單位或者移交單位進行檔案開放審核。三是加強項目化建設,開放鑒定實施年度項目化管理。四是加強系統化建設,實現開放鑒定工作全流程管理,對檔案開放初審、征求意見等環節逐一分析研究,修訂完善《檔案開放鑒定工作流程》。(崔月紅)
近日,懷柔區檔案局組織全區各鎮鄉街道、區直單位、區屬國企等88家單位的91名系統填報人員在區委黨校召開懷柔區2024年全國檔案事業統計調查信息管理系統填報工作培訓會。培訓會對照《檔案室基本情況表》(模板)逐條逐項進行講解,并通過系統登錄等操作演示的方式詳細講解了全國檔案事業統計調查信息管理系統填報的操作流程、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并設置了會上答疑和會后討論環節,切實達到了幫助系統填報人員準確理解指標含義、熟練掌握填報要求的培訓效果。(余乾興)

為進一步推進密云區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工作縱深發展,區檔案館充分發揮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高嶺部隊、北莊部隊共同開展“重溫革命精神共譜雙擁新篇”雙擁共建活動,百余位官兵戰士參加了此項活動?;顒訛楣俦鴳鹗恐v解密云區區情展《春風拂綠古漁陽》;觀看“一把手書記訪談”短視頻;參觀“密云蘭臺書法展”,并介紹區檔案館在文化建設領域取得的新成就。駐區部隊代表表示,要與密云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全力支持密云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譜寫軍政軍民團結的新篇章。(張珊珊)